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藝近三十年,演繹過一百多個“正派”角色的侯勇,卻在北京衛視播出的諜戰劇《面具》中塑造了一個難以捉摸、身負多重面具的“特務”丁戰國。劇播至今,身份成謎的丁戰國不僅迷惑了劇中的李春秋等人,初現端倪的“反轉”和身份的逐漸曝光也讓觀眾大感意外。
作為自己出演的第一部諜戰劇,侯勇表示初讀《面具》劇本時,“看著看著汗毛都豎起來了”,《面具》草蛇灰線、伏線千里的設計,複雜真實的人性展現,激起了他的表達欲、表演慾。
在《面具》中,長著一張老好人臉的侯勇突破自我,將丁戰國“善偽難辨”的面具內化於心,在重重反轉中給觀眾意外和驚喜。製片人張海東表示,侯勇幾十年演藝生涯積澱的“好人形象”和紮實演技,是他主動向其拋出橄欖枝的重要原因,“這個人物是我們選擇的侯勇,無論是戲劇效果還是他能夠帶給觀眾的大反轉,他都和角色高度契合,會覺得這個人物真實可靠。”
劇中,侯勇飾演的丁戰國是哈爾濱市公安局偵查科副科長,表面上心思敏銳、“沉迷工作不可自拔”,實則在這層面具之下,隱藏有不可告人的“真身”和秘密,這也是侯勇在表演上“以正演邪”的最大突破,他看起來是個正面角色,但隨著案情的抽絲剝繭式的推動,觀眾會覺得有點不對勁,而且感覺每個人物都好像有點問題。劇播至今,丁戰國的神秘身份初現端倪,他與祖峰飾演的法醫李春秋“貓捉老鼠”式的追逐似乎逐漸演變成了“老鼠抓貓”,層層反轉讓觀眾更加期待,侯勇則笑言,“這個戲好就好在這,隔幾集就是一個反轉,不看到最後一集根本猜不出來。”
入行近三十年的侯勇在電影和電視領域均有出色建樹,他曾憑藉電影《衝出亞馬遜》、歷史商戰劇《大染坊》中的出色表演斬獲多項大獎。從《鐵色高原》、《沙場點兵》到《赤壁》、《高地》、《大秦帝國》,侯勇近年來一步步穩紮穩打磨鍊演技,為觀眾奉獻出了許多印象深刻的熒屏形象。
16歲就參加工作的侯勇,曾經做過肉聯廠工人、車間副主任等各種職業,豐富的人生閱歷讓他在演戲過程中能夠對角色有更直觀的理解和感受。侯勇不認同角色來了再去體驗生活的做法,他認為應當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儲備不同職業人的職業習慣甚至音容笑貌:“作為一個演員,需要一直在生活中積蓄回憶,活到老學到老。”
其實,演員只是侯勇的“第二職業”,他的“第一職業”是軍人——前南京軍區前線文工團副團長。21歲時,一次偶然的機會侯勇進入了部隊,可以說,軍隊是侯勇青春成長的地方。部隊文工團27年的軍營生活,讓他在軍旅和戰爭題材作品的塑造上更加信手拈來。2015年軍隊改革後,侯勇所在的文工團也順應政策接受了裁編。
離開部隊,侯勇難掩失落,儘管當時部隊給了侯勇更好的安排,但他還是下了很大的決心選擇第一個離開。不僅是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同時也希望自己未來以演員身份繼續專注地過另一種生活,用藝術和作品去影響別人、生產力量。“我覺得人要反哺”,侯勇語重心長地說,“希望未來我能為國家有所貢獻。”
回顧自己近三十年的演藝生涯,侯勇想起曾有粉絲給他留言,因為看了《衝出亞馬遜》這部電影而選擇去當兵。能用自己的某部作品去影響別人、感染別人,在侯勇看來這是身為演員最有成就感的地方。“自己一點微弱的力量能影響到一個人去做他終生所從事的職業,這比給你幾萬塊錢或者得一個獎更重要。這是我到四十多歲才有的體會。”
閱讀更多 北晚新視覺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