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奶粉店變成假代購,誰動了我的海淘額度?

如今要買海淘奶粉,沒個靠譜的熟人幫忙代購,真的令人放心不下。

然而,當線下成規模的實體門店也陷入“假代購”門,不得不說,代購這個鏈條上已經充斥了太多的灰色足跡。

實體店“假代購”被查處

上月末,一則《四川攀枝花市查處嬰幼兒配方奶粉“假代購”案》的通報情況在網上流傳。

連鎖奶粉店變成假代購,誰動了我的海淘額度?

大意是攀枝花市某網購平臺的線下展示店(實體店)涉嫌銷售沒有中文標籤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以代購為名,行銷售之實。

連鎖奶粉店變成假代購,誰動了我的海淘額度?

事件解讀

像類似的海淘實體店、“全球購”商鋪相信大家見過不少,按照“無中文標籤不允許售賣”的規則,那豈不是所有這樣賣海淘奶粉的門店都要關門了?

原來,這些實體店之所以能夠合法經營,因為其性質是“跨境電商的線下展示店”,商店中的產品只用於展示,當顧客需要購買時,再由商店所屬的公司代為購買。

連鎖奶粉店變成假代購,誰動了我的海淘額度?

因此,正常的購買流程下,我們購買一罐奶粉時,先要提供個人身份證及相關信息,方便代購商向海關備案,之後等待代購商品飄洋過海送到手上。

可在現實購買時,各位媽媽又都經歷過幾次這樣“麻煩”的代購呢?

小編自己就有過到實體店購買全英文海淘奶粉,付了錢就能帶走現貨的經歷。

對此,店員的解釋是“這些奶粉已經用公司員工的身份代為購買,以解決顧客的奶荒問題”。

連鎖奶粉店變成假代購,誰動了我的海淘額度?

實際上,有現貨可拿的背後,很可能是盜用了別人的海淘額度

根據國家規定,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海淘額度:單次海淘交易額是人民幣2千元,而個人年度交易額則是2萬元。在這個額度範圍內,我們就可以通過各海濤渠道隨意剁手,且免收關稅。

那麼問題來了,每個人都有海淘限額,“假代購”案件中的商家又是如何做到大量囤貨的呢?

央視新聞針對海淘額度的一則新聞給了我們答案:那就是偷。

連鎖奶粉店變成假代購,誰動了我的海淘額度?

一些商家利用灰色渠道,盜取別人的姓名和身份證號,同時配合虛假物流和訂購人電話,為造出一套完整的通關信息,幫人清關。

據報道,類似額度被盜事件發生在全國各地,廣東、重慶、北京各地都有用戶反應多次被盜用海淘額度。

看到這裡,不放心的朋友們不妨自行查詢一波自己的個人信用額度情況。

登陸網址:http://ceb2pub.chinaport.gov.cn,進行查詢。

連鎖奶粉店變成假代購,誰動了我的海淘額度?

有趣的是,不僅有網友查出自己額度被盜,還有網友明明購買過海淘產品,卻發現自己的2萬元信用額度從來沒有使用過……那是否意味著自己之前買的海淘貨都是國內發的呢?

排除商家利用他人額度購貨銷售的情況,自己明明進行過海淘卻發現額度尚未使用,那麼賣貨的商家信用和產品品質就值得打一個問號了。

各位也可以在購買海淘產品後通過查詢額度的方式查看商家是否真實利用自己的信息進行海關備案,並藉此判斷商家信用。

連鎖奶粉店變成假代購,誰動了我的海淘額度?

如果發現自己的海淘額度被別人盜用了,可以撥打中國電子口岸客服熱線010-95198進行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