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暑,一年最熱的時期到啦!俗語「大暑熱不透,大熱在秋後」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在每年陽曆的七月22至24日中的一天,當太陽到達黃經120度時為大暑。大暑前後是一年中溫度最高的時節,農作物生長也最快。早稻進入收穫期,棉花進入花鈴期,大豆正值開花結莢。

大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太陽位於黃經120°。大暑期間,中國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喝羊肉湯等習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等各種災害。

大暑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了,後面緊接著的就是立秋了。意思是說在大暑過後不久就颳起秋風了,那表示在秋季的時候還會有一短時間會狂熱。


大暑熱不透,大熱在秋後,也就是說,大暑要是不哪麼熱,哪麼熱天等到立秋後“算賬”了,也就是人們說的“秋老虎”了。

暑天養生:暑天“養心”首先要做到讓心靜下來,清心寡慾、閉目養神都有利於“心”的養護。而聽悠揚的音樂、看優美的圖畫,或釣魚、打太極拳等緩慢運動,都有利於調節精神、保持心情舒暢。

精神調養 大暑時節,天氣酷熱,人們容易心煩意亂、無精打采,有人稱之為“精神中暑”。因此,要做好精神調養,謹守“靜心養生”的原則。 所謂“心靜自然涼”,避免遇事急躁,避免生氣惱怒,可多想輕鬆愉快的人或事,也可多參加釣魚、繪畫、書法等活動,可以達到安定神志、調養心氣的作用。


運動調養 大暑正處於“三伏天”,天氣炎熱,此時宜少運動或選擇低強度的運動項目,如散步、快步走、八段錦、太極拳等,宜在清晨或傍晚在清涼的公園、河邊、林蔭道旁進行,注意避免運動後大汗淋漓,運動過後要補充水分,但應避免進食冷飲,否則容易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