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量子通信技术在国际上处于什么地位?

空悟无心


目前的量子通信严格来说,应该叫量子保密通信。量子技术用于密钥分发,其余还是靠常规光纤或微波通信。量子通信的好处在于传输过程中的绝对保密安全。但是量子通信也有其缺点,就是一有风吹草动容易通信中断,而且如果推广商业用途的话现有的通信网要改建,费用较高。目前,我国的墨子号通信卫星已经升空,也建成了量子通信京沪干线,沪杭干线。

应该说,量子通信的理论是比较成熟的,世界上有不少实验室开展了试验,也有较成熟的密钥生成,分发,接受装置,也有量子中继装置。但我国在实用性试验上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毕竟我国的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投了好几个亿下去了。我觉得潘院士的工作不在于理论上而在于实际应用上。主要有两点,一是解决了长距离的量子通信中继问题,长距离通信的量子保持纠缠。二是解决了星地密钥分发问题。同时研制出了相关量子通信装置。不过潘院士对其量子通信的研究现状一直是泛泛而谈的,从未见有深度的报告,不知是为了保密还是什么原因。

从报道看,我国量子通信已经成功进行了实用化试验,但是效果如果,是否准备走向真正的应用,未见报道,估计还不完备。要想真正走向实用,必须要有稳定运行状态,还要能有效组网,这估计还有不少路要走,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实际走向实用。

本人不是量子专家,也只是一个爱好者而已,对于量子通信了解的只是皮毛,说说自己的看法,说的不对望批评而勿喷。


苏申js


量子通信被认为是唯一绝对安全的通信方式(无法被窃取),是未来产业的制高点,对国家的信息安全至关重要。各个国家都将量子通信作为重要竞争力,大力发展。比如欧盟发布了《量子宣言》,宣布将投资10亿欧元,促进量子通信网络等技术的发展。英国正在建伦敦到布里斯托的量子干线,此外,瑞士、日本、韩国等国也将相继实施量子干线建设。

美国发布国家量子环网计划,Battelle与IDQ合作,着手在哥伦比亚市和华盛顿地区建立长达650公里的量子通信线路。并进一步计划建立起连接包括Google、IBM、微软等公司的数据中心,总长超过10000公里的环美国量子通信网络。

中国量子通信技术的代表人物是中科大潘建伟教授及其团队。早在1997年,在奥地利留学的中国潘建伟与荷兰学者波密斯特等人合作,首次实现了未知量子态的远程传输。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实验上成功地将一个量子态从甲地的光子传送到乙地的光子上。

2003年,韩国、中国、加拿大等国学者提出了诱骗态量子密码理论方案,彻底解决了真实

系统和现有技术条件下量子通信的安全速率随距离增加而严重下降的问题。

2006年,教授潘建伟小组、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欧洲慕尼黑大学—维也纳大学联合研究小组各自独立实现了诱骗态方案,同时实现了超过100公里的诱骗态量子密钥分发实验,打开了量子通信应用大门。

2008年底,潘建伟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制了基于诱骗态的光纤量子通信原型系统,在合肥成

功组建了世界上首个3节点链状光量子电话网,成为国际上报道的绝对安全的实用化量子

通信网络实验研究的两个团队之一(另一小组为欧洲联合实验团队)。

2009年9月,潘建伟的科研团队正是在3节点链状光量子电话网的基础上,建成了世界上首个全通型量子通信网络,首次实现了实时语音量子保密通信。这一成果在同类产品中位

居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中国在城域量子网络关键技术方面已经达到了产业化要求。

2013年世界最长的量子通信京沪干线项目启动

2013年2月工商银行开展量子通信金融应用实验

2015年12月全球第一条商用量子通信干线沪杭干线项目启动。

2015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利用线性光学系统,在20公里的光纤线路中实现了量子指纹识别,突破了经典极限,首次在信道容量上实现了对经典通信的超越。2016年7-8月,中国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

业内普遍的看法是,中国量子通信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与英国、瑞士、美国并驾齐驱。以潘建伟为代表的中国科大的科研团队是国内量子通信的顶尖团队,掌握着量子通信的核心技术,其次是中科大的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姚期智团队、龙桂鲁团队等也取得了优秀的成果。


每日经济新闻


要是答案不是第一。很多人看都不看就会喷。所以,答案是第一。然后说正事儿。再说个常识,没人会用量子做远程通讯,也没人把他商业化,因为稍微有点量子力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不是它的长项。量子纠缠是用于加密为主的,中微子通讯才是主流的通讯方式。再举个容易理解的例子,比如我们知道某些贵金属的导电性优秀,但不会把国家电网的线材换成贵金属,人类只会在一些超高压配电设备的某些地方少量使用。估计有人会说,我们现在做量子通讯是为了以后的远距传输做准备,那看来你是科幻小说看多了。首先量子纠缠的传输永远只会停留在量子领域,而且是破碎传输,原体一定不会被保留,这个本身就有法律伦理的一堆问题等着你们,其次宏观尺度在人类目前这个维度的空间里是永远不会发生的,是的,永远不会,因为,宏观物质在超过量子效应的范围外是根本乌发建立规律重组的,这方面测不准原理叠加后的结果就是混沌,墒增加。只有超越当前维度,变成另一个观察者,才有可能,但根据宇宙的形成“习惯”,牛郎织女是不会在“活着”的时候相会的,相会的那一刻就是湮灭。当然存在的时间极短,也确实存在,因为总要留个窗口,这也是为什么宇称不守恒会这么奇怪的出现。所以别对外星文明抱有太多希望,只有做个简单计算即可,你预测人类的这次文明还有多久,科技高峰会达到什么程度?恭喜你,人类遇到和可以接触到的外星人基本就是这种科技水平了,或者更明确些,最多四分之一光年距离文明。


云闲孤乐返真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院士讲过:未来21世纪谁掌握了量子科学技术,谁就控制了世界前沿科学技术。当时这句话如雷贯耳!历历在目。后来,浙江东阳有个叫潘建伟的人,在(中国科技大学)研究量子纠缠技术。在潘建伟的带领下,该团队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在去年诞生了“墨子号”量子信息卫星,这一技术是世界首创。紧接着捷报频传,量子信息传输技术步入实用阶段,这显然是人类首次使用量子通信技术。还有许多量子应用技术如同酿好的美酒在酒缸里,等待着以潘建伟为首的团队打开缸盖。中国在量子通信技术领域绝对是世界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