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平
倘若你到武鄉來,在文化園的劇場,你會看到一個身穿青布長袍濃眉大眼的中年男子手持一把月琴與他的同伴在舞臺上演繹一段又一段的傳奇。或者在夏夜的街頭,社區的大院裡,或在廣場上,在層層的人牆之內,有或高昂激越或乾脆利落的聲音傳來,那聲音傳出好遠好遠,人們聞聲而來,仍然會看到那個熟悉的長袍男子。或許,他已經把青布長袍換成了大紅戰袍,但聲音依舊。憑著聲音的記憶,喜歡聽書的鄉親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在霓虹燈影裡,在星光之下,一層層地團團圍在表演者周圍,站立著,靜靜地聽男子說書。
男子就是武鄉(鼓書)琴書的第七代傳人常惠斌。
一說起他喜歡的鼓(琴書)書,男子便來了興致,且聽男子將鼓書的前世今生慢慢道來:
武鄉鼓書和琴書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互相交融滲透,名稱也在變化。武鄉鼓書和武鄉琴書曾經是武鄉鼓書在不同時期的叫法。“瞽兒腔”(1938年前)——武鄉鼓書(1938年後)——武鄉琴書(1958年後),目前,武鄉鼓書(大板鼓書)、八角鼓書、武鄉快板書和武鄉琴書融為了一體,形成一種新的版式,被定名為武鄉鼓書。
武鄉鼓書的前身是“瞽兒腔”,起源於武鄉農村,“瞽兒腔”是由“骨板書”演變而成的,是宋鼓子詞的後裔, 在歷史不同時期的叫法有:骨板書、幹板書、快板書、瞽兒腔、八角鼓書、武鄉大鼓、武鄉琴書和武鄉鼓書等。骨板書的形成至今已有七百多年曆史。演變成瞽兒腔的演唱形式約有四百多年曆史,1805年形成八角鼓書的演唱形式至今也有200多年的歷史。1938年後,藝人們吸收民間小調、民間音樂、戲曲音樂來滋補曲種本身,曲種得以發展。琴書一改瞽兒腔的單一兩句體為篏曲體,並配入鼓鑼打擊樂,易名為武鄉鼓書(也稱武鄉大鼓)。1958年,鼓書去掉打擊樂更名為武鄉琴書。2009年申報省級非遺項目時,武鄉鼓書(大板鼓書)、八角鼓書、武鄉快板書和武鄉琴書融為了一體,形成一種新的版式,定名為武鄉鼓書。
武鄉鼓書和琴書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互相交融滲透,名稱也在變化。武鄉鼓書和武鄉琴書曾經是武鄉鼓書在不同時期的叫法。“瞽兒腔”(1938年前)——武鄉鼓書(1938年後)——武鄉琴書(1958年後),目前,武鄉鼓書(大板鼓書)、八角鼓書、武鄉快板書和武鄉琴書融為了一體,形成一種新的版式,被定名為武鄉鼓書。
武鄉鼓書流行於武鄉、襄垣、榆社、左權、太谷、榆次等地,是山西省的主要曲種之一,曲調大氣豪放。鼓書主要是打鼓,分大鼓書、小鼓書。大鼓書打大鼓大鑼七件打擊樂器,小鼓書打八角鼓。屬於中國北方鼓曲類說唱藝術,板腔體結構。由於歷史原因和各流派的演唱風格不同,武鄉鼓書又可分為武鄉琴書、武鄉鼓書、武鄉快板書和武鄉大板書四個小曲種。四個小曲種因曲藝演唱藝術需求可穿插並用,分段表現,也可因說書帽小段單獨說唱。近年來民間藝人因演出需求,經常將三絃書說唱流水板式與琴書柳調板式和大板書的大起闆闆式穿插混用,藝人故將“三絃書”說唱也歸類為武鄉鼓書民間說唱藝術。
武鄉鼓書因主要伴奏樂器是長杆月琴,又名武鄉琴書。武鄉琴書原名“哼哼腔”,又名“柳調”。相傳是由石勒練兵時喊的號子傳入民間後,形成了當地勞動人民群體勞動時喊號子的歌,融入中原鶯歌柳(即河南鶯歌柳,是中原大地一種較早的說唱藝術形式)後產生。這也是武鄉琴書的主要板式。藝人們稱之為“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哼哼”。
武鄉琴書的板式除柳調外,另有垛板、哭板、散板等,其中以“起板”(又名哼腔)最有特色,它是由方言詞彙和柳調旋律構成的襯腔,樂句組成最能表現鄉土氣息。書目有《五女興唐傳》《包公案》等。至清朝同治年間,盲藝人開始坐場說大書,每檔增至六七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武鄉縣組織了盲宣隊。編演了數百個新的曲目,到各地演出,受到了政府嘉獎。主要有《西安事變》、《打長樂灘》、《打關家腦》、《大軍南下》、《反對買賣婚姻》等。
武鄉琴書最早是一個人彈琴,自琴自唱。漸漸發展為演唱以兩人一檔加八角鼓。八角鼓擊節,木胡伴奏。發展至今,武鄉琴書既可以單人演唱也可集體坐唱。在開場時,常使用“表罷提綱書歸正……”開頭,唱腔風趣幽默,曲調優美,歡快。伴奏樂器以土製月琴為主樂,另有二胡、老胡等。
倘若可以看到早年錄製的武鄉鼓書之琴書音像,必然能領略到琴書乾脆利落、原汁原味的傳統說唱,尤其是琴書四大件(月琴、二簧、八角鼓、碰鈴)合奏,鄉音古韻,是不可多得的原生態民間說唱藝術。武場外加梆子,文場只添二胡,字正腔圓、韻味純正。這也是琴書能深深吸引人的原因。
武鄉琴書在發展演變中逐漸向外擴展,太原、榆次、太谷、榆社、左權、和順、襄垣、沁縣和沁源的琴書都是武鄉琴書藝人外出傳藝或留住外地演出形成的琴書變體,與武鄉琴書基本相同。可以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武鄉周邊的琴書都是由武鄉藝人外出帶到當地或受武鄉外出藝人影響而形成的。
近年來,鼓書和三絃書演出融為了一體,甚至三絃書還獨成一個演出小劇場,且本地老年人更熱愛三絃書。
三絃書是由宋金時期的邱處機的弟子的道教音樂發展成道情,道情發展成瞽調,瞽調發展為三絃書。不過,對那些喜歡武鄉曲藝的人來說,其實叫什麼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好聽。
武鄉(鼓)琴書的傳承和發展從1805年賈豁村張磨孩始,歷經水泉王炎,獅則底魏富生、鞏家堖劉全珍、下坪埆張晉唐、北涅水常廣生等人到今天至常惠斌已有七代。如今藝人常惠斌不但可以聲情並茂地說唱,更能即興編詞,是既能傳承又能研究的藝人。
閱讀更多 武鄉逐夢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