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和顺县,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

山西省和顺县,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

和顺县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总面积2250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2006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后,2008年,“牛郎织女传说”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历史沿革

1、战国韩阏与邑,后属赵。秦为阏与邑,属太原郡。北齐置梁榆县,属乐平郡。

2、隋开皇十年(590年)改名为和顺县,属太原郡。唐武德三年(620年)属辽州。五代因之。

3、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降和顺为镇,入辽山县。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仍属辽州。金属辽州,明、清俱不改。

4、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0年分置和东、和西二县。1945年复并为和顺县。

5、1949年属榆次专区。1958年左权县并入和顺县。1960年复为原制,属晋中地区。1999年属晋中市。

二、地名来历

《读史方舆纪要》:和顺故城“在县治东北,或云石勒时所置,后魏废。隋因以名县”《元和志》 卷13和顺县: “因县东北和顺故城为名。”

三、风景名胜

山西省和顺县,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

1、云龙山。位于和顺县城西,依山而建,景区面积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370米,属于省级森林公园。

山西省和顺县,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

2、香山寺。位于和顺县喂马乡大佛头村西一华里处的山坡上,始建于北宋熙宁三年,距今约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具有相当的文物价值,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殿宇背靠山岗,东西有清水环绕,院内有两大古松参天,现存正殿五间,南殿三间,东、西配殿各四间,南殿两侧有钟楼二楼,东侧另配有禅院。

山西省和顺县,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

3、懿济圣母庙。位于山西省和顺县东北合山村,始建于宋,元代重修,为国家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内有合山奇泉,有泉水倒流的现象。

山西省和顺县,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

4、佛光寺。位于和顺县城西风景秀丽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云龙山的北峰,占地1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该寺于2008年7月开工,今年8月1日竣工,由和顺县民营企业家陈来贵投资新建。

山西省和顺县,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

5、石牌坊。全名“兵宪石坊”。明末山东按察司昌平兵备道付使药济众的门生---巡按山西监察御史刘弘光为药济众所立。牌坊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刻“中宪大夫昌平兵备道山东按察司付使药济众”十九字,上款“巡按山西监察御史门生刘弘光”,落款“山西辽州和顺知县路从中、典使陈应奎、儒学教谕赵志弘,崇祯四年岁次辛未孟冬吉日建”。上层横坊刻:“十八学士登瀛州图”。再上是石匾,刻“陵京锁钥”四个大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