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總是上不去?有2000萬高中生每天在「假裝」勤奮

每天熬夜、早起、佔用吃飯、娛樂時間學習

但成績總是替補上去。是他們不努力嗎?

絕對不是,他們在很大程度是“偽勤奮”

你是“低品質勤奮者”嗎

從早上五點半起床,就埋頭進入學習狀態,基本上除了必要的吃飯、午休、洗漱的時間,其餘時間全部用來學習了。

吃飯基本上是靠吞的,嘗不出什麼味道來。當然去食堂的路上也是一路小跑的,等飯的間隙中也是要拿出小本本記幾個單詞的。

下了晚自習,到寢室在昏暗的檯燈下接著用功,一天不刷夠一定量的題、看夠一定量的書是不可能安心躺下來睡覺的。

睡眠不足,白天打瞌睡是一定的,只能靠意志強撐;疲倦狀態下聽課,總有很多疑問,為了弄懂只能晚上接著熬夜;如此循環往復,勤奮到人神共憤。

然而,考試成績出來,依然不上不下,前進的腳步維艱,無語問蒼天,為什麼汗水換不來成功,努力得不到回報。

如果你或者你身邊的人滿足了以上幾條,那麼恭喜得到這麼一個稱呼——低品質勤奮者。

你們的勤奮是表演出來的,給別人看,也給自己看,也許是為了老師和家長那句“你真努力”的表揚,也許是為了讓自己回顧一天的時候不覺得後悔,成績不好的時候安慰自己,“不是因為我不努力,只是腦子太笨”。

為什麼你成了低品質勤奮者

其實不是笨,只是勤奮的背後,掩蓋著懶惰的本質。——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從五點半到十一點半,你給自己塞了滿滿的公式,單詞,作文素材,卻沒有工夫想哪些是自己沒有掌握的,哪些是做了無用功。

你的教輔書擺了滿滿一抽屜,卻沒有細細品嚐他們給你準備的飯菜的味道,更別提消化。

夠了,你缺的不是好資源、好老師,你缺的是好方法。

成績總是上不去?有2000萬高中生每天在“假裝”勤奮

怎樣邁出低品質勤奮的泥潭

首先,對自己喊停

畢業於河南省高考理科狀元曹林菁在介紹學習經驗時說,“我們學校在高三時有一項很棒的制度叫作“休課”,有兩三天的時間停止所有教學進度全天自習,給同學們進行反思、回顧、總結、答疑的機會。親測效果很好,但這其實不一定需要學校統一安排,在你覺得太忙或者太盲目的時候,不如不時地停下來,會使自己更清醒,少做無用功”。

然後,對基礎知識做深度思考

愛因斯坦曾說過一句話:如果給我 1 個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 55 分鐘來弄清楚這道題到底是在問什麼。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問什麼,剩下的 5 分鐘足夠回答這個問題。高考狀元們曾普遍表示,只要跟緊老師的複習計劃,把課本基礎知識掌握好,把基礎的題目弄懂弄透,能把課堂吃透,就成為課堂之王,效率之王。事實證明,動腦子把基礎知識想清想透,比圂圇吞棗地學很多知識要好的多。

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構建屬於自己的知識構架

可以通過建立錯題本的方式,每次考試後,主動進行試卷分析,剖析每道題的失分點,即便是考了滿分,也要認真總結經驗。哪個同學得分比自己高、哪個同學錯題整理的好,他都要從別人的長處中虛心吸取經驗,幫助自己更好地進步。

勞逸結合

你要清楚,能帶來真正提高的,不僅僅是勤奮。2016年高考狀元們普遍表示,他們很少熬夜,不會挑燈夜讀,也不搞“題海戰術”,基本在11點左右睡覺,很注意勞逸結合,體育鍛煉、玩樂器、看小說、參加社團活動,事實上,他們的生活豐富多彩。

拒絕思維懶惰是比假裝勤奮更困難的事情,然而一旦你開始轉變,你會發現“用一根槓桿撬動地球”的秘密,你可以學得更輕鬆,也更高效。

成績總是上不去?有2000萬高中生每天在“假裝”勤奮

簡約的搭配方案

1、上課一聽就懂,其實沒有真懂

太多的同學忽視了這個問題,他們從來不考慮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老師一問“懂了麼?”他們就會隨波逐流、異口同聲地喊“懂了”。

自認為“懂了”,學習過程即告停止。這樣當然是不行的,學習是從認識到自己不懂,或承認自己不懂開始的,直到學習者自己認為自己懂了為止。一旦自己認為自己 懂了,不管是不是真的懂了,學習的過程就戛然而止了。

學習不能不求甚解,沒聽懂的一定要在當時弄懂。如果在課堂上其他同學都回答聽懂了,老師不知道有沒有學生沒聽懂,為了不耽擱課程進度當然會繼續後面的課程,同學們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會不好意思回答沒聽懂,但課後的時間老師都在,可以下課就去問老師,也可以到辦公室問老師,更有甚者也可以問同學,總之,要短期內就消化掉未解知識。

2、看書一看就會,其實沒有真會

很多同學在看書的時候,往往如蜻蜓點水,輕描淡寫翻幾頁就算是看過了,無法深入看書。這樣其實根本就沒看進去書,隔一段時間,就根本無法回憶起來,對於學生來說,這樣的看書方式著實不佳,學生就該注重精讀。

對於學生來說,深入看書有兩方面:課前看書和課後看書。

課前看書:預習時先要想一想,自己已經學習了什麼知識,接下來該學習什麼了?自己來個預測。預習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要了解新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為課上更好地學習做準備。預習時可能對重點知識認識得不清楚,抓得也可能不準,這都沒關係。

對預習中感到困難的問題,要做好兩方面的準備。一是查一查,感到困難的原因是什麼。是原有知識基礎問題,還是理解問題。如果是基礎問題就要自覺補一下,看一看是否可以解決;如果是理解問題,可以記下來課上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去解決。

課後看書:深入已經掌握的問題,再次尋找問題;近期所學的整個內容體系是否明確?本節課與已經學過的什麼知識點有聯繫?這個部分的知識學到這裡,接下來應該學習什麼?我自己能不能把要學的內容創造出來?

3、題目拿來就做,沒看清楚條件就做

很多學生在很多時候看到題目,還沒有仔細審題,就急於動手,所以經常出現題目看不清,條件沒有看全就開始做題。這種情況做對的可能就很小了。等到題目做錯了,才恍然大悟:有個條件沒看清楚!

做題的時候,先寫出明確的已知,求證或求解,然後再做題目,是一種比較好的解題習慣。拿到題目的時候,首先要有一個平靜的心態,不要急著做題,而是要先把題目看清楚再做。這個題目考什麼知識點?給出的直接條件是不是能夠解出題目?有什麼隱含條件?還需要什麼條件才能解出問題?

4、做完題就上交,沒檢查好就上交

很多同學總是急匆匆地把題目做完就交上去了,讓他檢查,他就根本檢查不下去,有些很明顯的問題,本來應該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但他盯著看半天都看不到問題。

不檢查就上交是浮躁最典型的表現之一。學生做完題目後一定要留時間檢查,要有耐心,這個是習慣問題,必須要培養起來。

5、發現題目錯了,歸咎於粗心而已

有很多同學會說,“要不是犯了一些‘低級錯誤’,我的成績還要高。”那麼先來問問自己,有多少分是因為‘低級錯誤’丟的?上次考試有沒有犯“低級錯誤”? 但如果一直都這樣,每次考試都這樣,那還怎麼行?

不要一來就認為是“低級錯誤”而輕視它,這樣會讓你忽視重要的事實!之前卡卡也講過關於粗心背後的真正原因,我們一定要看到在“低級錯誤”、“粗心”背後的深層原因。

在以前的文章中小編有提過的“錯題本”,錯題本很重要,是知道自己只是薄弱點的捷徑,試卷上的錯題一定要有錯題本進行整理。

6、刷了無數題,從不做歸納

不少學生本身很勤奮,但是卻只知道埋頭苦做!各種練習題刷了無數遍,但卻不懂歸納,有時做錯了一道題,下次遇到類似題目的時候仍會做錯。

哲學上有句話叫做:“人總是容易被同一塊石頭絆倒。”思維定式會讓同學們經常重複犯同一類型錯誤。建議同學們建立自己的錯題本或者歸納本,對於題型新穎、常見、重點的可以分類歸納,解題思路與方法也可以一併總結起來,可以幫助整理思路,考試時節省思考時間。

如有侵權請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將及時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