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榮成)海藻產業創新大會召開

六月的榮成,綠意盎然。

近日,來自國家藻類產業技術體系的專家學者及榮成市水產企業相關負責人100餘人齊聚榮成,參加由國家藻類產業技術體系、榮成市海洋與漁業局主辦,尋山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首屆中國(榮成)海藻產業創新大會,共同分享、交流,謀求產業發展之道。

首屆中國(榮成)海藻產業創新大會召開

新時代要有新思路

“恍若之間,世界變了。黨的十九大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今年又是改革開放40週年,這次大會的召開,可謂恰逢其時。”農業農村部科教司副司長劉豔說道。

在劉豔看來,面對新時代、新任務,農業科技體制和運行機制都要及時調整。針對當前所面臨的新問題、新機遇,農業科技要及時調結構、轉方式,為多元化的技術用戶提供技術的有效供給,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

國家藻類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經濟崗位科學家青平指出,當前中國海藻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產量與國際貿易量全球領先、經營多元化、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在這個新的時代裡,海藻產業發展有8大新動能,分別是:市場新動能、定位新動能、產品新動能、品牌新動能、科技新動能、人員新動能、產業組織形式新動能、產業鏈新動能。對此,藻類產業發展,需要向市場要利潤,向科技要實力,向政府要政策,向人才要潛力,跳出單品侷限、跨越產業鴻溝、激活海洋基因,打好海洋牌、藍色牌、綠色牌,進行高端引領。

首屆中國(榮成)海藻產業創新大會召開

富有成果的展示平臺

新時代,中國海藻產業應該走一條什麼樣的路?在延續傳統的同時,如何用創新和高科技打造現代化產業?在首屆中國(榮成)海藻產業創新大會上,眾多專家紛紛就近年來海藻全產業鏈最新技術成果和海藻加工產品進行了介紹。

“藻類是全球最活躍的漁業產業。”國家藻類產業技術體系海帶育種崗位科學家劉濤分享了中國藻類十餘個新品種。他介紹道:“當前海帶新品種的年養殖覆蓋率達到25%以上,累計創經濟效益100餘億元;條斑紫菜養殖業得到快速發展。”

首屆中國(榮成)海藻產業創新大會召開

有良種還得有良法。當前我國海帶養殖作業屬於全過程傳統人工作業,缺少裝備技術支撐。國家藻類產業技術體系採收技術與裝備崗位科學家諶志新從南北方養殖和採收設備入手,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目前國內外海帶採收技術與裝備研究的進展,並提出了構建以機械化、自動化、標準化為基礎的養殖新模式,實現海帶產業提質增效,技術升級。

首屆中國(榮成)海藻產業創新大會召開

在海藻加工綜合利用方面,國家藻類產業技術體系加工研究室主任汪秋寬女士指出,目前國內只有部分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較強,大部分沒有自主研發能力;新型、高值化加工與綜合利用產品較少。企業應該加強產業鏈發展理念,從源頭上提升質量或價值。

首屆中國(榮成)海藻產業創新大會召開

榮成的未來新徵程

藻類在多營養層級養殖模式中居於基礎地位,它對於富營養化水體修復、重金屬等汙染淨化、固碳、降低大氣CO2濃度、貝類養殖業健康發展以及生物資源養護都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國家藻類產業技術體系養殖與環境控制研究室主任章守宇提出,要充分發揮大型海藻的生態功能,重點結合海藻生境營造、餌料生物自然發生、海洋空間區劃以及增殖生物科學放流等核心技術,發揮藻類產業在現代化海洋生態牧場建設中的基礎地位。

榮成市三面環海,養殖水域遼闊,水質肥沃、無汙染,海中的營養鹽特別適合海藻生長。近年來,榮成市在抓好海藻養殖的同時積極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合作,研發新產品,培植了10餘家藻類省級龍頭企業和10多個省級、國家級藻類馳名商標。

首屆中國(榮成)海藻產業創新大會召開

首屆中國(榮成)海藻產業創新大會召開

隨著藻類營養價值逐步被人所知,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國家藻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逄少軍指出,中國未來仍會是海藻生產大國,消費量持續上升,自動化收割技術勢在必行。

首屆中國(榮成)海藻產業創新大會召開

劉濤和榮成幾個水產企業一直保持了很好的技術溝通,他告訴記者:“榮成市是目前全國最主要的海藻養殖、加工以及貿易城市之一,在海藻產業基礎、科技基礎、經濟基礎等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未來一段時間,我會繼續與榮成的企業進行友好對接並提供技術支持,進一步促進科技與產業的緊密結合,為榮成海藻產業發展奠定新的基礎,注入新的活力。”

首屆中國(榮成)海藻產業創新大會召開

首屆中國(榮成)海藻產業創新大會召開

首屆中國(榮成)海藻產業創新大會召開

機者如神,難遇易失。尋山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藉助此次創新平臺,不斷髮展壯大,在海帶機械化加工、產品品質提升以及種質優化方面下功夫,激發新動能 做活“海洋”文章。

居高聲自遠。這是來自國家行業體系的強音,相信在這場集聚智慧的產業創新大會上碰撞出的思想的火花,必將點燃榮成海藻產業的燎原之勢。

首屆中國(榮成)海藻產業創新大會召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