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各名将的武艺都是跟谁学的?

傻傻的小猪儿


三国名将吕布的师傅据说是左慈,有人可能说了,这不是扯吗?左慈是半个神仙,当年左慈戏曹名声大震,曹操忌惮他的才能想杀了他,但都被他逃脱了。比如左慈能空手钓鱼,千里之外转眼就到。曹操刚想杀左慈,左慈就能看透他的心思,变化成羊逃了出去等等桥段。



左慈,少居天柱山,习炼丹。据有关史料记载,他生于156年,死于289年,寿至133岁,在深山老林修炼了六七十年。是三国演义上有名五位仙人之一。(分别是于吉,左慈、李意、南华老仙、紫虚道人)左慈的战斗力排在第二位。不过我也觉得左慈不可能是吕布的师傅,师傅能够变幻莫常,徒弟咋不会呢?不用说这是后人瞎编的。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上都没有讲吕布的师傅是谁,但是最早的《三国评话》上说,吕布的师傅是李彦,赵云的师傅是童渊。他俩的师傅是师兄弟,又是连襟,李彦号称"天下第一戟",赵云的师傅童渊号称"天下第一枪"。童渊当时的"回马枪"堪称一绝,他最初收了两个徒弟一个是“宛城侯”张绣,另一人是西川的大都督张任。两人均学了他的“百鸟朝凰枪”,并且在三国有极高的威望。

童渊晚年隐居深山修炼,尤其对他的"回马枪"进行了完善和修改,达到了人枪合一的地步。这时赵云拜他为师,于是收了赵云为关门弟子。后来赵云学成之后,拜别师傅投身于公孙瓒手下。自己在实战中摸索经验,自创了一套“百鸟朝凤”,和"金鸡乱点头"枪法。在公孙赞与袁绍的战役中,赵云单人独骑杀败文丑,枪挑鞠义,在长坂坡杀的三进三出,多亏了师傅的真传。



童渊的师弟叫李彦,善使方天画戟。 恰好吕布也是用的方天画戟,还有就是李彦是山西并州人,而吕布也是并州人(可能资料有误,吕布内蒙古包头人) 。童渊和李彦的师父叫玉真子,武艺天下第一,是世外高人,和左慈名气差不多。虽然历史资料都没有说吕布和赵云师出同门,祖师爷都是玉真子。也许是罗贯中不想让吕布玷污赵云的名声罢了,吕布三姓家奴的名声不佳,赵云何等的义薄云天,所以没有记述这些事。实际情况却是,二人师傅去世后,吕布和赵云都成了"戟和枪"的天下第一的人物。

张飞的师傅是谁?

张飞的师傅外号叫"二傻",本名不详。我们都知道,张飞最初是杀猪卖肉的屠夫,他空有一身的蛮力无处用,笨手笨脚不知道如何杀猪,他的师傅也是个"二杆子,"别人杀猪是从猪腿开个小口把猪吹起来,然后去毛大卸八块。张飞的师傅教给他吹猪屁股,这样多费力啊!这不是杀猪吹猪屁股 ——外行吗?不过这也成就了张飞的肺活量,张飞在长坂坡当阳桥一声断喝,吓退了百万曹兵,也多亏了师傅的功劳了。



关羽的师傅是谁?

关羽的师傅是《尉缭子》和《春秋》这两本书,关羽最初是个小生意人,曾经卖过绿豆和大枣,粗通文墨,后来和刘备张飞结拜兄弟后,在战争期间努力学习,尤其是在掩护保护嫂子撤退时,孤男寡女在一起不方便,关羽于是整夜的看春秋和尉缭子这两本书,春秋是孔子的名著,主要讲做人的道理。而尉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书,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说《尉缭子》的作者是魏惠王时的隐士,一说为秦始皇时的大梁人尉缭,书中有《尉缭》29篇,兵形势家类著录《尉缭》31篇。韩信和张良都看过此书。关羽由于偶然机会得到了这本书,他就自学成才,无师自通了,在以后的战斗中充分运用了书中的知识,百战百胜无往不克,所以说这两本书是关羽的师傅。




秉烛读春秋


三国武将的有多种来源,主要是世家子弟、地方军官、地方豪杰这三种。他们的武艺怎么来的?烟酒阁大学士来给你解惑。

第一种是世家子弟,古代有人是举荐制,龙生龙-凤生凤,将军特别是边将职位是可以世袭的。自幼跟随父辈行军习武,如马超、马岱、赵云、吕布等。第二种是基层地方军官的佼佼者,出类拔萃的人才如黄忠、魏延、文聘、张任、张郃、徐晃等,本身就是地方军官,武艺高强弓马娴熟。第三种是隐于民间的俊才,如关羽、张飞、凌统、甘宁等。


隐于民间的英雄豪杰,非乱世不会显出:




  1. 关羽,字云长,河东郡人。清初康熙年间,解州守王朱旦在浚修古井的时候,发掘出关羽的墓砖。上面刻有关羽祖、父两世的表字、生卒年月等,他因此写了《关侯祖墓碑记》 。据墓砖上文字记载,关氏家其实是个文人世家。关羽祖父关审,字问之,居住在解州常平村宝池里。记载他“冲穆好道”,常以《易经》、《春秋》训其子,于桓帝永寿二年卒,年六十八。羽父关毅,字道远。性至孝,父审卒后,在墓上结庐守丧三年,除丧,于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关羽。关羽自幼在家读书习武,尤爱《春秋》,遵循古人大义,汉豪强都豢养家丁、护卫,关羽能杀死豪强,说明其武艺高强。



  2. 典韦,陈留人,青年时追虎过涧,从军后勇冠三军,曹操称为古之恶来。典韦年少时勇力过人,有大志气节、侠客风范。其时同乡刘氏与睢阳人李永为仇敌,典韦便为刘氏报怨。李永曾任富春长,家中备卫甚为严谨。典韦驾车载着鸡酒,伪装正在等候别人的闲人。当李永府前开门,李永亲自出府时,典韦便怀匕首刺杀李永和李永妻。并从容走出来,取出车上刀戟,步行离去。李永的住处靠近集市,整个集市的人都震惊了,虽然有几百个人追赶典韦,但却无人敢靠近。


  3. 张飞,字翼德,河北涿郡人。张飞家境富裕,文武双全,爱结交豪杰(切磋武艺,同小旋风柴进),所以张飞的武艺是集百家之长所悟出来的。元吴镇评张飞的书法极高造诣,当时魏国的钟繇、吴国的皇像都比不上他。明代卓尔昌《画髓元诠》载:"张飞,喜画美人, 善草书”。张飞的父亲张扈,字江角,公元169年出生,半商半农,积下基业。张飞面貌俊朗,两个女儿为刘禅成为皇后。

  4. 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今安徽亳州)。长八尺馀,腰大十围, 容貌雄毅,勇力绝人。年轻时在家乡聚集了数千户人家,共同抵御贼寇。一次汝南葛陂贼寇万人来攻,许褚投掷巨石,贼寇不敢靠前。许褚假意缺粮与贼寇用牛交换粮食,牛到了对方手中后又跑了回来,结果许 褚单手倒拖牛尾走了百步,贼寇大惊,不敢要牛就走了。从此淮、汝、陈、梁之地,听到许褚之名都感到畏惧。后追随曹操,自典韦战死之后,主要负责曹操的护卫工作。

世袭军官世家,自幼行军习武,继承父辈职务的三国战将:



  1. 马超是汉浮波将军马援之后、马腾之子,少年成名,武艺过人,有健勇之称。曹操闻马超之勇,多次派人征召马超入朝为官,都被拒绝。后马腾入朝为卫尉,马超统领军马。建安十六年,曹操统领关中,马超联合西凉诸侯起兵反曹,被曹操用反间计破之。马超投奔张鲁,刘备攻打刘璋时,马超反张鲁而投刘备,官至骠骑将军。马超死后,有剑术“出手法”流传于世。
  2. 吕布,字奉先,五原人。汉章帝年间,匈奴南下,吕布祖父吕浩任宪部越骑校尉,奉命镇守边塞。吕浩(携带妻儿)在五原郡塔尔湖五分桥东大兴土木,建五原城。吕浩死后,吕布父亲吕良继任越骑校尉,生子布。吕布自幼学习骑射,勇力过人,闻名乡里。汉灵帝5年,鲜卑崛起大举侵汉,东汉边将南迁。吕布随父撤到山西,为并州刺史丁原部将,后贪图富贵,杀丁原而投董卓。

  3. 赵云,字子龙,河北真定人。志汉五志写道:赵云少读书,有智谋,勇力绝众。斐松之三国志称“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赵云曾受真定郡守之荐,率郡义从数百投奔公孙瓒。要得到郡守和军民推荐拥戴,赵云家族必定在真定有相当威望,赵云是秦将赵佗之后。理由是1:秦军统帅赵佗是真定人,汉室为了拉拢赵佗,汉室封了真定赵家,并修葺祖坟宗庙,真定赵氏大族仅一家。2:刘备在袁绍时,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募数百人,皆号刘左将军部曲,当时刘备已确认皇室身份,不会和一般将校如此亲密。3是桂阳太守赵范提出与赵云结亲,将嫂子嫁与赵云(汉代娶寡妇和离婚妇女是很正常的事),赵范是太守,在当时讲究门当户对的情况下,赵云出身绝不会低。


  4. 周瑜(175年一 210年) ,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县)人。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周瑜身体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雄烈、胆略过人,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文武双全。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追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刘备称其文韬武略、万人之英,周瑜位列唐武庙64将、宋武庙72将。


  5. 姜维(204一264年),字伯约,天水翼县人(今甘肃甘谷)。姜维幼年丧父,与寡母一起生活,喜好郑玄的经学。他出仕任本郡上计掾,州里征召他为州从事。姜维的父亲姜囧曾是天水郡功曹,时逢羌、戎叛乱,姜囧挺身护卫郡守, 战死在沙场,故此姜维受赐官为中郎、天水郡参军。后归降蜀汉诸葛亮,并在诸葛亮死后九伐中原。

基层官员出身,靠自身能力获得地位:


  1. 孙坚(155-191年) ,字文台,富春人。孙坚少年时即为县吏,胆略过人,武艺高强。十七岁在钱塘江上斩杀江海大盗,由是闻名地方,被召为假尉。十八岁参与平息会稽许昌起义,以功,任为盐渎丞。几年后又调盱眙县丞,再调下邳县丞。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孙坚奉命随中郎将朱隽镇压农民起义军。中平四年(187年)升为长沙太守。转而参与汉末动乱中的军阀角逐。裴松之注:董卓嘱咐长史刘艾说:“关东军各路首领均为我手下败将,不值畏惧。只有孙坚颇能用兵,要告知诸将多加小心”。


  2. 甘宁(? -220年) ,字兴霸,巴郡临江 (今重庆忠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少年时好游侠,纠集人马,持弓弩,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人称锦帆贼。青年时停止抢劫,熟读诸子。曾任蜀郡丞,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未受重用。建安十三年(208年) 甘宁率部投奔孙权,开始建功立业。先后随孙权破黄祖据楚 关,随周瑜攻曹仁取夷陵,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守西陵、擒朱光,率百余人夜袭曹 营,战功赫赫。他为人仗义疏财,深得士卒拥戴,被陈寿盛赞为“江表虎臣”。



  3. 张辽(169-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人。张辽本是聂壹(西汉马邑之谋发起人)后人,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张辽少年时便武艺高超,已举郡吏。东汉末年,并州刺史丁原闻张辽武力过人,召其为从事,命他带兵往赴京都。何进又遣张辽往河北募兵,共得千余人。可是当张辽募兵尚未还时,京中的何进已因剿宦失败而死,因此张辽所领兵尽归董卓所有。董卓死时,张辽统兵归属于吕布,迁任骑都尉。吕布兵败后,张辽降曹操,为五子良将之一。



  4. 吕蒙(179-220年),字子明,汝南人,少年时南渡投奔姐夫邓当,邓当为孙策部将,吕蒙时常跟随邓当出征。邓当手下的官员,见吕蒙年幼,很轻视他,说:“吕蒙那小子有什么能耐?这是想拿肉喂虎而已‘’。后来又当面耻笑羞辱吕蒙。吕蒙大怒,举刀而杀之,逃到同乡郑长家中。后通过校尉袁雄出来自首,袁雄为吕蒙从中说情,并将他推荐给孙策。孙策见蒙确有过人之处,便把他安排在身边。邓当去世,吕蒙接替邓当任别部司马。孙权继位后,吕蒙多次立功,封横野中郎将、庐江太守。


  5. 庞德(?-219年) ,字令明,南安郡桓道县(今甘肃天水市武山县) 人,庞德在少年时任郡吏及州从事,约在初平年间,投奔马腾帐下,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屡立战功。建安年间,庞德跟 随马超征战平阳,抵御袁将郭援、高干,在马上亲斩郭援首级。每次出征常冲锋陷阵,勇冠凉州三军。后随张鲁归降于曹操麾下,被授官立义将军,封关内亭侯,食邑三百户。219年庞德协助曹仁抵御关羽。两军间常骑白马驰骋奔杀,曾一箭射中关羽前额,被关羽军称作“白马将军”。
烟酒阁大学士原创文章,感谢点赞和关注。

烟酒阁大学士


《三国演义》中一部分比较有名的战将,武艺的师承来源主要有如下几处:

并州雁门张家兄弟

一、老大张傀张孟礼:

张傀精通各种武艺,优擅祖传戟术。



①开山大弟子是典韦,学的近战武艺是恶来双戟,中程攻击武艺是月光小飞戟。

②六弟子是太史慈,近战学的武艺是点钢枪,中程攻击武艺是月光小飞戟,远程是八十步神射。

③还有个女弟子是孙尚香,学的是水火双股剑。



二、老三张俭张叔仆

张俭擅长戟术。



唯一一个徒弟是吕布吕奉先。学的武艺是霸王戟和一百五十步神射。

张俭的收徒要求比较高,精挑细选,只收了吕布一人。

三、宛城凤茹夫人

凤茹夫人是张家老二张偃的夫人。擅枪,天下无敌。

①收的第一个徒弟是罪臣遗孤张飞张翼德。后张飞打抱不平,杀人潜逃,夫妻二人送至城外桃林相别。



张飞学的是狮吼凤鸣枪,五十步神射。后逃离途中,为怕高人认出师门传承,将枪尖拧成九曲蛇矛。在隐居处种桃树记念师恩。

②名义上开山大弟子是张绣,学的是百鸟朝凤枪,号称西域枪王。

③四弟子是张辽,学的是虎头枪和五十步鬼射。

④九弟子是马超,学的是丹凤朝阳枪,袖底锤。



⑤关门弟子是曲阿小,就是为太史慈助阵战孙策的那位小将。后来曲阿小流落到凉州,收个徒弟叫姜维。

冀州蔡家

四、刀祖蔡隽蔡文永

①第一个弟子叫张羽,是张辽的同族。张羽和张辽一起去向张俭投师,但张俭已经收吕布为徒,就写信介绍他们另投它处,把张辽介绍给了凤茹夫人,把张羽介绍给蔡隽。



张羽天赋极高,很受蔡隽看中,把全部武艺倾囊相授给张羽。后来酒醉打死贵族子弟袁绩,被官府捉拿。蔡隽与儿子蔡阳准备捕拿张羽,消息走漏,张羽逃走。

蔡隽追至青龙关,师徒大战,张羽用拖刀计把蔡隽拍落马下,师徒割袍断义。张羽指关为姓,指云为字,改名关羽关云长,从此师徒恩断义绝。

②蔡隽名义的开山大弟子叫颜良,学的武艺是十八寒焰刀。



③蔡隽的二弟子就是他儿子蔡阳,蔡阳继承了家门刀祖的名号。代父收徒,收个徒弟叫秦琪。

④蔡隽的五弟子叫丁奉。

⑤蔡隽的关门弟子是庞德,学的也是十八寒焰刀,但只学到第十五刀,蔡隽就死了。

⑥蔡隽年轻时候师从父亲蔡康学艺,他有个师弟叫黄忠。黄忠的刀术的射术胜过师兄蔡隽,但骑术和拳脚不如蔡隽。

五、川中巨盗渠魁

渠魁是个大盗,居无定所,流落江湖,曾经挑战凤茹夫人,被一枪剌断左肋。



①开山大弟子叫甘宁,学的是镔铁链,盾刀和五十步暗弩。

②渠魁的第四个弟子叫金环三结。学的是籐盾蛮刀。

③收的唯一一个女弟子,叫祝融夫人,学的是风火双刀和小飞刀。




④渠魁的关门弟子叫沙摩珂,学习的是链子蒺藜锤,和五十步暗弩。

六、东海鬼王公孙度

鬼王公孙度,来去无踪,是个传教者。

①开山弟子张角,曾经是个教主,学的武艺是陈王钺。

②二弟子徐晃,学的武艺是巨灵斧和八十步神射。



③五弟子韩德,学的武艺是巨灵斧。

④关门弟子刑道荣,学了一半就偷跑了。

赵云赵子龙来历不明。不知道师承何方高人。从枪法上看,仿佛与凤茹夫人同宗同源。


馋嘴肥猫1


答:河北人从小就善使枪棒,多武术之乡,身体条件非常好!冷兵器时代,这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又没有手机,大部分时间都在习武、比武,如同现在打游戏一样。

长大以后从军,虽然武术与战争不是一回事但是,作为身体的基础好,就可以在战争中取长补短,学习技战术训练时就能扬长避短,越来越强。打起来后真人、真枪、真刀,力量、智慧、战术磨练日臻完善,越打越强……

一句话: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赵云就是这么打出来的。公孙瓒的白马部队,有赵云时所向披靡,没有赵云时,稀里糊涂地完蛋了,可见武将的重要性。


中行偃1


按相声里的说法 关羽的师傅是孙悟空

(1)关羽爱看《孙武兵法》 其实中间少了个字 应该是《孙悟空兵法》

(2)孙悟空是猴 关羽被封--汉寿亭侯

(3)孙悟空在汉末教会了关羽 然后上天大闹天宫 被如来压在五指山五百年 领过魏晋南北朝 隋朝 到太宗时候正好五百年 保着唐僧西天取经去啦

正常汉朝连马蹬都没有 肯定在马上没有长枪大刀啦 一般都是环首刀 估计也不会有什么武功套路 应该以力量为主 一力降十会 大力出奇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