大海梁子的苦蕎茶

會澤地處烏蒙山主峰地段,境內有連綿起伏的山脈,峰峰相連中形成四大梁子:大海樑子、駕車樑子、馬路樑子、火紅樑子。

大海樑子的苦蕎茶

四大梁子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大海樑子,不僅最高海拔4017米,還有大海草山這片神奇美麗的山巒。四大梁子海拔平均在2500米左右,氣候冷涼糧食作物只能種植蕎子、燕麥、洋芋。蕎子又分為甜蕎、苦蕎。苦蕎子因皮黑色呈稜柱體,在陽光下能閃光,又被人們譽為黑珍珠。苦蕎原產地為中國,主要分佈於四川、貴州、雲南和山西。

大海樑子的苦蕎茶

《本草綱目》記載:苦蕎味苦,性平寒,益氣力,續精神,利耳目,有降氣寬腸健胃作用,含有類黃酮、硒、維生素C、E等抗氧化元素,現代醫學實驗證明,苦蕎粉及其製品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由於苦蕎集養生和藥用的雙重價值,有心人便採用機械化製作,市場上銷售的蕎茶林林總總,比比皆是,而本文所敘述的是一種傳統食品,是會澤人創造的集養生、飽腹、解渴為一體的食品。

大海樑子的苦蕎茶

做蕎茶要選用上好的苦蕎,篩簸後的蕎子籽粒飽滿,均勻一致,漂洗乾淨後曬乾,用石磨將蕎殼拉掉,篩後深下苦蕎粒,用柴火將蕎粒炒香炒黃炒熟,並用磨將炒熟的蕎子磨成面。蕎殼可不能棄之,用蕎殼裝的蕎枕、能安神、清心、明目。

大海樑子的苦蕎茶

蕎麵準備好後,配料是紅糖、白油,如條件允許,再來一壺山泉水。蕎茶可作飲品、也可作食品,不同的吃法效果不一樣,如果溯源,作為會澤的傳統食品,在很早以前,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食用苦蕎中總結出許多的吃法,打蕎圪塔,做蕎粑粑,擀麵湯,現在又有蕎米線,蕎餌塊,蕎麵條,還有會澤另一傳統美食稀豆粉中的蕎絲,也能尋到苦蕎的芳蹤,蕎茶作為的其中一種吃法也隨之產生了。

大海樑子的苦蕎茶

歷史上會澤是彝族聚集的地方,他們有的生活在冷涼的地方,為了抵禦寒冷,度過漫長的冬季,先民們用苦苦的蕎子做出這道蕎茶,在果腹的基礎上添了新意。

大海樑子的苦蕎茶

冬日寒風呼嘯的樑子上,一家人圍坐在火塘旁,用銅茶壺將山泉水煮沸,然後放進紅糖化開,將準備好的蕎麵放進碗裡用紅糖水衝化,根據口味,可舀一勺白油進去,根據自己的喜好,蕎麵多一點就稠稠的,少一點就清清的,一碗蕎茶慢慢喝下去,甜中帶一點苦味,苦中散發出絲絲清香,吃後冒出微微熱汗,為冬日添了幾分溫暖。

大海樑子的苦蕎茶

寫下這段文字後,會有一天哪位吃貨掌握了蕎菜的精髓,做出速溶蕎茶,或者借鑑製作咖啡的工藝,將黑珍珠現焙現磨,在某個城市的一隅,播著輕音樂的茶室或咖啡廳裡,帥氣的服務生託著剛從銅茶壺裡倒出滾燙的紅糖水衝出的蕎茶,懂行的人一定會冒出詩一般的句子:樑子上的咖啡——蕎茶。

大海樑子的苦蕎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