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肺癌晚期合併腦轉移,有些醫生建議放棄治療,家屬該怎麼辦?

菩提樹下假行僧


首先

找名醫確認,不能隨便幾家的言論就判定了結果。尤其是上北京、上海這樣的頂部城市去確認。現代醫學日新月異,很多問題已經被攻克,但由於地域等原因,差異太大了。

現在專門針對肺癌的靶向藥已經問世很多年了。通過靶向治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時間。現在帶癌生存特別普遍,包括超過5年以上的活多長的都有。不過呢,因為大部分靶向藥都沒有納入醫保,而且費用較高。所以,走這條路,需要評估一下自身的經濟水平。我特別感慨藥神裡面的老奶奶的那句話。

還有一點找專業的營養師,學習一下腫瘤病人的日常護理方式。腫瘤病人的,飲食方式都是正常人有差異的。通過營養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時間。

比如,腫瘤患者要減少常規碳水化合物的數量,少吃精米白麵,甚至粗糧我吃的數量,也要比正常人要少。那是因為常規碳水化合物是腫瘤最佳的能量來源,會增加腫瘤的生長髮育速度。

一般人的我們都建議少油飲食,腫瘤患者的食譜當中,每天吃油的量要比正常人多。(正常人上限是30克,而腫瘤患者建議量為40克)通過適量增加植物油來保證腫瘤患者,因為減少碳水化合物而減少的能量。

相關的一些營養細節呢,還有很多(幾天都寫不完,如果你想深入瞭解,可以看我寫的其他文章。畢竟,影響治療既有效,還十分經濟。

營養海賊團船長~肖雲濤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營養學會會員

衡膳營養講師、營養大使

擅長上班族營養、癌症營養

想了解靠譜營養,歡迎關注我們,上賊船


營養海賊團


這是個具體病例,所以不好直接說哪種做法是最佳的,只能說個大致的原則。

肺癌晚期腦轉移,有些醫生建議放棄治療。我估計很大的可能建議放棄的醫生並非肺癌方面的專科醫生,有的非腫瘤專科的醫生吧,怎麼說呢?還是停留在過去的陳舊觀念中,他學到的一些有限知識也還是在大學教材中的那點知識,所以,一聽說是肺癌晚期,基本就是認為沒得治了,不要去治,沒意義。有時真是挺無言的,作為醫生,你得向患者或家屬提供充分的最前沿的診治方面的知識,然後最終是不是治療,是不是放棄,讓病人或家屬選擇,而不是簡單地作主叫人放棄,這是很不負責的,也非常不靠譜。

肺癌腦轉移,有沒有辦法?有!現在肺癌有很多的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晚期肺癌,包括腦轉移,經基因檢測,合適的患者,通過靶向藥物治療、化療、免疫治療、放療等綜合治療,有的可以生存很多年。當然,腦轉移相比骨轉移、肝轉移等,預後總體上會更差,但並不是沒有機會。有的人說,反正還不是無法治癒,有什麼治療價值?暈,你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註定是走向死亡,反正也是要離開這個世界,你乾脆不要活了,是嗎?當然不是。多活幾年,有沒有價值,這個不是你醫生幫人決定,而是客觀告知,讓病人和家屬作決定。各人的考慮不一樣,各人的選擇不一樣。有的人沒得病還覺得活得沒意思,有的人希望那怕多活一年。有的人又會說,花那麼多的錢就多活幾年,有意思嗎?那是另一回事,人家有錢呢?人家願意花這個錢去延長生命呢?這個問題不應該由醫生來決定,醫生要做的是客觀告知各方面的信息,比如,有哪些治療手段,哪些藥物,費用情況,預後,生存期等,然後由病人和家屬根據他們的人生價值觀,對生命的理解,以及結合家庭經濟情況,來綜合決定。如果醫生只是簡單地建議放棄治療,或者簡單地建議積極治療,都不是合適的做法。


腫瘤專科醫生


今天上班,又遇到一例肺癌腦轉移病人,不到兩個月,這已經是第6位了。

72歲的老人,頭疼4小時,本來是擔心腦出血或者腦血栓,結果頭顱CT做完,發現左側巨大的腦轉移瘤:

跟患者和主治醫生溝通後,加做了一個肺部CT:

這是一位慢阻肺的患者,腫瘤位於右下肺,長在間質性肺改變的旁邊。

肺癌是腦轉移瘤最常見的原因

對於慢性間質性肺病的患者,由於營養不良、慢性炎症刺激等原因,在間質纖維化內部、或者與正常肺組織的交界區,是肺癌的高發區,以鱗癌最常見,其次是小細胞肺癌,預後差。

肺癌發生腦轉移,自然就沒有手術機會了,也就是說沒有根治機會了。

所能選擇的,就是改善症狀,延長生存期。這裡有兩種情況:

先明確肺癌的病理類型,選擇敏感的治療方式控制腫瘤進展,比如小細胞肺癌可以選擇放化療,基因檢測陽性的腺癌、鱗癌可以選擇靶向藥物治療。某些患者治療效果還不錯!

上圖這位小細胞肺癌患者,四年前確診,兩年前發現腦轉移,經過以放療為主的綜合治療,目前還健在。

但也必須承認,這種成功的病例只佔少數!需要量力而行。

2.病人身體狀況差,綜合救治條件不充分。

這種時候就注重人文關懷吧。可以用一些保守手段減輕患者痛苦,比如用甘露醇降低顱內壓等。

有些時候,有些事情無能為力,但求心安!🙏

這裡是影像科豪大夫,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影像科豪大夫


一、肺癌合併腦轉移還有救麼?

肺癌本身就是一種預後較差的疾病,一旦合併轉移,其治療上就更加棘手,其預後也就更差,那麼肺癌合併腦轉移還能怎麼治療呢?首先,手術治療已經不現實,因為已經合併轉移,失去手術時機,已經沒有手術機會了!其次,放療治療,放療也是有針對性的治療,比如出現相關併發症如霍納綜合徵,針對壓迫的交感神經進行對症處理即可,也不是最好的方法!第三,化療治療,化療對全身機體的損害需要評估患者是否能夠耐受才能進行,也是一種治療方法,但預後也不會太好;第四,靶向治療,和放療化療一樣,都需要治療患者是何種類型的腫瘤才能有的放矢,但已經腦轉移,治療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最後就是姑息治療,暫且叫癌症的臨終關懷吧,儘可能的減少患者的不適,改善生活質量的前提下延長患者的壽命。所以,肺癌合併腦轉移,給我們的選擇已經不多了!


二、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其實,選擇的權力肯定不是在醫生,醫生會把這些方法告訴家屬,至於家屬和病人如何商量來選擇治療方法,也要看家屬和患者是如何處理這件事的,或者說有沒有讓患者知道,有沒有尊重患者的意見等等。我們該如何選擇,和家人對患者的關係、教育程度、對死亡的接受程度等等諸多因素有關。但至少我認為,尊重患者的選擇,至關重要,但哪些人能做到呢?


三、建立正確的生死觀尤為重要!

正確的生死觀,或許正是我們所缺少的,如果你真的在乎你的親人,那麼從現在開始多陪陪他們,多和他們一起出去走走,多多帶他們一起去轉轉,因為陪伴才是對家人親屬最大的慰藉!當你的親人或者家人已經病入膏肓,再去傾全家之力去挽留一個將死之人,你我比誰都清楚,這背後意味著什麼?但就是這樣,我們依然樂此不彼的走在這樣的一條路上!所以,從現在開始,樹立正確的生死觀,或許比什麼都重要!


死亡,每個人都無法避免,既然我們不能選擇繼續活下去,但至少讓我們選擇在活著的時候有生活質量,有尊嚴的活著,這才是子女或者家人對患者最大的尊重!


你們說呢?


心健康


肺癌腦轉移對於患者來說非常嚴酷,也是晚期肺癌最常見的致死原因。

由於顱腦在整個人體的重要性,一旦顱內出現了轉移,也就意味著患者生命進入了倒計時,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夠在較早的時候發現,也就是說顱腦病灶還比較小的時候,還是建議積極治療的,畢竟治療還有機會控制病情,延長生存期。如果是多發的病灶或轉移病灶偏大,有效控制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少了。

作為臨床醫生來講,一般是不會輕易建議放棄治療的,畢竟醫生的天職是救治,哪怕有一分希望,也會盡到百分百的努力,但是,這也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而定,因為不是所有晚期患者都應該積極抗腫瘤治療的。

題目中說到晚期肺癌腦轉移有些醫生建議放棄治療,我想醫生建議放棄一定有著自己的道理,一般來講有以下幾個方面:

1、患者一般狀況很差,KPS評分低於60分,患者已經不能耐受放化療等治療措施,盲目治療有可能適得其反,患者受益的可能性較小。

2、顱內病灶數量多,瘤體大,即使積極抗腫瘤治療也難以保證能夠取得預期的療效,且副作用不可控。

3、患者肺部的原發病灶嚴重,加之顱腦的轉移病灶,隨時有可能危及生命,預計生存期短。

4、患者多發的器官轉移,病情危重,或合併其他一些特殊情況,不適合積極抗腫瘤治療。

總之,晚期肺癌患者是否還有必要抗腫瘤治療,需要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權衡利弊作出選擇,盲目給予的強大治療措施,有時未必患者就能獲益,或者叫過猶不及吧。


深藍醫生


老媽媽一個人住在山裡,五十多歲的女兒家在城裡。2017年8月,老媽媽肺癌至晚期,幾乎不能行動,打電話給女兒說:我不行了,你來一下,我想住醫院,行嗎?女兒說:我很忙呢,過幾天吧。山村裡的山民們都是本家親戚,村長平時便敬重老媽媽的善良為人,派人輪流照顧老媽媽。又過了幾天,老媽媽渾身痛得只知往身上貼風溼止痛貼膏。她打電話給女兒說:我渾身痛,怎麼辦?女兒說:我兒媳婦小產,沒時間。村人們只好把老媽媽送去縣醫院,拍過cT,顯示雙肺積水,心苞積液,癌細胞四處轉移,腦部也有小陰影,醫生暗中說:為什麼現在才送來?老人家怕是過不了今年了。老媽媽住在醫院裡,每天掛點滴,都是哆嗦氨基酸之類消炎止咳藥外加嗎啡片止痛,謂之保守治療。又過了十天,女兒煲了一鍋鴿子肉湯來醫院,見了老媽媽,女兒說:我太忙了,家務事太多了,我給您做了鴿子肉湯補補身體,我只能坐一會兒就要回去。老媽媽哇地哭了,頭垂在雙腿間不住地慟哭。老媽媽的親侄兒暗中求這女兒道:聽說街上藥店有賣華蟾素片,這藥專治肺癌,給你媽買來用上吧。女兒說:你少管我家的事,我媽已經八十歲了,也到了該死的時侯了。侄兒臉一沉道:鬼話!你媽哪點對不起你了,你要這般狠心?女兒道:誰叫她生我呢?不能怪我,我自家老公兒子媳婦一大攤事,要我照顧,得了癌症的老人,還是早死為妙。侄兒聽後,淚灑滿地。之後,女兒來告辭,老媽媽雙目含淚慟哭著望著女兒不移開目光,看著女兒的背影消失後,忍不住邊哭邊喚著女兒的小名字:蘭嬌。過後幾日,老媽媽一時清醒一時瘋傻(這是肺癌晚期腦轉移嚴重的信號),在她清醒的時侯,她就拿起手機給女兒打電話,她自知時日無多,想要多聽聽女兒的聲音,乞望女兒會來醫院看她,有一天,她打女兒的電話,打不通,從此便再也打不通了,她怎知,女兒已把自己媽媽的電話號碼加入了黑名單。老媽媽因此只有睜著茫然不知所措的雙目不明白怎麼回事,她白天黑夜攢著手機,不時地打女兒的電話,之後,就是一臉的“不明白“和茫然。老媽媽的病巳很嚴重了,主治醫生巳見意放棄治療,您們說,老媽媽該怎麼辦呢?


雨巷紀實


這個問題我最有發言權!我是患者家屬。

16年9月,母親因為腿疼去縣醫院檢查,確診肺腺癌骨轉移,真的是晴天霹靂!沒有任何醫學知識的我懵了,怎麼辦?!

找醫生問,找熟人打聽,去網上查…但三天後更嚴峻的問題出現了:母親頭開始疼,疼的不可忍耐!去做頭磁共振,多發轉移,兩個大的棗那麼大,醫生說最多堅持一星期!我和弟妹們都哭了,天要要我孃的命啊!

最後鄭州一院的一熟人說先吃易瑞沙試下吧,醫院直接開2萬4,印度仿藥1千7,效果差不多,我們選擇了印仿,又住院打止痛針,降腦壓,在第六天時老孃腿不疼了,頭還是很疼,到第十天頭不疼了。

我們沒做基因檢測,因為沒時間做,不管是不是基因驅動也只能用靶向藥了,做那個檢測有何意義!

靶向藥真的很好,三個月後母親腦部大部分病灶鈣化了,肺片看病灶也小了不少。

肺癌晚期腦轉移,我母親現在還健在,靶向藥功不可沒!儘管易瑞沙耐藥了,又用2992,這個月看2992也出現了耐藥跡象,但我們不會放棄!要知道癌疼那是不讓人活的疼啊!我尋思著只要母親能不受罪的離開我們,一切都是值得的。

做為患者家屬,我們不放棄!


目分74


患者及家屬朋友們好,世上沒有癌症(別聽西醫嚇虎),幾千年的中醫只記載有腫瘤(腫瘤是完全可治的),西醫治癒不了腫瘤就叫絕症(癌症),說白了,癌症其實只是我們人體陰陽失去了平衡(沒有任何病毒),陰虛陽盛導致陰虛火旺,火克水,水道不通(人體百分之七十是水)而以,久而久之就造成瘀阻,阻就導致我們的部分器官失去正常功能(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互相協調工作),時長就會出現很多併發症,所以說,治療的根本就是疏通人體水道,水勝火,火退自然愈。告訴大家,手術化療只有傷害,能切腫瘤,切不了人體內的火,解決不了癌症形成的根源,靶向藥(化學物)只是抗生長素,抗腫瘤不長的同時也抗人體沒有新陳代謝。時長,可以想象沒有新陳代謝。人只有走向衰亡。

苗藥治癌,簡單 安全 特效,內服和外用,一個星期見效果。


用戶51858097819


肺癌晚期合併腦轉移,有些醫生建議放棄治療,家屬該如何辦?

回答這個問題很有意義,所以我選擇主動參與!

看了幾個現有的回答,大致意見比較接近,意思是說這種情況確實不用治了,能建議放棄治療的,這是個好醫生,不“圖財害命”。

事實果真如此嗎?

未必!

這得先從剖析問題開始。

問題的幾個關鍵詞是:“晚期肺癌”,“腦轉移”,“醫生”,“家屬”。

前提是明確的,肺癌已經晚期,而且出現了腦轉移。

從醫學專業角度分析,在這個大前提下,還有幾種可能:

一 病人目前的身體狀況挺好,還沒有出現嚴重症狀。這是完全有可能的。這種情況當然要積極治療,而且要優先處理腦腫瘤。

如果腦轉移是單發的腫瘤,建議考慮伽馬刀放射治療;

如果是多發的腦轉移,建議通過基因檢測尋找靶向治療的機會。相對而言,由於顱內空間極其有限,腦轉移瘤的症狀要比肺癌的症狀進展更快,危害更大,所以,儘早處理腦轉移瘤,可以阻止嚴重神經系統症狀的發生。

國內有位胸外科醫生,手術時候暈倒,一查發現晚期肺癌腦轉移,經過靶向藥物治療達到奇蹟效果,各位可以網上搜索瞭解。

即使是晚期肺癌,真正的死因大多是死於併發症,

如大咯血、嚴重肺部感染、偏癱導致長期臥床、營養衰竭等,如果能有效控制併發症的發生,是完全有可能延長生命的。

二 病人的基本情況很差,甚至已經出現腦轉移導致的相關神經系統症狀,比如偏癱、失語、昏迷等,說明已經出現晚期肺癌的惡液質表現,腦轉移的腫瘤也已經壓迫到重要的腦組織,出現腦水腫。這種情況首先給予基礎營養支持,聯合脫水治療等,緩解腦水腫或腦疝的症狀,爭取延緩生命。至於更多的努力,考慮到實際的治療費用和治療效果,確實需要結合家庭經濟條件等量力而為了。

總結而言,晚期肺癌出現腦轉移,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區別對待,不同階段的肺癌都有相應的治療手段,關鍵要用知識武裝大腦,理性分析,理性選擇。


胸外科許醫生


這個問題要是在三年前提出來,我也會建議患者放棄治療的,免得人財兩空。

不過現在對於肺癌腦轉移的患者已經有了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法了,這種治療方法大大提高了腦轉移患者的生存時間,提高了生存質量,實現了真正的帶瘤生存。

就是近年來開展的一種顱內粒子植入技術,這種植入技術通過一種專門的植入穿刺針,在CT引導下將碘粒子植入到顱內瘤體內,精準靶向快速的殺死腫瘤細胞,並且不損傷正常腦細胞,治療效果十分明顯。只是目前國內能夠開展顱內粒子植入技術的醫院不多,擔心有推薦醫院的嫌疑,能開展這項技術的醫院我就不介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