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精选|为什么沃尔玛们越来越看重“自有品牌”?

之前当二房东、不用开发产品就可以躺着赚钱的美好时光早已过去。新零售大背景下,他们现在要站在制造商的角度开发出代表性的自有品牌产品。

热点精选|为什么沃尔玛们越来越看重“自有品牌”?

自有品牌(Private Brand,简称PB)一般是指零售商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后所开发的新品牌,拥有自设的生产基地,或委托合适的生产企业,且独立控制销售渠道。与自有品牌相对应的,是你在超市里更常见的制造商品牌(Manufacture Brand),产品从工厂到消费者手中往往要经历包括生产商、批发商、代理商和零售商等环节。

2018年4月和5月,中国最大的国际零售商沃尔玛和批发零售商麦德龙分别为自有品牌召开了发布会——这在以前几乎不太可能——麦德龙在发布新的自有品牌产品时,还特地把麦德龙的招牌放到产品标识上。在中国麦德龙门店推出的三个旗舰自有品牌上,也加上了麦德龙这三个字,这是历史以来第一次。

热点精选|为什么沃尔玛们越来越看重“自有品牌”?

而在沃尔玛、永辉、永旺等零售卖场,将自有品牌商品以展台、堆头陈列、营销海报、微信推送等方式已经很普遍。在沃尔玛位于北京知春路的门店,顾客入口处便摆放着一排大约8米宽的长货架,陈列着曲奇饼干、葡萄汁饮料、盐汽水等十多个品项的商品。

热点精选|为什么沃尔玛们越来越看重“自有品牌”?

比起十多年前零售商初涉自有品牌的情景,这样的业绩可以说是“大跃进”了。毕竟,别说那时候的消费者不知自有品牌为何物了,许多零售商也面对自有品牌开发无从下手。

早期,零售商的自有品牌更多考虑的是那些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包装尽可能简单,甚至部分产品毫无设计感。

在中国零售行业发展的早期,尤其是2008年以前,零售企业没有开发自有品牌的动力。供应商送货上门(门店)并缴纳一定的进场费用的模式宠坏了零售商。直到2015年前后,整个零售行业受到跨境购、新零售概念店冲击,零售商对于自有品牌已经不是以往那种“重在参与”的态度了。

“现在供应商上门,交进场费的模式难以为继。”上海市品牌授权经营企业协会暨自有品牌专业委员会会长曹健告诉界面新闻,“以盒马、超级物种等为代表的新零售不断推出带有零售商品牌的商品,尤其是可以快速吸引客流的烘焙产品、生鲜、蛋奶产品。”

热点精选|为什么沃尔玛们越来越看重“自有品牌”?

这些年,山姆会员商店、名创优品、网易严选、盒马鲜生各类实体和电商企业已经轮番教育并养成了一波固定的消费群体,也让更多消费者对于自有品牌的认知度逐步提升,例如你可以因为一种好吃的黑猪肉和青柠果汁而专门开车去趟山姆会员店,也会为了一个设计好看的拖鞋去网易严选,也顺便下单了购物清单之外的商品。

“零售企业和消费品供应商之间,既有共同的利益,又有独特矛盾,在平行成长的过程中,双方始终在争夺利益分割的比例,以及对消费者影响力的最终决定权。”中国自有品牌联盟执行董事张智强曾在《商业营运管理》中写出了零售商和供应商直接微妙而平衡的关系。

“自有品牌是在这个争夺决定权的过程中,由零售企业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工具。而且,这个过程会从价格逐步演变成将自有品牌作为企业差异化的手段。”他说。

即便如此,凯度咨询称,在欧洲和北美市场,零售商的自有品牌市场份额可以占到20%-50%,而在中国,自有品牌的渗透率仅为6%。这与市场的成熟度以及现阶段中国消费者选择商品的理性程度有关。

热点精选|为什么沃尔玛们越来越看重“自有品牌”?

品牌供应商也坐不住了。自有品牌在零售商销售占比的逐步增加,让一些零售商眼中的A类品牌也开始重视这件事。A类品牌即每个品类的前三名品牌,比如金龙鱼之于食用油领域、香皂世界的舒肤佳等。

零售商在开发自有品牌时不再只有专业代工厂一种选择。以前站在零售商对立面的供应商,也开始为零售商定制产品,并让零售商的研发人员参与整个生产环节中。

热点精选|为什么沃尔玛们越来越看重“自有品牌”?

但不是什么品类的自由品牌商品消费者都买单。

负责麦德龙进口自有品牌的总经理杨卫新表示,最大的风险是在开发产品之前,而不是立项之后。在选品时要有一个判定——哪些产品可以涉足,哪些品类风险较大,因为在某些品类(例如日化、洗护)上,顾客受品牌的影响力非常大。

热点精选|为什么沃尔玛们越来越看重“自有品牌”?

沃尔玛还从线上得到了一些推广经验和启发。在多次举办的顾客调研会和观察线上消费特征时他们洞察到,线上的顾客比较在乎购物体验和商品品质反而对于品牌没有那么看重,会关注价格但对价格不是那么敏感。

“如果有一些商品在线上卖得好,我们就会把它引流到线下放大介绍(推头、大字海报、促销员等方式),因为线上顾客已经证明了销售的潜力。”

而对于不太成功的产品,沃尔玛也指定了明确的商品退场机制。

例如在沃尔玛,每一个新品上市后6-12个月会进行回顾,如果销售不如预期,相关人员会从价格、品质等方面进行检查,“如果一年半之后还是不好,这个商品可能就先下架,我们再重新思考这个品类顾客究竟要什么。”王彦人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