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父母引起注意:不會做家務的孩子,再聰明也很難有出息!

古代有一個小故事

東漢時,有一個人叫陳蕃,獨居一室,屋內齷齪不堪。

當他父親的老朋友薛勤勸告他要注意生活衛生的時候。

他卻說:“大丈夫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薛勤反駁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前幾年有一則引起大家討論的新聞

一位神童,在同齡人還在讀高中的時候,他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中科院。單單從他的成績上來講,他應該是學校的重點培養對象,沒有想到的是,他還沒有取得研究生學歷就被學校勸退了。

學校勸退他的理由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從來不知道打掃衛生,臭襪子、髒衣服在寢室隨處可見,甚至連正常的和同學的交流也無法做到,下雪天還穿著單衣、拖鞋在校園裡穿梭……有人比喻他是“學習上的天才和生活中的弱智”。

造成他這樣結果的原因,其實主要是來自他的母親,和很多爸媽想法一樣,他的母親認為,孩子成績好,將來才有出息,除了學習,家裡任何事情都不讓兒子插手,所以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才會這麼差。

哈佛大學有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

請父母引起注意:不會做家務的孩子,再聰明也很難有出息!

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相比,就業率為15:1,前者收入比後者高20%,愛幹家務的孩子的犯罪率、離婚率、心理疾病患病率等都比不愛幹家務的孩子要低很多。在成長過程中做家務對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認知能力、責任感培養都很有幫助。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的調查表明:

孩子做家務的家庭比不做家務的家庭,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高了27倍。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這樣告誡父母:

“不要把孩子保護起來不讓他們勞動,也不要怕孩子的雙手會磨出硬繭。

要讓孩子知道,麵包來之不易。

這種勞動對孩子來說是真正的歡樂。

通過勞動,不僅可以認識世界,而且可以更好地瞭解自己。”

美國育兒專家伊麗莎白·潘特麗,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特點曾設計過一份《兒童學做家務事年齡表》,值得父母收藏。

請父母引起注意:不會做家務的孩子,再聰明也很難有出息!

那麼父母要如何培養孩子養成做家務的好習慣呢?家長可以參考這些方法:

1.告知孩子重要性

告知孩子做家務對他成長的好處,而且告訴他做家務對於家庭的重要性,讓孩子覺得做家務既對他自己有好處,也能為家庭做貢獻,從心理上樂意做家務。

2.提供獎勵

表揚和獎勵能給孩子極大的熱情和動力,根據具體家務安排制定合理的獎勵制,可以繪製表格,按照積分的規定,每天做某項家務能得一個小紅花,多少個小紅花可以實現一個願望,但是要注意,不能直接給錢或者物,那樣容易讓孩子變得功利,違背了做家務的初衷,適得其反。

3.父母指導

父母要給孩子以正確的示範和指導,明確仔細的告訴孩子家務的操作流程及合格標準,不要不去指導就讓孩子自己去幹。在生活中家長也要自己嚴格要求自己,給孩子做表率。

4.降低標準

孩子開始做家務必然是不熟練的,不要按照家長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只要孩子能完成就應該給與表揚,要給孩子時間去適應和熟練,不要一下子就要求完美。

請父母引起注意:不會做家務的孩子,再聰明也很難有出息!

5.提供條件

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要為孩子創造做家務的條件,讓孩子能夠輕鬆完成。比如讓孩子澆花就給他提供一個小噴壺,那樣孩子幹起來順手也就有積極性去繼續幹。

6.持之以恆

要讓孩子堅持每天做,比如5-6歲的孩子,可以讓他從鋪床、疊衣服、掃地、準備餐具、取牛奶等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幾項堅持做。

但是要在孩子的承受範圍之內,不同階段變化任務,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進行任務安排,給孩子以新鮮感。

7.鼓勵成長

給孩子安排家務要循序漸進,逐級發展,讓孩子始終有探索、學習的動力,當孩子掌握了比較簡單的家務之後,就要給孩子安排更難的家務來做,比如教會孩子收衣服、疊衣服之後就教孩子怎麼用洗衣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