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瑞兽九尾狐是怎么从瑞兽变成背黑锅的妖精的?

林屋公子


首先,九尾狐一开始可能并不是瑞兽,或者说在不同的民俗系统里,寓意有所不同。

《山海经》中有几条关于九尾狐的记载,大概内容是说,在青丘国有狐狸四足而九尾,声音如同婴儿一样,会吃人。人如果吃了九尾狐可以不沾染各种妖邪之气。

郭璞在这条的注里说,九尾狐,瑞兽。郝懿行对郭璞的进行了反驳,认为按照《山海经》的形容,看不出九尾狐有瑞兽的影子,毕竟哪有瑞兽是吃人的。 这就意味着在《山海经》成书时期,至少在《山海经》的某位作者看来,九尾狐并不是瑞兽。

但是九尾狐是瑞兽也是很多典籍有记载的。《吴越春秋》里有一则故事,讲述大禹过涂山时见到了一只九尾白狐,大禹以为吉兆,于是求娶涂山氏女子为妻。

此外,在汉代的画像中,也会出现九尾狐的形象。九尾狐与三只青鸟一起列在西王母身边,寓意可以使子孙昌盛。同时,在的许多谶纬书里,都对九尾狐大加赞扬,认为九尾狐出现,则说明君主圣明。

整体上看,在魏晋以后,九尾狐的寓意开始变得不好,或者说狐狸的寓意变得不好。因为狐狸的生殖力,狐狸被视作淫邪的象征,那么九条尾巴的狐狸还了得,当然是要倾国倾城。

所以在后世的文学创作中,有了妲己、玉藻前这样迷惑君主大妖怪出现,成为了祸水,而不再吉祥。


凤妩一


谢邀,这个倒是本人专业领域内的问题,下面就来说说九尾狐从祥瑞到异化成中国妖怪中最著名品种的演变过程。

九尾狐最早在中国文化中的体现,的确是吉祥的象征——迄今为止已知的有关“九尾狐”的异闻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中所记录的“大禹涂山歌”,原文为:“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成于家室,我都攸昌。”意思是“悠悠走来的白狐,它蓬勃的九条尾巴预示着子孙兴旺,在它的引导下建立家室,我会保佑你繁荣昌盛。”相传大禹即是听了这首歌谣后,娶了以九尾狐为图腾的涂山氏之女,涂山氏女诞下启,启在禹身后建立夏朝,的确是应验了“我都攸昌”的预言。而大禹陵外至今有石雕九尾狐像作为墓志之一,狐在这一时期是确定无疑的吉兆与祥瑞元素。

而到了《山海经》之中,九尾狐的形象开始有些许变异:《山海经·南山经》中有:“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其文中为九尾狐加入了“能食人”的畏怖元素,但在功能效用上又提到了“食者不蛊”(郭璞注为“不逢妖邪之气”),依旧是肯定了九尾狐在这一阶段,正面形象大于负面的瑞兽身份。

狐的正面形象从瑞兽到妖邪,是从魏晋时期开始的讹变:晋人干宝所著的《搜神记》中有淳于智为夏侯藻占卜吉凶,见狐狸在夏侯家门外嗥叫,便判定为凶,教夏侯藻回家在狐狸出没的地方号哭免灾的记录。至此狐便已经逐步丧失了作为瑞应的地位,反成为昭示灾祸的“妖异”中的一员。

为什么会在这一时期出现这样的突然转折?大抵是因为魏晋时期战乱频繁,生民凋蔽,即便是洛阳之类的大城市,城郊附近也多有荒坟野冢,而狐狸又有占墓为穴的习惯,明清律例中甚至可见熏狐而烧坟导致的刑讼条例。由此可知,因为当时的人们常常在坟地中看到流窜的狐狸,便将狐的出现视为“不吉”、“有凶”的预兆,这是狐从祥瑞形象到妖魅的一大转变过程。

而自唐宋以后,随着市民阶级的崛起,及唐宋小说传奇中女性人物形象的角色拔高(如唐小说《任氏传》中的狐女任氏),狐妖“美而媚人”的形象基本底定;到了明清小说《封神演义》中,更是将妲己附会为轩辕坟中九尾狐,于是乎“狐妖祸国”的黑锅,便一直延续至今了。

更多有关民俗、神话、先秦史相关问题,请关注本人头条号,谢谢通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