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後,九位封疆大吏都去了哪?最後下場如何?

瘋瘋癲癲大洋蔥


封疆大吏,又稱“封疆大臣”,指明、清時期執掌地方(一省或數省)最高軍政權力的官員。到了清末,九位封疆大吏包括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四川總督、閩浙總督、雲貴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東三省總督和陝甘總督。

最後一位直隸總督:張鎮芳

張鎮芳是河南項城縣人,袁世凱表弟。清廷滅亡後,張鎮芳歷任代理直隸都督、代理河南都督、河南都督兼任民政長。後因作戰不利,被袁世凱免官。袁世凱稱帝后,他創辦鹽業銀行並親任董事長兼總經理。袁世凱去世後,他投靠張勳。在張勳復辟成功的短暫時間裡,他出任了內閣議政大臣、度支部尚書。不久之後復辟失敗,他遭逮捕並被投入監牢,隨即保外就醫到天津,1933年病逝,享年71歲。張鎮芳無親生兒子,張伯駒原是其侄子,後來過繼給他為子。

最後一位兩江總督:張勳

張勳在清廷滅亡後六年即1917年發動政變,擁戴宣統皇帝復辟,自任政務總長(即總理、首相)兼首席議政大臣。失敗後避居天津租界,北洋政府將他特赦,又任其“全國林墾督辦”,張勳不就。1923年9月12日,張勳在天津病逝,終年68歲,葬在家鄉奉新縣赤田村。紫禁城的滿清小朝廷賜諡“忠武”,在清代,“忠武”這個諡號是對武官的最高評價。

最後一位四川總督:端方

四川總督的正式官銜為總督四川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1911年9月10日,清廷將四川總督趙爾豐免職,命端方署理,率湖北新軍經宜昌入川,至資州鎮壓革命黨人。11月27日新軍譁變,端方曾表示願歸順革命黨,然而端方與其弟端錦還是被標統劉怡鳳殺死於資中禹王宮。

最後一位閩浙總督:松壽

閩浙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閩浙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 。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閩軍舉事,松壽兵敗,吞金殉國。贈太子少保,予二等輕車都尉世職,諡忠節。


最後一位雲貴總督:李經羲

雲貴總督正式官銜是總督雲貴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李經羲在內政改革等方面抱持開明態度,對鎮壓革命派也並不積極。1911年0月29日夜,革命派發動昆明重九起義。李經羲被俘虜,但在蔡鍔的指示下獲得釋放,逃往上海。1917年春開始,李經羲先後擔任段祺瑞內閣、伍廷芳臨時內閣的財政總長兼鹽務署總辦。6月22日,李經羲終於就任中國民國國務總理。但是,7月1日張勳復辟,李經羲內閣被迫總辭職,經天津逃往上海。1925年9月18日,李經羲在上海病逝,享年69歲。他是李鴻章三弟李鶴章之子。

最後一位湖廣總督:段祺瑞

湖廣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湖北湖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清朝政府重新啟用袁世凱,袁世凱將段祺瑞召回北京,清廷增封段祺瑞為湖廣總督。辛亥革命之後,成為皖系軍閥首領,曾三次出任北洋政府國務總理,1916年至1920年為北洋政府的實際掌權者和領導人。1924年至1926年為中華民國臨時執政。1926年3月18日,發生北洋政府鎮壓北京學生運動的三·一八慘案,同年4月20日被馮玉祥驅逐下臺,退居天津日租界當寓公。1933年2月段祺瑞移居上海。1935年被任命為國民政府委員,但沒有就職。1936年11月2日在上海病逝,葬於萬安公墓,享年71歲。

最後一位兩廣總督:李準

1911年11月26日,李準奉諭代理兩廣總督。辛亥之後,李準應袁世凱邀請,前往北京出任高等軍事顧問,後由段祺瑞政府封直威將軍。1916年去職,其後隱居天津,以研習書法、撰寫劇本度日。晚年成為書法名家,曾為《大公報》題寫報名。1936年11月22日病逝於天津,享年65歲。

最後一位東三省總督:趙爾巽

正式官銜為總督東三省等處地方兼管三省將軍、奉天巡撫事。辛亥革命後,趙爾巽隱居青島。1914年,袁世凱委任其為清史館館長,主編《清史稿》。1925年2月,段祺瑞舉行善後會議,推其為正議長。5月,又聘其為臨時參政院參政,並被指定為臨時參政院院長。1927年,《清史稿》完稿,旋即逝世於北京。

最後一位陝甘總督:長庚

正式官銜為總督陝甘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管理茶馬、兼巡撫事。1909年,長庚外任陝甘總督。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西安等地繼而響應。長庚與伊犁將軍志銳、陝西巡撫升允等謀劃迎宣統帝溥儀西遷,然而宣統卻於此時遜位。旨意傳至蘭州後,長庚只得將總督印交付布政使趙惟熙後回到北京。袁世凱曾希望其擔任北洋政府的邊省將軍,但長庚沒有接受。1914年,長庚病卒,遜清朝廷追諡恭厚,北洋政府也派專員弔唁。


詩書君


直接盤點末代的九位總督吧,畢竟,題中所說的封疆大吏其實就是總督。

東三省總督趙爾巽

東三省是最後設立總督的,而最後一任總督就是趙爾巽,進士出身也是一個東北人。在清朝滅亡之後,袁世凱想讓趙爾巽當自己的顧問的,可是也許是因為還有一點骨氣吧,所以趙爾巽就沒有去,而袁世凱也沒有過多的為難,讓他去編寫清史,可是還沒寫完,就留下一個稿子趙爾巽就因病去世了。



直隸總督張鎮芳

原本的直隸總督是袁世凱,後來袁世凱退崗離職,於是他兄嫂的弟弟張鎮芳就直接接他的班了。也是因為這關係,所以張鎮芳在清朝滅亡之後就直接跟著袁世凱幹了,後來袁世凱去世了,他就跟著張勳搞起了復辟,失敗後被抓了判了個無期,之後破財消災出了獄就去經商去了,享年七十歲,也算的上是結局好的了。



兩江總督張勳

張勳可以說是清王朝最忠實的擁護者了,因為他對清王朝都至死不渝,不僅搞起了復辟,到死的時候都留著辮子,而且還讓自己的手下都留著辮子,是個典型的保守派。在復辟失敗後,他就逃到了天津,直到1923年去世,被運回老家江西安葬。他自稱:吾迴天無力,尚可獨善其身。腦袋在、辮子不掉!真吾大清股肱之臣。



閩浙總督松壽

松壽是滿洲正旗人,在清朝滅亡的時候,他盡力的去抵抗,甚至讓婦女手持兵器。最後,秉持著國在人在,國亡人亡的念頭,松壽吞金自殺,為大清殉葬去了。



湖廣總督瑞澄

瑞澄被稱作是大清的掘墓人,因為正是因為瑞澄,武昌首義才這麼快就爆發了,撇開調兵去四川不說,早在起義之前,瑞澄就得到了起義者的名單,可是不知是無心還是有意,他竟然隨便抓幾個殺了就完事了,導致了起義者橫下心直接提前起義了。都沒有怎麼反抗就直接逃到了上海後來再逃到日本,等到風頭過去了又回到上海於1915年去世。



兩廣總督張鳴岐

因為在晚清時期,兩廣地區著實是是非之地,處於多事之秋,所以也沒有什麼人願意來兩廣,後來張鳴岐通過走後門買通了袁世凱才來到兩廣當總督(難度也不怎麼大)清朝滅亡之後,他就投奔袁世凱去了,盡極阿諛奉承鼓吹袁世凱復闢帝制。後來袁世凱去世,他就逃到了天津,在九一八事變之後,他就直接投奔日本人去了,也正因為此而為國人所詬病,直接被定性為漢奸,在1945年被罵死了。



陝甘總督升允

升允是蒙古鑲黃旗人,原本就是陝甘總督,後來因為反對維新派的君主立憲而被強制退休了,後來在武昌起義時就又被任命為陝甘總督。在上任之後,他就反攻西安,想為皇帝留下一條後路,可惜的是,西安還沒打下來呢,大清就滅亡了。不過他還不死心,仍然與革命黨對抗,還策劃復辟帝制,為此,他還和日本人走的比較近,幻想著藉助日本的力量復辟,不過,他在九一八事變之後不久就抑鬱而終了。



四川總督趙爾豐

趙爾豐是東北三省總督趙爾巽的弟弟,算的上是末代總督中比較有作為的了,因為他在任期間率領軍隊去西藏鎮壓由英國人操縱的西藏叛亂軍,並且將其打敗,將西藏保留在了中國的版圖中,不至於分裂出去。後來武昌起義之後,因為在四川保路運動中屠殺革命黨人士,所以趙爾豐被直接公審處決。



雲貴總督李經羲

李經羲是李鴻章的侄子,同時也是雲南講武堂的總辦,結果用清朝的資源培養了一大批的革命人士。在武昌起義之後,蔡鍔將其禮送出境,而李經羲則在去過上海遇挫之後直接去投奔了袁世凱,於1925年在上海去世。


呼,整理這些資料好累~


妙齡老翁談歷史


清朝定鼎中原江山之後,他們一脈沿襲了明朝的統治體系,在清朝時期,總督和巡撫都稱得上是封疆大吏,他們的手中掌握著非常龐大的權力。

其中總督的權力是清朝所有封疆大吏中最為龐大的,少的也掌握一個省份的大權,多的更是掌握了兩到三個省份的巨大權力。

他們站在朝廷的權力巔峰,除了朝廷中心的那些大佬之外,無人可以和他們匹敵。而巡撫雖然同樣權力龐大,但與總督相比,權勢卻要稍低半個檔次。

清朝的巡撫一般只掌握一個省份的大權,不過雖然他們明面上受到總督的管轄,但實際上他們並不是總督的下屬。他們都直接受到皇帝的調令、互相之間都有著節制權,因此說不上誰是誰的下屬、誰是誰的上司。


接下來我們談到提問中所提到的問題,既然說是9位封疆大吏,那這個問題所詢問的必然是清朝的9位總督。

清朝的9位總督依次為直隸總督、閩浙總督、湖廣總督、雲貴總督、四川總督、兩江總督、兩廣總督、陝甘總督、東北總督。 這幾位總督除了東北總督之外,其他8個總督官職都是清朝比較老牌的官職,而東北總督相比以上8個總督官職,出現時間要晚上很多,這個官職是在清朝末年才出現的。

清末東北總督的設立

而在清朝早期的時候,東北是沒有總督的。

東北是女真人的發源地、是他們在遇到危機時唯一能選擇的避難所,所以對於清朝的皇帝來說有著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地位。

因此在清朝早期時,清朝皇帝就在東北設置了三個將軍官職,這三個將軍官職分別是奉天將軍、黑龍江將軍、吉林將軍,其中奉天將軍後來又改名為盛京將軍。

大家也不要小瞧這些將軍官職,在清朝,將軍是軍隊方面地位最高的職位,相當於如今的大區司令,地位和總督相比只高不低。

不過在清朝末年,為了順應時代的潮流,清朝朝廷這才把東三省給統合起來,設置了一個東北總督職位管理東三省,這才有了後來我們所知道的清朝九大總督。


清朝是在1911年進入生死危機之中的,在那一年,辛亥革命爆發了。而清朝真正的死亡時間是1912年,1912年,正是袁世凱的脅迫下,清朝廷才主動選擇了溫和的死亡,而不是在鮮血之中被迫滅亡。

在清朝滅亡之後,清朝的9位總督分別經歷了不同的人生。

清朝末年直隸總督張鎮芳

清朝的最後一任直隸總督是張鎮芳,張是河南項城人。

一說到河南項城,很多人可能就會想起民國時期的第一號大佬袁世凱。

而現實中,張鎮芳和袁世凱也有著非常深厚的關係。他不僅是袁世凱的同鄉,還是袁世凱嫂子的弟弟。

在那個人情複雜的時代,這點是最為重要的,張鎮芳之所以能當上清朝最後一任的直隸總督,就跟這個關係有關。


清朝的消亡對張鎮芳的影響不大,因為在清朝滅亡之後,他的親家袁世凱成為了民國的頭號人物,雖然朝代已經發生了變化,但中心的權力卻是差不多的。

民國時代開啟後,張鎮芳被袁世凱安排到了河南,成為了河南的頭號人物。

不過隨著袁世凱的去世、隨著他參與辮帥復辟活動的失敗,他開始嚐到了鋃鐺入獄的滋味,曾經被關到牢裡待了一段時間。

在他被放出來後,他變得安穩了很多,從此沉迷於商業之道,一直到1933年才安穩離開了人間。

閩浙總督

清朝的最後一任閩浙總督名字叫做松壽,松壽並不是漢人,而是滿清正白旗的旗人,在那個年代,出身可謂是根正苗紅。


因為他出身的原因,所以導致了他對清朝格外的忠誠,在清朝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候,他並沒有選擇妥協,而是帶著他自己對清朝的無限忠誠,和反清軍隊戰鬥到了最後關頭,在明知不可為之的情況下,選擇了為清朝自殺。

湖廣總督

清朝的最後一任湖廣總督名字叫做博爾濟吉特.瑞澄,他和松壽一樣,在滿清出身非常的根正苗紅,是滿清正黃旗出身。

而且他的家世也非常顯赫,他的爺爺曾經當過正一品的大學士,而他的父親則當過黑龍江將軍,他自己更是成為了湖廣總督,可見這其中的家世有多麼顯赫。


不過在面臨清朝的生死存亡危機時,他並不如松壽對清朝那麼忠誠。

武昌起義就是在他的管轄地裡爆發的,在武昌起義爆發後,他選擇瞭望風而逃,先是跑到了上海,然後又跑到了日本,這才避過了反清軍隊的追殺以及清朝朝廷的懲罰。

而在清朝之後,他則回到了國內。

雲貴總督

清朝的最後一任雲貴總督名字叫做李經羲,他的身世同樣非常不簡單,他是晚清第一權臣李鴻章的侄子,在李鴻章的關係之下,這才有了那般輝煌的成就。


李經羲和袁世凱的關係非常好,在清朝滅亡後,他在袁世凱的手下擔任了各種重要的官職。

四川總督

清朝的最後一任四川總督是趙爾豐,趙爾豐雖然很出名,但是相比於他的哥哥、清朝在東北總督趙爾巽來說,他卻還是有所不如的。

在清朝末年的時候,趙爾豐曾經在西藏平定了英國人和當地貴族聯手策劃的叛亂,這點是一個不得不提的歷史功績。


而在清朝滅亡的過程,趙爾豐的運氣並不是很好,雖然他想努力維持和反清軍隊的關係,但是仍然被反清軍隊給殺了,在1911年的時候丟掉了性命。

兩江總督

清朝的最後一任兩江總督在現代史中有著很大的名氣,此人就是民國時期人們稱之為辮帥的軍閥張勳。

在清朝滅亡之後,張勳轉型成為了民國的軍閥,不過在民國的時候,他仍舊沒有忘記清朝,不僅自己沒有剪掉原來的辮子,還下令自己手下的軍隊,不準剪掉辮子。


在1917年的時候,他更是在北京展開了復辟活動,打算使清朝重新出現於歷史之中。

不過後來他失敗了,失敗之後,他為了逃脫民國政府的懲罰,就逃到了天津的租界裡,在那裡度過了餘生。

兩廣總督

清朝的最後一任兩廣總督名字叫做張鳴岐,在清朝滅亡後,他選擇了投靠袁世凱,而在袁世凱去世後,他先是逃到天津租界避開了一番風頭,而在1931年後,在日本人的招攬下,他則成為了一名漢奸。


陝甘總督

清朝的最後一任陝甘總督名叫長庚,他是滿清正黃旗人士,是在溥儀登基第一年被授予陝甘總督職位的。

在清朝滅亡之後,他主動辭掉了自己的官職,從此過上了平淡的生活。

東北總督

清朝的最後一任總督是趙爾巽,那就是我們以上所說的四川總督趙爾豐的哥哥。

在清朝滅亡之後,他開始過上了平淡的生活,在民國的時候、在袁世凱的邀請下,他開始主理起了《清史稿》的編撰。

所以說這就是清朝滅亡後,清朝九位總督的下場、去向,他們每個人的人生結局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遭遇激烈、有的人遭遇平淡,是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孤客生


清朝的滅亡,幾家歡喜幾家愁,其中那些以前靠帝制吃飯的官僚自然心疼不已,比如那些封疆大吏。他們當中有些人因為審時度勢而繼續享受榮華富貴,有些人因為冥頑不靈而自討苦吃。清朝滅亡以後,封疆大吏們也各有出路。



東三省總督趙爾巽。武昌起義爆發後不久,奉天的革命黨人準備遙相呼應,趙爾巽不識時務,還準備撲滅革命之火,民國成立不久,他也出任奉天都督。

直隸總督張鎮芳。直隸為清末疆臣領袖,他是袁世凱的親戚。清朝滅亡他出任袁世凱政府的河南都督,後來還曾參加張勳復辟,最終逃亡天津避難。

兩江總督張勳。清朝滅亡以後,張勳的部隊成為“辮子軍”,以此表示自己對清朝的忠心耿耿,並親自導演了一部復辟的鬧劇。失敗以後,他逃亡荷蘭駐華使館,並最終病逝在天津。

兩廣總督張鳴岐。辛亥革命爆發以後,張鳴岐出逃日本,袁世凱稱帝的時候,他回國支持。袁世凱死後,他又逃亡天津,九一八事變爆發,他成為漢奸,抗戰勝利以後,在聲討聲中去世。

閩浙總督松壽。松壽死心塌地為清王朝賣命,革命爆發以後,他還準備逆勢而動,沒想到福建起義人員提前發動起義,最終松壽吞金自殺。

湖廣總督瑞澄。瑞澄和革命黨走不共戴天之仇,武昌起義爆發以後,他做賊心虛主動出逃,前往日本。清朝滅亡以後,他又重回國內,最終在上海病逝。

陝甘總督長庚。武昌起義爆發以後,西安很快淪陷了長庚識時務者為俊傑,很快交出了自己手中的權力,四年以後去世。

四川總督趙爾豐。1911年從自己哥哥的手上接任了四川總督職務,上任沒多久四川爆發保路運動,趙爾豐派兵鎮壓,結果適得其反。武昌起義爆發不久,趙爾豐策劃兵變,被大漢軍政府都督處死。

雲貴總督李經羲。他是李鴻章的侄子,執政雲貴時候辦成了雲南陸軍講武堂,辛亥革命爆發以後,雲南境內蔡鍔將軍舉起義旗,他被蔡鍔禮送出境。

我是頭條作者歷史十二郎,每天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歷史,希望大家給我點個贊,關注一下,路轉粉,不迷路,謝謝各位啦!


圍知歷史


有人說清朝的組織架構註定了農民起義是很難成功的,後來我翻閱歷史,清朝享國近三百年的歷史,確實沒有農民起義成功的案例,除了官員任命制度,還有最基本的軍事制度,清朝前期以“八旗”和“綠營”為主,後期大多是漢人組成的軍隊。

今天就來講講清朝的“封疆大吏”,其實這在清朝之前就有,多指古代省一級長官,負責整個省份的軍政事務,簡單來說就是相當於如今省委書記外加軍區司令的職位,而清朝共有9位封疆大吏,分別是:

兩江總督(江蘇江西安徽)、湖廣總督(湖南湖北)、閩浙總督、兩廣總督、直隸總督、四川總督、東三省總督、甘陝總督、雲貴總督;

那麼這九位封疆大吏的最後一任總督都是誰?他們的在清朝滅亡之後結局如何?

兩江總督(張勳)1854年-1923年9月11日

清末民初大臣,江西奉新人,清朝滅亡後,張勳為了表示自己效忠於清朝,下令禁止所轄部隊剪辮子,1917年擁護溥儀復辟失敗,1923年,張勳在天津病逝,靈柩被送回奉新老家安葬。

湖廣總督(段祺瑞)1865—1936

出生於安徽合肥,皖系軍閥首領,在清朝滅亡之後,曾組織張勳復辟,後日本要求段祺瑞在東北組織傀儡政府,被嚴詞拒絕,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在上海宏恩醫院病逝。

閩浙總督(松壽)

滿洲正白旗人,在清朝滅亡之後,松壽還頑強抵抗,組織旗兵發動反擊,最後和革命軍激戰一夜,潰敗之後,松壽看見大勢已去,吞儘自殺。

兩廣總督(張鳴岐)1875—1945

清朝滅亡之後,張鳴歧指揮軍隊鎮壓革命軍,眼看大事不妙,竟然攜款逃亡日本,後又因為支持袁世凱復闢帝制被封一等伯爵。袁世凱去世之後,又逃亡天津,日本入侵後又勾結日本特務,淪為漢奸,還生成“大東亞戰爭必勝!”日本投降後張鳴岐在民眾的一片罵聲中死去。

直隸總督(張鎮芳)1863—1933

是袁世凱兄嫂的弟弟,民國成立之後,擔任河南都督一職,1914年支持袁世凱復闢帝制,被列為“七兇”之一,袁世凱去世後又參與張勳復辟,擔任內閣議政大臣,復辟失敗後被抓,1918年被釋放。張鎮芳心繫自己家鄉,曾多次為家鄉捐款,1933年,張鎮芳在天津東南郊吳窯村病逝,時年70歲。

四川總督(趙爾豐)1845年-1911年

趙爾豐為遼寧人,1908年平定西藏,1911年4月,因為自己的兄長被調往東三省任職總督一職,之後清政府下令自己前去鎮壓保路運動,所以導致湖北兵力空虛,爆發了武昌起義,1911年10月,趙爾豐想要策劃兵變,卻被尹昌衡發現並抓獲,最後被殺死,時年66歲。

東三省總督(趙爾巽)1844年5月23日—1927年9月3日

辛亥革命之後,清朝覆滅,趙爾巽在清史館工作,著手編纂清史,此時的趙爾巽已經是古稀之年,之後他主持編纂了《清史》,還在全國各地網羅了一批學者,1927年,趙爾巽因病去世,此時的《清史稿》並未完成,可謂是帶著遺憾去世。

甘陝總督(長庚)1843—1914

滿洲正黃旗人,宣統元年被任命為陝甘總督,後武昌起義爆發,清朝滅亡之後,長庚就將總督印章交給了布政使趙惟熙,1914年,長庚病逝,時年71歲。

雲貴總督(李經羲)1860—1925

李經羲在清朝滅亡後被蔡鍔送至北京,與其他官員組織維持國會,袁世凱任命他為政治會議議長,袁世凱稱帝后又被封官,1917年,被黎元洪任命為國務總理,後來又遇到張勳復辟,總理一職才擔任了一週不到就離職,1925年在上海病逝,時年65歲。


羽評郡主


1911年辛亥武昌首義後,湖南、江蘇、浙江、福建等省份相繼發生反清“獨立”,當時清王朝的地方總督一共有9位,各自的結局如下:

直隸總督、北洋大臣陳夔龍,1912年2月3日因病辭職。

兩江總督、南洋大臣張人駿,江寧獨立時出逃,1912年1月23日被清政府免職。

閩浙總督松壽,福州光復時指揮守軍抵抗,1911年11月9日兵敗自殺。

陝甘總督長庚,1911年10月22日陝西獨立後去職。

四川總督趙爾豐,成都獨立後被革命軍處死。

兩湖總督瑞瀓,武昌首義發生後出逃,被清政府革職。

東三省總督趙爾巽,中華民國成立後去職。

兩廣總督張鳴岐,廣州獨立後出逃。

雲貴總督李經羲,昆明獨立後出逃。



除了總督之外,各省巡撫也能視作是封疆大吏,其情況補充如下:

江蘇巡撫程德全,蘇州光復後成為革命軍政府都督。

安徽巡撫朱家寶,安慶光復後成為革命軍政府都督。

江西巡撫馮汝騤,南昌獨立時自殺。

山東巡撫孫寶琦,山東宣佈反清獨立後,成為革命軍總統。

山西巡撫陸鍾琦,太原獨立後拒絕參加革命,被革命軍處死。

河南巡撫寶棻,因病免職。

陝西護理巡撫錢能訓,西安光復時出逃。

新疆巡撫袁大化,辛亥革命後在新疆鎮壓革命,清帝遜位後兵敗出逃。

湖南巡撫餘誠格,長沙光復時出逃。

浙江巡撫曾韞,杭州光復時被捕。

廣西巡撫沈秉堃,廣西獨立時任革命軍政府都督。

貴州巡撫沈瑜慶,貴陽光復時出逃。

吉林巡撫陳昭常,民國後任吉林都督。

黑龍江巡撫周樹模,以病去職。


海研會


誠邀,如題。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清朝的九位封疆大吏是什麼?



所謂封疆大吏,指的就是雖然受到中央轄制,但是仍然天南為王獨霸一方的人物。能被稱為封疆大吏的,多是一省之長,對應到清朝,應該也是總督巡撫之類的人物!

那麼清朝總督有哪些呢?


有清一代先後設了九大總督府,他們分管各自屬地的軍政民等事務,官位從一品。

直隸總督,轄直隸省,治保定;地位最高,為總督之首,後來直隸總督又兼北洋大臣,權勢更重

兩江總督,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治南京,地位次之,晚清兩江總督又兼南洋大臣,權勢也日重

湖廣總督,轄湖南,湖北二省,治武昌

兩廣總督,轄廣東,廣西二省,治廣州

閩浙總督,轄福建,浙江二省,治福州

四川總督,轄四川省,治成都

陝甘總督,轄陝西,甘肅二省,治西安,地處西北所以地位不高,晚清左宗棠任陝甘總督時,陝甘地位只在直隸與兩江之下

雲貴總督,轄雲南,貴州二省,治昆明

東三省總督,管轄黑龍江,吉林,奉天三省,治盛京



所以這九位總督,清末的結局究竟如何呢?

東三省總督末代叫趙爾巽,對大清忠心不二,辛亥革命後趙爾巽被迫辭職,致力於整理大清史記,後因病去世。


直隸末代總督張鎮芳,支持袁世凱稱帝和張勳宣統復辟,因此被判無期,後疏通關係才得以改判無罪。

兩江總督張勳,張勳是典型的守舊派,曾聯合康有為在紫禁城恭請溥儀復辟,失敗後灰溜溜地逃到天津,至死也沒有剪掉辮子。


閩浙總督叫松壽,在抵抗起義時,他給百姓都送上了武器,寧死不降,結果民兵自然比不過專業的軍隊,最後松壽兵敗自盡。

湖廣總督瑞澄由於地處武漢,革命的中心自然結束得更早。四川總督趙爾豐是東三省總督的兄弟,早年保衛西藏有功,辛亥革命前後受到四川軍政府衝擊,被判處死刑。兩廣總督張鳴岐畏罪自殺。陝甘總督升允厲害了,溥儀退位後自己重新打下西安,想留給滿清一塊復興之地,接著又積極準備復辟,可事情還沒做完,卻是敵不過年老西去了。


滿清九大總督中,雲貴總督李經羲下場應該是最好的。由於雲貴地方的革命派多出自其創立的雲南講武堂,所以對於李經羲並沒有過多的為難,只是剪了辮子送到上海安居晚年罷了。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2月12日即清宣統三年(1911年)臘月廿五日星期一,隆裕太后代替六歲的溥儀宣讀《清帝遜位詔書》,標誌著清朝正式滅亡,兩千多年的君主制徹底結束。那麼清朝曾經的九位封疆大吏都去了哪?最後下場如何呢?

這裡的九位封疆大吏指的是清朝末年的九位總督,即東三省總督、 直隸總督、兩江總督、 兩廣總督、閩浙總督、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四川總督、雲貴總督。一福垊幫您一秒記住九大總督——福垊詩云兩三隻。福=湖廣,垊=閩浙,詩=四川,雲=雲貴,兩=兩江、兩廣,三=東三省、陝甘,只=直隸。

東三省最後一位總督——趙爾巽(xun)

東三省總督建立最晚(1907年4月20日才設立),後來者居上,東三省總督乃疆臣之首。1911年東北人趙爾巽任東三省總督,武昌起義後,他成立保安會阻止革命。清帝遜位後,他又和張作霖等人堅決反對清帝遜位,反對共和。胳膊擰不過大腿,反對無效後,袁世凱拉攏他請他組織編纂《清史稿》。他一邊稱病一邊講條件,條件就是四川最後一個總督平反,因為這個總督是他的親弟弟。袁世凱很上路,趙爾巽這時宣稱“我是清朝官,我編清朝史,我做清朝事,我吃清朝飯。”後,赴京組織編撰清史。1927年他因病去世,1928年《清史稿》發行。

直隸最後一位“總督”——張鎮芳

提起張鎮芳我們不太熟悉,但一說的他兒子,我們都有些印象了。他的兒子就是張伯駒,然而張伯駒並不是他的親兒子而是其侄子過繼為子的。他是項城人,他不僅跟袁世凱是老鄉更是親戚,他是袁世凱嫂子的弟弟。直隸總督,權勢最重。他署理直隸總督才十天,清朝就滅亡了。什麼是署理呢?署理就是代理,嚴格來講直隸最後一位總督是陳夔(kui)龍,因為生病沒到幹任就退休了。這也是福垊為什麼在標題給總督加引號的原因。張鎮芳堅決反對共和,但他非常支持袁世凱稱帝。袁世凱去世後,他又積極支持溥儀復辟。復辟失敗後,坐了三個月牢。出獄後,從事商業,歷任銀行、鹽業董事長,1933年病終。

最後一位兩江“總督”——張勳

兩江總督,最為繁華。總督同樣加引號,原因也是一樣歷史網紅辮帥張勳也是署理,他是以江南提督署理的。真正最後一位兩江總督是張人駿,不過他被免職了。前面說了張鎮芳支持溥儀復辟(張勳復辟的說法不靠譜)失敗後陷入牢獄之災。而溥儀復辟的罪魁禍首張勳卻能逍遙法外。您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還不是他腿長跑得快。段祺瑞的“討逆軍”討逆成功,他拔腿闖入荷蘭使館。面對通緝,他又偷偷逃到天津德租界。民國奈何不得他,索性以時艱愛才的理由對他特赦,但他並沒有跨出租界,大概怕被套路吧。老張也走上了經商的道路,還是多種經營什麼當鋪、電影、銀行、金店等70餘家,那資產兼職就是民國時期的馬雲。張作霖為張勳向總統徐世昌求情要官,可張勳硬是不要。張作霖為什麼對張勳這麼好啊?因為他哥倆是親家,東北王的千金嫁給了辮帥的公子。1923年9月12日張勳病逝,諡號忠武,一輩子也沒剪辮子。

最後一位兩廣總督——張鳴岐

閩浙總督早期還包括臺灣,後來因為臺灣為日本所佔而只轄兩省。他是岑春煊的愛徒,年輕時仕途得意,不過卻遭遇了清朝的滅亡。此後,他攜款經香港逃向日本。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後,他回國支持,仕途再次得意。袁世凱稱帝,他趕緊勸進。袁世凱去世後,他先後住在上海法租界、天津租界,吃齋唸佛,不問世事。九一八事變後,他成為了大漢奸,在日本戰敗之際,他竟然還向佛祖祈禱“大東亞戰爭之必勝”。日本戰敗不久即1945年9月15日,他在民眾聲討怒罵中,憂憤羞愧而亡。

最後一位閩浙總督——松壽

松壽不姓松,有人知道他姓什麼嗎?他是滿族人。松壽比較悲哀,清朝還沒滅亡,他就自殺了。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1911年11月8日,福建諮議局議員勸說松壽向革命黨和新軍交權保命。松壽決定先下手為強,不曾想對方早有準備。閩浙總督的督標戰鬥力有些渣,開始打的挺好,後來一敗塗地。松壽憂憤不已,見大勢已去,於是就吞金自殺了。清廷贈太子少保,諡忠節。

最後一位湖廣“總督”——瑞澄、段祺瑞

這裡加引號,一是署理的意思。10月9日,漢口俄租界繳獲了革命黨人的名單,交給了總督府。署理總督瑞澄按名抓人,抓了32個人,殺了3個人。結果第二天就爆發了武昌起義,瑞澄一看這架勢,也就不勞煩督標了。直接攜款潛逃,先跑到上海租界,後來還不放心,怕清廷治罪甚至刺殺,就直接跑到日本了。清朝滅亡後,就住在了大上海,並病逝在那裡。這裡加引號,二是未到任。武昌為新軍和革命黨所控,瑞澄棄城之後。清廷先後派袁世凱、魏光燾、王士珍(署理)、段芝貴(護理)、段祺瑞任總督,不過他們都沒到任。護理在清朝的意思跟醫院沒關係,而是低級官員兼任高級職務的意思。而在1911年11月17日,段祺瑞成為湖廣最後一位總督。對於段祺瑞我們太熟悉了,福垊也就不贅述了。

最後一位陝甘總督——多羅特·升允

陝甘總督管轄的面積最大。別看他長得不像好官,其實他是好官和清官。他是蒙古貴族出身,仕途非常得意。1905年他升任陝甘總督,正趕上慈禧的七十大壽。各地總督都給慈禧包紅包、送生日禮物。而他不僅不包紅包,不送生日禮物,還讓大家都不要送,要以國事為重啊!武昌起義時,他還向清廷表示自己要去武昌平叛,被清廷拒絕。當他聽說溥儀要遜位,非常生氣,他給清廷出的主意是:來我這裡建都,東山再起。清廷退位後,他還率軍反撲革命軍,可惜勝少敗多,最後成了光桿司令。他只好退隱,但仍為了復辟東奔西走,他甚至找過日本人來幫忙。1931年7月23日,他的大清朝沒復辟,大限倒是到了。

最後一位四川總督——趙爾豐

趙爾豐是名幹吏,左宗棠收復了新疆,而趙爾豐收復了西藏。1909年,趙爾豐入巴塘平叛,一連收回江卡、貢覺、達江達宗。1910年,又與鍾穎軍會師查木多,進入波密,並收復了三崖(今貢覺、瞻對、波密和白馬崗等地)。1911年4月,其兄趙爾巽由四川總督調任東三省總督,而他升任四川總督。四川發起“保路運動”,趙爾豐為民請命上書清廷要求嚴懲盛宣懷。可清廷的意見就是彈壓民眾,趙爾豐無奈只好聽命,釀成血案後。民眾暴亂,而川軍平叛消極,清廷調武昌士兵平叛。導致武昌空虛,釀成武昌起義。事後,趙爾豐被免總督,由端方署理。而四川當時被新軍所控制,趙爾豐自然成為他們的傀儡。然而新軍還受到了舊軍的譁變,而趙爾豐本來好意招撫舊軍,卻被新軍誤會,竟然被斬殺,諡號襄平。他也是一位清朝沒滅亡時,就以身死的總督。清朝滅亡後,他的哥哥趙爾巽為他鳴不平,由袁世凱的安撫和平反後,趙爾巽才安心編纂《清史稿》。

最後一位雲貴總督——李經羲

李經羲大家不熟悉,他大爺大家都認識,那就是李鴻章。說起來李經羲跟朱德也有交情,李經羲兼任講武堂總辦。而朱德因為路遠家窮,來報考講武堂時,錯過了考試時間,要被驅逐時。正是李經羲的過問幫助,朱德被破格錄取。此外他對蔡鍔也有知遇之恩,還資助過蔡鍔500塊銀元。這位總督在清末革命時,表現頗為矛盾,一方面要對得起清廷,另一方面又同情革命。最終無奈投降新軍,並告別官場。清朝滅亡後,他先後在袁世凱、黎元洪時期出仕。1917年出任國務總理和財政總長,遺憾的是隻擔任了一週的總理。他反對溥儀復辟(張勳復辟),1925年9月18日在上海病逝。


福垊


九位封疆大吏說的應該是晚清時期的九位地方總督,關於清朝時期中央和地方的關係其實是處於變化中的,總督雖然一直是總督,但是權力和地位是不斷變化的,並不是一開始的時候就掌握了非常大的權力。

但是到了清末的時候,已經徹底成為地方大員,能夠主宰局勢的發展,正因為如此,清朝滅亡時這九位封疆大吏才顯得至關重要。

東三省總督,趙爾巽

原來清朝只有八個總督,後來由於東北局勢緊張因此設立了東三省總督,最後一任總督就是趙爾巽,趙爾巽是東北出身的進士,也算是滿清的遺老,在東北期間跟張作霖關係很好。

民國成立後趙爾巽跑到青島居住,1914年受袁世凱之聘,出任清史館館長,醉心編史。

直隸總督,張鎮芳

直隸總督是清朝總督中排名第一的存在,在之前一直由李鴻章長期擔任,後來比較出名的就是榮祿和袁世凱,張鎮芳和袁世凱關係匪淺。

袁世凱在慈禧死後遭到清朝皇室的清算,整個袁派人士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壓,袁世凱復出後,在最後關頭想要取代清朝時,任命張鎮芳擔任直隸總督,並通電逼迫清帝遜位,張鎮芳擔任直隸總督僅僅十天。

(袁世凱)

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後,張鎮芳擔任河南都督兼民政長,一直追隨袁世凱,為袁世凱鞍前馬後,後來又和張勳勾結在一起,袁世凱死後,張勳復辟,張鎮芳也受到牽連,最後由其子張伯駒(民國大師)周旋得以救出。

1928年棄政從商,擔任鹽業銀行董事長,1933年病逝。

兩江總督,張勳

兩江總督在總督排名中排第二位,也是很有影響力的一位,清末四大名臣都擔任過兩江總督。

最後一任總督就是比較有名的張勳了,因為張勳不讓自己的部隊剪辮子,在袁世凱稱帝失敗後,更是上演了擁護溥儀復辟的鬧劇。

復辟失敗後到天津當了一個寓公,安度晚年。

兩廣總督,張鳴岐

在李鴻章擔任兩廣總督處理廣東黑色會的問題中,就解釋過,從林則徐虎門銷煙開始,兩廣總督就開始走背字,屬於是非之地,尤其是李鴻章到兩廣後,更是大開殺戒,打黑半年,殺死六萬人。

(李鴻章)

然而,終究還是有不怕事大的,張鳴岐後來就通過關係到兩廣上任,著名的黃花崗起義就是張鳴岐率兵鎮壓的,辛亥革命後,張鳴岐出逃日本,袁世凱執政後,回國擁護袁世凱的統治。

九一八事變後,勾結日本人,走上漢奸賣國賊的道路,抗戰勝利後去世。

閩浙總督,松壽

松壽是滿洲正白旗人,也是最後一任閩浙總督,武昌起義爆發後,福建也跟隨爆發起義,松壽組織旗人進行拼死抵抗,最後被革命黨和新軍擊敗,松壽見大勢已去,吞金自殺。

湖廣總督,段祺瑞

湖廣是武昌起義爆發的地方,當時的湖廣總督瑞澄,也被稱為末代總督,但是武昌起義爆發不代表清朝滅亡,後來還被收復回來一部分,因此,清廷也不斷任命湖廣總督,袁世凱還親自兼任過。

最後被任命為湖廣總督的是段祺瑞,段祺瑞和張鎮芳一樣,屬於袁世凱的支持者,袁世凱後來任命段祺瑞為湖廣總督,來為自己搖旗吶喊。

段祺瑞的人生就不簡介,太出名了。

陝甘總督,升允

陝甘總督本來也是偏僻的地方,卻是總督中面積最大的,尤其是左宗棠擔任陝甘總督期間,更加提升了陝甘總督的地位,

升允是蒙古鑲黃旗人,武昌起義爆發後重新被啟動,擔任陝西巡撫,總理陝西軍事,溥儀退位後,升允接納宗社黨人,圖謀復辟,1931年病逝于于天津租界,是典型的滿清遺老。

四川總督,趙爾豐

趙爾豐是趙爾巽的弟弟,算是比較有作為的四川總督了,四川爆發保路運動後,清廷派趙爾豐鎮壓運動,辛亥革命後,四川局勢並不穩定,因為有軍隊譁變,趙爾豐以總督的名義張貼布告,後來被新任都督尹昌衡手下所抓,並且處死。

雲貴總督,李經羲

李經羲是李鴻章的侄子,是同情革命活動,卻又忠於清廷的一個複雜的人物,擔任雲貴總督期間,積極培養雲貴的軍事力量,創辦雲南講武堂,對於軍中的革命活動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武昌起義爆發後。

雲南新軍蔡鍔等人邀請李經羲出面主持雲南局面,李經羲不肯,蔡鍔等人因為受其提攜,因此禮送出境,經過越南、香港返回上海。

後來一度參與到北洋政府的上層權力鬥爭中,1925年在上海病逝。


史論縱橫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清王朝在衝擊下土崩瓦解。清王朝安置在全國的“九大總督”,在時代的變局中迎來不同命運,有人殉死、有人逃亡、有人叛國……

最先受到衝擊的是湖廣總督瑞澄,掌管湖南、湖北,這個傢伙害慘朝廷,甚至可以說武昌起義是他瞎搞出來的。他把湖北清軍調去四川,導致武昌革命黨人有機會起義,更糟糕的是瑞澄事先掌握革命黨人名單卻不採取有力措施。結果,起義者提前起事,瑞澄沒怎麼抵抗就出逃,1915年死在上海。

那麼,其他末代總督又是如何呢?不妨一個個來看……

末代東三省總督趙爾巽,掌管奉天、吉林、黑龍江,他帶著人馬圍剿奉天革命黨人。民國成立之後,他被袁世凱叫去編寫《清史稿》,可惜病死未能最終成稿。

末代直隸總督張鎮芳,掌管直隸、河南、山東,是袁世凱的兄嫂的弟弟,自然是圍著袁世凱轉。袁世凱死後,他又跟張勳勾搭搞復辟,結果進了牢房。出獄後,他專心經商致富,一直活到70歲。

末代兩江總督是“辮帥”張勳,掌管江蘇、安徽、江西,一生對清朝忠心耿耿,他的部隊民國後還扎著辮子。後來,他帶著“辮子軍”進京搞復辟,失敗後逃到天津避難,死於1923年。

末代兩廣總督叫“張鳴岐”,掌管廣西、廣東、海南,他被迫宣佈獨立,後逃亡日本。抗戰時期變身為大漢奸,1945年死於一片聲討之中,結束可恥的人生。


末代閩浙總督松壽,掌管福建、浙江,他親率八旗兵(包括八旗婦女)激戰福建起義的新軍,戰敗選擇自殺,為清朝殉葬。

末代陝甘總督叫“長庚”,掌管陝西、甘肅、伊犁。武昌革命後,原陝甘總督升允總理軍務鎮壓革命黨人。溥儀遜位旨下,長庚將官印交付布政使趙惟熙離開,4年之後辭世。

末代四川總督趙爾豐,掌管四川,是趙爾巽的弟弟,能力比較強。可惜,他後來血腥鎮壓四川保路運動,直接導致湖北軍隊趕來支援。看到大勢不妙,趙爾豐明裡宣佈獨立,暗裡策劃兵變,結果被革命黨抓住處決。

末代雲貴總督李經羲,掌管雲南、貴州,是李鴻章的侄子,熱心於教育事業。他曾在雲南辦講武堂,居然造就一批革命黨人,武昌起義後被蔡鍔禮送出境。隨後,他北上投靠袁世凱,1925年在上海逝世。

晚清末代九大總督,在時代的大趨勢下,做出不同選擇,承受著各自的代價。對他們的遭遇,你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