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吨级别炼化一体化项目进展概况

前言:

众所周知,随着千万吨级别炼化一体化项目即将迎来集中投产,国内汽柴油产能过剩必将进一步加剧。不得不说,我们正站在大炼油时代的开端,民营独立炼厂与主营炼厂之间的竞争,也许才刚刚拉开帷幕。

隆众资讯数据统计,2018-2022年,国内炼油能力将继续抬升,尤其是民营炼油能力的增长将非常明显,原油加工量受此影响势必持续上升,预计将有1亿吨左右的一次加工能力落地,预计到2022年,全国炼油能力将达9.2亿吨左右,年原油加工量将达6.2亿吨左右。新增产能贡献者是集中投放于七大石化产业基地的炼化一体化项目,目前进展情况如何,详见下文分析。

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介绍:

千万吨级别炼化一体化项目进展概况

2015年由发改委制定的《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提出,将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建设七大石化产业基地。这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包括大连长兴岛(西中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广东惠州、福建古雷。预计到2025年,七大石化基地的炼油产能将占全国总产能的40%。

据了解,今后新建大型炼化项目,原则上优先布局在七大基地。七大基地全部投射沿海重点开发地区,瞄准现有三大石化集聚区,同时立足于海上能源资源进口的重要通道,具体优势如下:

★ 上海漕泾、浙江宁波、江苏连云港三大基地位于长三角地区,该区域经济活力强劲、发展潜力巨大,是石化下游产品消费中心,也是当前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关键交汇区域。

★ 广东惠州、福建古雷两大基地位于泛珠三角地区,面向港澳台,区位独特,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承载腹地。

★ 大连长兴岛、河北曹妃甸两大基地位于环渤海地区,是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战略的集中辐射区域。

主营方面:

表1、主营炼厂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布局情况一览表

千万吨级别炼化一体化项目进展概况

但据隆众资讯多方了解到,目前主营炼厂七大石化产业基地整体进展情况缓慢,具体情况如下:

☀ 大连长兴岛(西中岛):中石油炼化一体化项目暂未有实质性进展。

☀ 上海漕泾:中石化高桥石化漕泾炼化一体化项目因为受到群体性事件影响,暂停止建设,尚未有最新进展。

☀ 广东惠州:中海油惠州炼化二期项目属于原基础扩建,已于去年九月底正式建成投产。

☀ 福建古雷:中石化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变更为与台企合资,目前台企合作方发生变化,实施方案重新调整中。

☀ 河北曹妃甸:中石化曹妃甸炼化一体化项目暂未有实质性运作。

☀ 江苏连云港:中石化连云港炼化一体化项目未有实质性动作,盛虹集团拟参与建设,刚启动初次环评公示,项目暂未有实质性工作。

☀ 浙江宁波:中石化镇海炼化一体化项目,暂未有实质性动作。

民营炼厂方面:

表2、民营炼厂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布局情况一览表

千万吨级别炼化一体化项目进展概况

据隆众资讯多方了解,目前民营炼化一体化项目详细进展情况如下:

♠ 大连长兴岛(西中岛):恒力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预计今年十月份投产,正常开工的情况下,届时每年将有461.24万吨汽油、402万吨柴油、130.05万吨航煤投放市场。

♠ 河北曹妃甸:旭阳石化、新华石化、一泓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暂均处于环评收尾阶段,主体工程尚未进行。

♠ 江苏连云港:盛虹炼化已经完成了环评公示,目前主体工程尚未有实质性进展,预计2020年全面建成投产。

♠ 浙江宁波:舟山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预计最早今年年底建成投产,最晚明年正式投产。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民营炼化一体化项目中,大连的恒力石化、江苏的盛虹石化和浙江的舟山石化均是化纤起家,配套炼油装置主要是为了完善其化工的上游产业链。适度的生产汽油和航煤、尽量少产柴油,均是以最大限度获取芳烃原料为主要建设原则。而曹妃甸的三家民营炼化一体化项目均属于跨界,并没有像上述三家一样拥有自己的下游化工市场。在汽柴煤的产量上,理论上是要高于上述三家拥有稳定化工下游的炼厂。

总结

未来五年,中国石油产品供应过剩的局面必将随着炼化一体化项目的集中投产而逐步加剧,成品油出口势头预计难以减弱。截至2022年,汽油净出口或将至2500万吨水平,柴油净出口或将至5200万吨。总体来看,预计2018年中国将维持石油产品净出口国家的定位,并且出口比例在未来将不断加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