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世界上“收集屁股图片最多的人”,既能做世界级手术也能写诗

他是世界上“收集屁股图片最多的人”,既能做世界级手术也能写诗

他 是

/

任东林

任东林,四川绵阳人。医学博士,中山大学外科学教授、博导,兼任中国中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发表专业文章100余篇,主编及参编专业著作及全国规划教材30余部,担任《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等十余本杂志编委等。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各级科研成果5项。曾连续五次荣获全国结直肠肛门病手术录像大奖赛一等奖;被评为“传承广州文化的100双手”,获“岭南名医”“羊城好医生”等称号。

我可能是这世界上

收集屁股图片最多的人!

他是世界上“收集屁股图片最多的人”,既能做世界级手术也能写诗

接诊过的病人太多,不一定认得脸,但一定认得屁股,一看就知道是不是我做过的手术。

人体器官哪一个不重要呢?病人哪有大小之分呢?得病了的人都需要被关心和照顾,正是因为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个病、这个领域,才更需要年轻人去走,去创造历史。

木地板、成排书架、雕刻花纹的古箱、刻着祥云的砚台、随处可见的字画,还可闻见阵阵清幽的檀香芬芳……如果不是架子上的医学书籍、桌子上琳琅满目的奖牌、地上堆叠起半米高的锦旗,很难想象,这是一个肛肠科医生的办公室。在我院,这里常被戏称为“博物馆”。

他是世界上“收集屁股图片最多的人”,既能做世界级手术也能写诗

这个博物馆般的办公室属于我院肛肠外科教授任东林。他系着领带穿着白大褂,举手投足间温文儒雅,书卷气十足。

7月11日,他刚刚宣布,他们团队在世界上首次运用“猪小肠”的生物补片材料,为一女性患者重建了直肠壁,使她的直肠功能在经历11年的“折腾”后恢复正常。当天夜晚,在出差到广西做手术的路途中,他写下:

从灯火辉煌

一路走啊走

走到灯火阑珊……

坐在藤木椅上,喝着咖啡,他聊起了手术刀和诗。

“我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收集屁股图片最多的人!”说这句话时,任东林自己也笑了,但言语中并不带任何羞涩,反而在双眼中透露着“小骄傲”。

这癖好源自于他的职业属性。任东林是一位肛肠科医生。肛肠,指的是肛门和肠道器官,这里是人体排泄物的必经之地,也成了任东林最常“打照面”的地方,人体胸部以下,大腿以上,他在这片区域耕耘超过30年。“接诊过的病人太多,不一定认得脸,但一定认得屁股,一看就知道是不是我做过的手术。”任东林笑着说。

任东林出生在四川绵阳,小时候跟奶奶一起生活。因为奶奶患有支气管炎,每次发作,他就会跑到村诊所找医生,但奶奶的病还是治不好。“从那时候起,我就想,长大要当医生,治好奶奶的病,”高考填报志愿时,任东林填的三个志愿,都是医学院。

回想起大学临床实习的时光,任东林还是充满激动。“那时候社会没有那么多诱惑,我们真的几乎24小时待在医院,即使下班回家,还是会想马上回到医院去,”任东林说,“临床真是一件特别有魅力的事”。

1995年,已经在普通外科工作8年的任东林,调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现广东省中医院),与肛肠外科的“深度交集”也开始于这里。当时广东省中医院正与日本大肠肛门病中心高野病院,成立起“广东高野大肠肛门病防治研究中心”,这是当时全国为数不多开设专门肛肠科门诊的医院。

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在哪里?在无人区。人体内的世界也一样,”任东林说,当时中国肛肠分科系统的医学研究多处在起步阶段,体系并不成熟。因此,即使在外人看来,心脏外科更为“高大上”,肝胆外科也更受“青睐”,任东林最终选择了不被很多同事看好、听起来也有点“脏”的肛肠外科专业。

他是世界上“收集屁股图片最多的人”,既能做世界级手术也能写诗

任东林手术时,总会有许多医生参观学习

“人体器官哪一个不重要呢?病人哪有大小之分呢?得病了的人都需要被关心和照顾,正是因为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个病、这个领域,才更需要年轻人去走,去创造历史。”在肛肠外科,任东林确实创造了历史。1997年,在日本进修回来后的任东林,全心投入肛肠疾病的外科治疗研究中,成为我国最早开展“应用吻合器行直肠癌低位、超低位吻合”的学者之一。在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方面,任东林提出了“带瘘生活”的概念,“祛除病灶、通畅引流、保护肛门功能”的治疗原则得到了国内众多专家的认同和肯定。他还连续5次获得在全国结直肠肛门病手术录像大奖赛一等奖,至今获得5项国家实用性专利,其中“闭合式肠减压器”已经被很多肛肠科医生运用在手术中。

曾经有人评价任东林是“肛肠领域的一匹黑马”,他执意更正,“哪有这么多黑马,只是比别人更加用心,更加努力,一路走下去”。他的家人在采访中曾表示,任东林是做医生再合适不过的人,因为他拥有超越常人的细腻和耐心。

看过病人的眼神,就明白责任和压力

7月11日,在世界首例运用“猪小肠”生物补片重建直肠壁的发布会上,任东林用40分钟做了临床过程的专业演讲。在发布会的最后,他向媒体展示病人出院那天,患者全家与他的合照,里面的他紧握着患者的手,所有人面对镜头,笑得灿烂,“我觉得那一刻,我比站在任何领奖台上都要开心。”

他是世界上“收集屁股图片最多的人”,既能做世界级手术也能写诗

接受首例生物补片重建直肠壁的患者,是一位50岁的女士,11年前因患上直肠癌进行了直肠癌切除,此后多年一直饱受并发症折磨,排泄物从阴道漏出,只能从腹部引流,病人甚至出现过轻生的念头。在痊愈那天,她向任东林鞠了三躬,让任东林满是感动。

任东林说自己记性好,和患者有过互动他都记得,让他举一个例子,他能说出10个故事。一年中秋节,一位他医治过的贫困患者,骑了四五十里路的车来到他楼下,送了他四个苹果,还有一个稍大的月饼。“我不缺苹果,也不缺月饼。但是当他汗流浃背出现在家楼下的时候,我特别特别的感动。”

他是世界上“收集屁股图片最多的人”,既能做世界级手术也能写诗

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任东林接诊一位患有直肠癌的中年患者,因为知道他喜欢听邓丽君的歌曲,任东林跑遍了整个广州,最终在流花湖的摊子里找到了邓丽君的磁带。“原想给病人惊喜,但送出时闹了乌龙,才发现患者根本没有录音机,但他那时开心的模样,我一直记得。”任东林笑说。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但并不是每个都能有完满的结局。任东林回忆,曾经接诊一个背着书包来就诊的学生,他希望医生尽快帮他手术,让他可以回去参加期末考试。“他不知道自己根本回不去了,他的肿瘤已经到了晚期,转移全身。”任东林说,“那时候我不敢正视他的眼睛,不敢面对他,甚至连说真话的勇气都没有。”

一位患有恶性肿瘤的女孩经历了多次手术,效果都不佳。找到任东林治疗时,她的肚子大得像鼓。“我记得每次查房看她,我都用两只手牢牢握住她,很希望给她传递一些能量,让她勇敢一些。”最后女孩还是离开了,走时只有二十多岁。临走前,病人希望回老家看奶奶,任东林就专门联系了一辆车,找人陪她回到老家去。

“那时候年轻的心,还是被无数次这么伤害过呀。”谈起这些,任东林会眼泛泪光。“如果你看过无数次病人的眼神,你就会明白那种刻骨铭心的责任和压力,它会督促你抛开所谓光鲜的东西,去追求医学的本质,去追求可以解决临床问题的答案。”

“当你做医生的成就越高,人文情怀远比技术来得重要”

他是世界上“收集屁股图片最多的人”,既能做世界级手术也能写诗

“翻过山口,前面是辉煌的夕阳,身后是圣洁的月亮。一路向前,持到底,不回头。”这是任东林2016年2月20日,在阳春出差时写下的诗《夕阳西下 开阳高速》中的段落。

放下手术刀,在生活的另一面,任东林更像一个文人。他喜欢称他的医院办公室为“博物馆”,他喜欢用木头和石头的元素装点,认为这可以提醒他,“木头和石头可以经历千年,但人类的生命却很脆弱”。他喜欢一个人走路,走过国内外的高山、沙滩、森林、湖边,即使在出差的夜晚,也还会坚持行走10公里。

他也爱写作,形容文字“是洗涤心灵的地方”。今年初,花城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任东林这两年创造的诗歌和散文集,分别命名为《镜子》和《没有答案的问题》。后者与其说是散文,不如说是一位医生的日记,里面收录了上百个他与患者的故事和真实感悟。

任东林并没有专门的写作时间,他说这些文字都是他坐飞机上、吃饭时、等手术的闲碎时间创作而成。“我记得在上海的一个晚上,快写到100篇的时候,放弃的感觉尤为强烈,我不知道我坚持为了什么,”但最终他还是坚持了两年。

“极具有人文情怀”这是不少他带过的医学生对他的共同评价。任东林认为,医学本身是一门极需要温情的科学。“我一直坚信一点,当你做医生的成就越高,人文情怀就越比技术来得重要。”

秋水知我心意

任东林

我那么白

那么安静

秋水知我心意

从这头到心头

没有一丝涟漪

没有一点痕迹

时间是沧海

什么经过了

都没有痕迹

人生不是沧海

声音不是沧海

头发不是时间

心海也不是海

因此头发

渐次地白

心满满的

全是关切

致敬!我们的好医生!

他是世界上“收集屁股图片最多的人”,既能做世界级手术也能写诗

他是世界上“收集屁股图片最多的人”,既能做世界级手术也能写诗

他是世界上“收集屁股图片最多的人”,既能做世界级手术也能写诗

他是世界上“收集屁股图片最多的人”,既能做世界级手术也能写诗

他是世界上“收集屁股图片最多的人”,既能做世界级手术也能写诗

他是世界上“收集屁股图片最多的人”,既能做世界级手术也能写诗

文章来源于南方都市报·2018年7月14日 AA0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