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欒城區,《蘭亭集序》刻石定武本發現地,蘇軾祖籍所在地

石家莊市欒城區,《蘭亭集序》刻石定武本發現地,蘇軾祖籍所在地

欒城區,位於石家莊市東南,總面積347平方公里,總人口33萬。

一、歷史沿革

1、西漢置關縣,治今欒城鎮北十里鋪,屬常山郡。東漢章和元年(87年)省關縣,置欒城縣。東漢末省入平棘縣。

2、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復置欒城縣,治今欒城鎮西焦家莊東,屬趙郡。北齊省。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復置,屬欒州。3、唐初屬趙州,大曆三年(768年)改屬恆州,天祐二年(905年)改名欒氏縣,屬鎮州。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複名欒城縣。

4、北宋慶曆八年(1048年)屬真定府。元初屬趙州,後屬真定路。明洪武十年(1377年)徙治今址,屬真定府。清屬正定府。5、1914年屬保定道,1928年直屬河北省。1938—1948年分屬晉察冀和晉冀魯豫邊區。

6、1949年屬石家莊專區。1958年併入藁城縣,1962年復置欒城縣。1968年屬石家莊地區,1986年改屬石家莊市。2014年9月,撤縣設區。

二地名來歷

因春秋晉侯欒賓封其子欒書食采邑於此,故名。清同治《欒城縣誌》:“欒城以欒武子肇封而得名。”

三、旅遊景點

石家莊市欒城區,《蘭亭集序》刻石定武本發現地,蘇軾祖籍所在地

1、欒武臺遺址:欒城人為紀念欒書,在欒書墓前築欒武臺。欒武臺位於城西北1.5公里處,內營村村北,小裴村村東。該臺建於周定王二十年(公元前587年)左右,歷代多次重修。

石家莊市欒城區,《蘭亭集序》刻石定武本發現地,蘇軾祖籍所在地

2、清明橋:在竇嫗鎮南北趙村之間,為蘇味道後代上墳必經之橋,清明橋創修於唐開元、天寶年間。1999年對清明橋進行了修復。

石家莊市欒城區,《蘭亭集序》刻石定武本發現地,蘇軾祖籍所在地

3、蘇味道墓。在欒城縣冶河鎮蘇邱村,蘇味道原名為蘇鸞臺,是唐朝宰相、著名文學家、詩人。1999年在原有基礎上,在原墓址依制重修,墓體封土高4米,直徑10米,築制墓臺及千座墓亭、周圍白玉欄杆圍繞,墓前立明代兵部右侍郎範志完題的《眉山發跡》碑和複製舊碑《三蘇發祥》碑。

石家莊市欒城區,《蘭亭集序》刻石定武本發現地,蘇軾祖籍所在地

4、殺狐林遺址。在冶河鎮乏馬村北。因唐代武則天時,突厥人曾進攻到此,被官兵襲殺,故名殺胡林,後改為“虎”、“狐”。五代後晉時,遼太宗耶律德光駕崩於此,其部下將國寶—《蘭亭集序》刻石遺留在此,北宋發現,這便是歐本蘭亭。

石家莊市欒城區,《蘭亭集序》刻石定武本發現地,蘇軾祖籍所在地

5、蘇東坡祖籍紀念館。館址座落在文化公園內,蘇味道卒於眉州,他的二兒子蘇份留在眉山。蘇份的第九代子孫裡出了個蘇洵,蘇洵的二兒子叫蘇軾, 三兒子叫蘇轍,父子三人成為一代文豪。紀念館依據史書記載和嚴謹的治學和編排方法,從“蘇氏源流”、“蘇味道與三蘇”、“蘇氏歷代名人”和“燕趙明珠”欒城四部分,全面、真實、客觀地反映了我國民族人文文化的歷史發展,展示了蘇洵、蘇軾、蘇轍與欒城的族原支派及其懷念故土的思鄉情愫。

石家莊市欒城區,《蘭亭集序》刻石定武本發現地,蘇軾祖籍所在地

6、欒城縣文廟(學宮)。在河北省欒城縣舊縣治東南,今在中心路與龍崗路交叉口東北,為河北省遺存至今的20座古代文廟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