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天163家P2P公司跑路,这难道是巧合吗,你怎么看?

媒眼观澜


喜投网董事长黄生:意料当中的一次行业洗牌,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今年发生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一次洗牌,这是意料当中的,这场行业洗牌原本应该在两年之前进行,但是一直到现在才发生。


为什么说行业一定会发生洗牌呢?


1、金融的本质是经营风险和信用,需要非常专业的技能,但是很多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并不懂金融,他们希望短期内就做大规模;


2、互联网金融前几年准入门槛低,但是金融又是一个经营门槛非常高的行业,准入门槛低和经营门槛高形成了巨大的矛盾;


3、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就是普惠金融,普惠金融就是服务小小微企业和个人,不能超越这个范围;


4、行业的监管越来越严,银行存管、三级等保、项目不能超额等,这几个条件对很多不规范的平台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5、中国的降杠杆是这次行业洗牌的深层次原因,货币增速大幅度下降,全社会都感觉缺钱,不仅仅是互联网金融,股市也缺钱,债市也缺钱。


因此,结合上面的原因,这次行业洗牌就在意料当中。


这次暴雷的平台有以下几种类型:


1、高返平台。这种平台规模很大,但实际上不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实质上是互联网传销;


2、期限错配的平台。如活期平台,这种平台规模很大,因为期限错配,将短期资金投入到了长期项目,一旦遇到大规模赎回,迅速就暴雷。


3、大额项目平台。现在中国降杠杆,企业最难受,企业最缺钱,很多平台将资金投向了大额企业贷款项目,一笔贷款出现了坏账,集中性风险就来了。


4、自融的平台。很多平台实际上是融资给自己用,这类平台具有很大的道德风险。


5、扩张过快的平台。很多平台一年当中在全国扩张,管理跟不上,有的平台一年开六七十家分公司,甚至上百家分公司,管理自然无法到位。


6、线下理财的平台。很多平台存在大量的线下理财,资金去向不明,这类平台特别容易暴雷,而且规模很大。


所以,现在出现行业洗牌是很正常的,暴雷的平台类型也在预期当中,接下来希望大家认真分析,小心甄别,行业洗牌对行业不是坏事,是一次行业的自我净化。


大家也不用恐慌,而是应当理性、冷静分析,看看平台是否属于上面的几种类型,如果不是,风控好,真正从事普惠金融,从事小额、分散业务的,没有自融、没有高返、没有期限错配和资金池、没有线下理财、没有过快扩张的,总体上来讲,是很好的平台。


喜投网一直坚持普惠金融,坚持小额、分散,已经上了银行存管,不存在资金池和自融,没有期限错配,没有线下理财,小心谨慎,一直坚持初心,请大家放心。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喜投网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实际上这并不是巧合,P2P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小额贷款,所以其风险性极大。这些都是因为平台的风控做得不到位,且要求较低导致的。

而此次连续的大面积P2P雷暴很大程度上一种连锁反应,首先很多对P2P小额贷款有需求的人士都是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在贷款,也就是说从A家平台借钱,再从B家平台借钱还A家,以此重复。所以,只要其中一家倒闭或跑路,对于贷款人来说链条就断了,有很多人就还不出钱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也造成越来越多的P2P平台坏账率提升,最后财务上也出问题。

其次,P2P出问题越来越多,引发了行业的暴乱,负面信息太多,致使很多投资P2P的中产阶层为了安全起见,提前拿出自己投在P2P里的资金,让原本财务就遇到问题的P2P行业难上加难。

最后,提醒各位投资者,投资有风险,P2P本身就是风险极高的一种投资方式,如果自己投资的平台已经出问题可以通过合法手段维权,对于那些还没有出问题的,也要考虑自身经济实力,及时止损。


政商参阅


不是巧合,这就像15年配资公司集体被查或者跑路,隔了三年而已变成了p2p。要知道,这类公司很多是三年前配资做不成了转成p2p的。

因为钱是一波钱,人是一群人,所以不是巧合。

怎么看,任何不违法的快钱除了垄断剩下的都会有问题,所以看背后是否是垄断,不是的话就只能跑路,在我国十年时间已经走过三到四波群跑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