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曾说89年的1000万相当于现在十个亿还多,是否属实?这样的话通货膨胀率是多少?

林丹智慧


基本属实。

王健林的意思是,在1989年的拥有千万的富翁,相当于现在的十亿级别的富豪。也就是他们之间占社会财富的比值比较接近。

这个计算很简单,1990年我国的M2是15293亿元,2007年我国的M2是167.68万亿元。那么167.68/1.53=109(倍)。

这么一计算,1989年的1000万,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11亿元。王健林的话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如果计算通货膨胀的话,如果简单粗暴的算,也可以这么计算。也就是通货膨胀是

1990年我们国家的GDP是1.89万亿元;2017年中国GDP是82.71万亿元。在这期间,我们的经济增长82.71/1.89=43.76(倍)。

货币增长意味着社会财富的稀释;而经济增长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稀释部分与增加部分相比较,就是实际的通货膨胀。那么我们可以计算,从1989年到2017年实际的通货膨胀应该是,超发的货币除以1990年的GDP,那么就应该是:

(167.68-82.71)/1.89=44(倍).

也就是从1989年到2017年,实际通货膨胀了44倍。因为这些都是超发的货币,跟经济增长没有一毛钱关系。

这个数据应该与我们生活日用品上,可以初步了解。

比如1990年大米价格大概是2毛钱,现在大米是4元钱,涨幅是20倍左右。

那时候猪肉价格大概是6毛钱一斤,现在大致是18元/斤。涨幅是30倍左右。

鸡蛋一个是5分钱,现在鸡蛋一个是1元钱(土鸡蛋会贵一些,有的一个2元钱也有)。涨幅是20倍左右。

这样计算好像通货膨胀没有达到44倍那么高。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吸金利器”,那就是房地产。1990年1万元可以在二线城市里买一套房子。在农村可以盖一栋三层小别墅(工钱很省,乡亲帮忙),现在1万元不够买一平方米,不够装修一个卫生间。

也就是超发的货币,都被房地产吸收了。

换句话说,因为房地产吸纳力大量的超发货币,所以我们的日常消费物价涨幅没有达到44倍这样的幅度。

所以从特别的角度来说,穷人应该要感谢有钱人大量买房子,不买房子,现在一个月5000元工资,可能你吃不起大米了。


波士财经


1、王健林说这个的意思其实就是说这些年货币发的太多了,跟“房价看起来涨了很多,但货币超发是主要原因”这种说法差不多。

不过他的数字还是算的略夸张。


2、我们一般用m2的增速来衡量货币超发的程度,m2包括流通中的货币,各类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等。

岁数大的人都记得物价涨得最多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1991年到1995年,m2的增速都超过了25%,1993年一年增速37%,2009年因为4万亿,m2的增速达到了28%,都是比较可怕的数据。


3、过去三十年的m2平均增速,算下来是16%,2017年是过去30年里增速最低的年份,只有8.2%。

有了这些数据,你能算出来:1989年的1000万,现在值多少钱,科学计算器计算下来到2016年,差不多数据是6.38亿,加上2017年,数据为6.9031亿,所以89年的1000万大概相当于现在的7亿,还到不了10亿。


4、房价的走势也跟这个差不多,以北京为例,1998年的新房均价接近4000,按照m2的增速算下来,相当于现在的72600块,北京房屋限价不到7万,所以很大部分房屋的涨幅都是货币增发带来的。


5、但是大家为什么觉得买房越来越难呢?因为收入水准赶不上货币增速,能连续20年每年加薪16%的人不多。比如在北京1998年月薪1500是比较正常的,20年过去了,那时候1500的月薪相当于现在27300左右才能追上m2,大多数人是追不上的。,所以买房越来越难。


大猫财经


王健林没有乱说。按照他的算法,89年的1块钱约相当于现在的101块钱,那么88年的1000万就相当于现在的十多个亿。

王健林是怎么算的?

我们查看一下1989年当时全中国一共发行了多少M2,然后在看看我们2017年全中国一共发行了多少M2,以2017全社会的广义货币M2持有量除以1989年的M2,就大概能得出89年一块钱约当于现在多少钱。

那么结果是=1550100亿/15293亿=101倍。换言之89年的一块钱相当于现在的101块钱。

当然这个算法并不是特别严谨,因为我们没有考虑到社会的总GDP在一直增长,如果我们假设每增加一块钱GDP总量,我们就多印一块钱人民币这样看,我们用2016年(M2总量-GDP绝对值)/1990年M2总量= 52.7倍,那么剔除掉GDP增长的因素,1989年的1000万,应该约相当于2016年末的5亿3千万元人民币。

小知识:什么是M2?

M2也叫广义货币(Broad money),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货币(M0)=流通中的现金,即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从1990-2016 中国M2和GDP数据)

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还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其实很多人想问这个问题,是确切的想知道1989年的1000万,约相当于现在的多少购买力。

我们先来看看通货膨胀率的概念。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而价格指数则是反映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然后我们再看看价格指数的概念。价格指数则是反映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在实际中,一般不直接、也不可能计算通货膨胀,而是通过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来间接表示。由于消费者价格是反映商品经过流通各环节形成的最终价格,它最全面地反映了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因此,消费者价格指数是最能充分、全面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世界各国基本上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我国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即CPI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所以大部分人想感受到的通货膨胀率,实际上是想了解到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带来的波动有多大。

中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缺了一块

中国CPI占比最多的是食品34%,其次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4%,第三的是住房13%。

OECD(经合组织)国家居住费用包括以下组成部分:租房的实际房租,自有住房的等值租金,维护和修缮费用,水和物业费等,以及电、气、油和热能。

中国CPI指数编制中,居住费用包括了:租房的实际房租,自有住房的房屋贷款利率、物业费,建房及装修材料,水电、燃料等。

两者口径最大的区别在于:OECD国家对自有住房的消费价格统计,采用等值租金的概念;而中国采用的是房屋贷款利率!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CPI不高,但居民实际感受的通货膨胀率却比较高的原因,也就是说因为我们的“房屋贷款利率”没有显著的增长,而“房价”过去几十年一直在高速增长,所以造成了我们虽然钱多了却感觉钱一直在不值钱的缘故!

总结

王健林的说法不一定全对,但我国的实际通货膨胀率却实实在在的和“房地产”市场分不开!


谈者无语


很明显,如果按照名义的通货膨胀率,89年的到现在的2016年,大概有27年的时间,通货膨胀率大致来说应该是30倍左右,所以没有达到这么多的。

我相信王健林这么说的意思是,89年拥有1000万的人比起跟现在拥有10亿的人差不多一样多。大家不妨想想,在90年代的时候,桑塔纳价值人民币25万,那个年代可不是普通人能开上的,那个时候去吃一顿西餐,大概一家人去吃,包括牛排,罗宋汤啥的,估计一顿下来应该是30元左右,现在大概是多少呢?

所以大家一定要区分一下什么是不可贸易商品,什么事奢侈商品!现在这个时代,凡是劳务商品的都涨的不多,比如那个时候你买一根冰棍是5毛钱,现在是1块钱,这个就是廉价劳动力带来的便利之处,但是如果你现在去买一辆豪车,或者是一处房产,价格大概是89年的上百倍甚至是一千倍,所以才能导致这样的情况,如果不是这样的原因,我相信没有人能达到这样的通货膨胀水平。

中国经济经过这些年的高速发展,实际上获取足够多的资本已经相对容易,简单来说就是以前能去银行贷款的都是少数,现在恐怕是个人都能去银行办理信用卡享受到了银行和资本的福利。

我相信王健林所说的1000万相对于现在的10个亿,正是因为这样的赚钱的难度恐怕都是我们所无法企及的,正是他那个赚一个亿的小目标,所以导致我们现在的年轻人的浮躁,简单来说,就是在足够年轻的时候拥有足够的资本,现在创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并且已经永远的过去了,作为年轻人的我们应该做到的是不能把自己能力和职业修养锻炼上去。




火涯


家族财富密码评论员董岩:

这个一点也不夸张,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经历了一次恶性的通货膨胀,在1988年到1989年之间CPI达到了20%,上个世纪90年代初也是货币超发的年代,继续以20%、30%的速度增长,93年的时候甚至达到37%,98年以后中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通胀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基本维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货币基本以平均每年10%左右的速度在增发。

那么现在是2018年我们就凑个整按照1988年来算吧,看看现在的1000万值当时的多少。CPI按照每年5%,M2货币增发按照10%,那么现在的1000万大概只值30年前的15万,小编的数字其实还是取小了,按照真正的增发量和CPI计算的话,也就是王健林先生说的贬值100倍左右。

如果按现在的CPI水平和货币增发量往后推30年,那么30年后的100万大概只能值现在的2.5万左右。

看着很吓人但是没有办法,现行的信用货币体制下,各个国家,每个人都在和通胀做斗争,各国央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货币发行量而办法满足能达到一点也不超发的要求,我们只能不断的努力尽量减少通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下面附上一张近几年的货币超发表格:


家族财富密码


80年代贫富差距没现在这么大 有钱人少 不代表80年代1000万能买现在十个亿的东西 毕竟这么多年发展经济增长了 工业产值增加了

1991年我家买个松下29寸电视3000多 现在55寸才2000多 电视手机反而更便宜了 针对部分工业品 价格随着生产力提高而下降

那么1988年每月200块钱工资 相当于今天800元 房价不包含在内 那个时候因为改革开放没多久 百万富翁都很少 万元户大概相当于今天百万富翁


唐努乌梁海是中国领土


王健林怎样说,有他说的道理,我自己仔细、认真回忆当时中国人均收入、物质指数、财政收入及投资规模这几项分析,应该有差距,这可能每个人所站的角度不样,看问题的结果就不一样。

一、人均收入的角度来分析:89年全国平均月收入达不到一百元,一年就一千多块钱,效益好得国营企业,加上福利也就在四、五千元,一年万元收入的个体户那时凤毛麟角,而现在年平均收入最起码在五万元左右(分歧较大,取一个折中的数字),就是五十倍左右的差距。从这个角度来讲,89年的1OOO万元就相当于现在五亿元左右

二、物价指数上涨来分析:89年是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双轨制没多久,市场耐受消费品和大众工业原材料都有两种价格,一种是国家定价,另一种是随行就市,由市场来决定价格的高低。从国家定价的情况来看,耐用消费品的涨幅有限,有的不涨反而跌,这同集群工业化和科技进步有关,而日用消费品到现在也就涨了三十倍到五十倍之间,这也同科技进步有关,大量人工饲养和种植有关。那么89年的1000万元也就相当于现在四、五亿元左右。

三、从财政收入来分析:我们就拿全国总产值处在第四位的浙江省各县来说,89年一年平均下来大约一亿元左右,而现在平均一年政财收入五十亿元左右,加上预算外的收入,却各种规费、土地拍卖款收入,最少也接近一百亿左右,当然政府用于民生工程和城镇面貌的改善方面,一年的投入远远不至一百亿元,从这个角度来讲1000万元就相当于现在的十亿无。

四、投资规模来分析:工业的基本投入我们不说了,就说说投资房地产投入,89年投资1000万元万元就能做好的项目,这样规模的项目,因土地收储价、人工工资以及应用新村料新科技来满足人民新需求而带来的成本提高,现在需要投入十亿才能做好,最后产生的利润折算成89年物价指数,刚好同1000万元产生的利润差不多,这就是王健林为什么这样说。

谢谢邀请。因在旅途中用手机上随手书写后马上发布,加上字小眼花,一时难以发现,难免错误百出,谨请大家凉解。


碧海清空2


王总是做房地产的,所以我们还是以房地产来计算好了;

因为如果是从一般价格指数来算的话,那么肯定是不行的;比方说原油,1989年原油20美元左右,而现在也才60多美元;所以我们还是得看房产:

还记得王总的发家是因为开发了一套小区,赚了1000万,而当时的售价为1500/平米;是当时大连最贵的房子,现在大连最贵的小区估计在4万/平米左右,也就是说,1000万折合现在的购买力来算,大概在3亿左右;

那么王总是不是有点夸张了呢?

当然不是,当时拥有1000万现金的人肯定比现在拥有10亿现金或者说流动资产的人少的多;这也就意味着1000万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所以,其中7亿的缺口来自于机会成本

在那个年代,只要你有资本,快速翻倍的机会比现在厉害的多,也多得多

所以,王总说的其实大差不差


以股易金


89年有1000万元的应该凤毛麟角,那时候说万元户,就是很有钱的人家了。我记得,当时过人家,亲戚给的红包,基本上是2毛,得到5毛的红包,就非常开心了。

说说现在吧,一般的红包,都是100元起步,很多都是200元。有钱人,出手更大方。这样算起来,大概翻了500倍。

我就见证了钱越来越不值钱,读小学,学费只要几元钱,读初中时要几百元学费,高中时要一千多,大学时学费五六千、上万元。

今天,如果我们要在北京、上海、深圳城区买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大概要花700万到1000万元。有人算过,百元大钞,100万元重量大概是23斤,买一套房子,需要两百斤重量的百元大钞,想想都让人害怕。


华为是1987年创办的,当时任正非的创业资金是2万元(今天,华为一个普通员工的月薪都不止2万元)。今天企业创业,动不动就融资几千万、几亿,甚至几十亿、几百亿元。钱真是贬值太快。


上峰说


不一定是硬性购买力的比较,那时的人穷,有一千万的人社会地位比现在十亿身家的人高是可能的,比如当年有一个姓刘的港客到广州牛鼻哄哄装大尾巴狼,还荣誉市民,其实总共花不了多少钱,连现在一位拆迁村民都不如的身家,而现在十亿身家的人,想恁钱财在广州市面出风头,还不如铁塔上的讨债民工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