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北和安徽皖北哪个发展的好,为什么我觉得我们这里的苏北人安徽人几乎一样多?

阿Q第一传


苏北和皖北地理位置上同属江淮和沿淮地区,方言大多属于江淮及中原官话语系。

论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一个空间维度的考量,一切判断都是耍牛氓。大的方向上而言,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中原王朝经济时期

隋唐以前,皖北经济是好于苏北的。原因主要是毗邻中原,属于古代经济中心辐射圈。淮河流域可耕地面积也多。诞生了不少古代中心城市譬如,楚国国都寿春,三国名士辈出的颍川。


所以说皖北当时是中原王朝的核心地带,和平时期是中原王朝链接南方的重要支点。


而同时期的苏北,位置就没有那么的重要。主要以产盐为核心的农耕经济(再说当时苏北一部分还在海里面呢),当时的的扬州也不是现在的广陵,应该是整个江南一片,治所应该设在现在的南京。

二、运河经济时期

在什么时候时候苏北地区的经济开始起步的呢,那是在运河开凿以后的事儿了。但是交通运输的力量对经济的刺激是巨大,运河开凿后的百余年时间,扬州(广陵)依据水路要津的中心节点就一跃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在唐朝后期全国经济号称“扬一益二”。


在隋唐运河期间,皖北经济和苏北经济同时的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运河沿岸,同时依托淮河水运,苏北和皖北经济可以说各有伯仲。

元朝定都北京后,在古运河的基础上重新修凿京杭大运河,运河以直线最短的位置通向北京,就是现在的京杭大运河。


由于运河的改道,皖北的经济自此落后于苏北,同时再加上淮河的治理问题,导致皖北自然灾害高发,更加损害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有时经济的发展的确是一只无形的手,譬如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设中都凤阳,一时之间举国之力,营建中都,最终也没带的起来周边经济的发展。所以要致富先修路,朱元璋要是要是再挖条运河或许比营造坚固的中都城有用点。而此时的运河沿岸,简直是富甲一方,得益于明清两朝的锁国政策,运河经济就是举国经济的支柱,只要在运河沿岸都不会差,比如金瓶梅里记载的西门大官人就是因为生在了临清,依托运河经济富甲一方。此时的苏北经济远好于皖北这是可想而之的,但苏南的兴盛更是开始加速了。

三,海运外贸型经济时期

运河就像一条高速公路,是需要维护的。随着时间的发展,运河渐渐的淤塞,加上黄河几次夺淮入海,再加上风雨飘摇的帝国,给两地人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伤害。


运河经济彻底的衰败了,在百年前的岁月里,皖北和苏北流民遍地,只能背景离乡为了生存下去,当时苏北难民大量的抵达上海地区闯荡,到现在上海苏南地区人还有些许带有一点歧视意味,苏北人就是不体面,皖北人都是小偷,河南人都是骗子的形象。我之前也一直阐述过我的观点,人性本恶,嫌贫爱富是人与生俱来的劣根性,只有通过眼界和教育的提高才有可能改善,而且这些地域的歧视揭盖后,其实都是我们这个民族几百年的伤痛的记忆。


到了清末民初,运河经济基本丧失了自身的造血功能,国门一旦打开,海洋经济的发展就不可阻挡,一直到当代时下,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也主要依靠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决定了沿海港口城市发展迅速。苏北地区的发展,一是沿海滩涂没有良港,同时也有一定的自身原因,譬如,连云港作为全国沿海开放的13座港口城市同时拥有亚欧大陆桥东起点的优势,并没有能做的先发制人。

如今的苏北和皖北,经济都在不断向好。苏北依托自身的区位优势,京沪高速沿线的地市,发展迅速,扬州泰州南通三市,经济增长率都长三角区域内都是前列,整体苏北经济增长率超过苏南2个百分点。同样的皖北依托京沪高铁,经济带动作用明显,京沪高速横穿苏北,京沪高铁横穿皖北,可见国家在区域经济发展上还是兼顾各方的利益的,作为我们也不要怨天忧人,自己发展好才是硬到。


H_海之上


苏北比安徽皖南都要好太多了 一个江苏中流的南通市都能在各方面秒杀安徽省会合肥 虽然通泰扬不愿意被叫苏北

现在是大航海出口贸易时代 安徽地理显然不如江苏 安徽那肯定没法和江苏苏北比了

苏北相对而言 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安徽没有这么好的优势 比不上苏北是理所当然的 当然江苏安徽人民是一样的勤劳

简而言之 拿老百姓普遍的平均生活水平比较

苏南比苏中好一点

苏中比苏北好一点

苏北比皖南好一点

皖南比皖北好一点

2016年中国GDP城市排行榜江苏安徽前100名

南通22 合肥31 徐州33 盐城41 扬州42 泰州49 淮安78 芜湖82 连云港93 宿迁95


白开水好喝啊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江苏十三市最富裕的是苏南,苏中各市。江苏省政府出台以苏南带动苏北的模式,现在的苏北经济建设发展很快。如徐州,连云港,宿迁,淮阴等市,市容市貌,城市建设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苏北地区发展,我们安徽淮北地区是无法比拟的。讲心里话:这些苏北地区的发展都比安徽省各市强(除省会合肥市外,省会城市应和省会城市比)。江苏苏北的发展前景,比安徽淮北好。为江苏省领导点赞,为江苏人民点赞。







优质创作者何主编


你所提问的这个话题江苏的苏北与安徽的皖北两地发展形势差别,据我所知,安徽的皖北发展要比苏北快一点,那是因为皖北地区的经纪人太多了,致富能人带领发家致富,这是根本条件所致,虽然说,那时候的安徽人比较困难,穷怕了,所以现在都富裕起来了,当然,穷与富到处都有,没有绝对的,这是个相比而言,那么,苏北地区也有它的独特之说,苏北人虽然不及安徽皖北,但相比较也不落伍,其根本原因是苏北人穷大方,要面子,省吃减用,浪费人生余年,总是跟进小康生活而活,楼房天地云,牢记汗水债,总觉得高酬应得活受罪,可是,苏北发展潜力有希望作为,苏北面对苏南形势挑战沒有含糊,赶上苏南步伐正在进入新时代,大家共识的发展方向,你追我赶,没有退步,只有动力推速向前!相信安徽也好,江苏也吧!共享发展思路,共进合作机遇,共同领引进步,加深改革创新,打造载新苏皖地区的发展进程而作不息努力!


用户花汝开


毫无疑问苏北发展的比皖北好许多,个人感觉并不能说明什么。这样说吧,苏北发展最好的扬州泰州和南通比安徽发展最好的芜湖合肥马鞍山铜陵还要好许多。整个苏北七个地级市的GDP总量超过安徽全省GDP总量。苏北发展中等水平的徐州淮安与安徽发展最好的芜湖合肥等差不多,超过马鞍山铜陵等。苏北发展最差的连云港和宿迁比安徽中等发展水平的安庆等要好许多,而安徽处于落后状态的皖北各市,人均GDP大约只有宿迁和连云港的一半到60%,所以说,皖北比苏北落后的不是一点点,而是落后许多。这个落后最直观的是GDP总量和人均GDP的差距,这个差距不用到这两个地方跑,在网上查查数据就能知道。那些不能通过数据反映的差距还有许多,比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苏北与安徽的产业结构,两地的科技教育水平以及对人才的吸引力,创业环境等等,如果从这些方面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苏北不仅相对于皖北具有很大的优势,甚至相对于整个安徽至少也不落下风。个人感觉,安徽的创业环境整体上不如江苏,所以,一些安徽籍的人才都到了江苏创业,比较有名的是雨润的创始人。我还认识一个安徽籍人士,马鞍山人,到南京开了一家名为绿杨村的连锁酒店。所以,如果将皖北比喻为第三世界,苏北就可以算第二世界了。这就是苏北与皖北的真实差距。


liucj2


你竟然问这种问题,皖北跟苏北比,我把我笑死了,拿你们皖南来比甩你们几条街吧,来没来过苏北?不要做井底之蛙好吗!安徽我经常去,基本是我觉得整个华东华北中原地区最穷的就是安徽!请不要拿苏北跟你们比,你们还是先大步领先西部地区再说吧,安徽南部也不要跟苏北比,说实话,安徽除了合肥,芜湖,其他真的没有资格跟苏北任何一个城市比!多出来走走吧!不然让人笑话


Mr林先生90


近两年感觉合肥已超越南京苏州和无锡,无论是繁华程度和城建都超过了 ,安徽快速崛起引起了江苏的嫉妒。合肥是国际型都市圈,无论皖南还是皖北未来都可以秒杀苏南苏北。同意的就点下赞😄😄😄


机场等小车


估计要有不少黑子了,毕竟都是是非之地!就事论事,沿海肯定比中部好些,发展优势更明显。我都去过苏北皖北一些地方,苏北经济好多了。不过农村都是出门打工,老百姓生活差距不是很大,当然苏北底子会好些,机会多些。毕竟江苏经济不错,苏南也一直对苏北进行扶持,以后苏北也是江苏一个增长级。皖北没这些优势,想发展就只能靠自己,皖南人少,经济也是自顾不暇,皖中着重发展合肥。

在苏北待过,可能工厂,养殖比较多,空气和水污染有点厉害,每次待几天身体就不舒服,皖北脏乱一些,不过工厂少。

希望以后都能更快更好发展吧。


无情流


这不用问了 江苏苏北最差的一个城市,在全国也是百强之类的城市,特别是靠前的苏北南通,扬州,徐州,盐城,都是进全国前40强的城市。苏北差相对于苏南以及北上广来说的。苏北很好的,我是盐城人,欢迎来到盐城。美丽的城市


没有目地的自由


我是皖北的,苏北经济甩皖北经济几条街,这是事实,苏北现在名人刘强东,名企徐州重工,地理位置比皖北优越很多,带动的经济也比皖北好几个档次。都是中国人,我们那有人去上海开出租,一个人白天开出租,晚上摆地摊,有人卖早点摊,有人一天干三份活,都在为生活而努力,劳动是光荣的,没有必要在这地方比来比去,和谐一家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