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王朝存在時間長短,用數學公式看其中有什麼規律!

王朝時間表

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

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共計: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共計:5年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10年

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玄漢:公元23-25年,更始帝劉玄,共計:3年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96年

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共計: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淵,共計: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計:54年

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共計:89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7年

清朝:公元1616-1912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7年

中國王朝存在時間長短,用數學公式看其中有什麼規律!

規律

從時間週期看歷代王朝興亡和戰爭規律,人類歷史基本上是戰爭史和歷代王朝交替更換的歷史,那戰爭史和歷代王朝興亡在時間上是否有一定的規律呢?有人計算出下列數據:

一般來說,常見的時間序列有兩組:

A組:費波拉契數列:1,1,2,3,5,8,13,21,34,55,89,144,233…….. 即後面數字是前兩個數字之和,即神奇

數列; B組:盧卡斯序列:3,4,7,11,18,29,47,76,123,199……..也是後面數字是前兩個數字之和;

另外常見的時間週期有數字7、8、12及其倍數,後面研究將會發現7、8、12及其整數倍將會與中國曆代王朝興亡關係密切。

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只從秦朝統一開始。我們先看一下中國歷史上較短命的王朝,看一下其王朝興亡的時間上有何特點。

勾踐韜光養晦14年,21年就滅了吳國。

秦朝:前221-207年,計14年,是7的兩倍;

西漢時王莽篡位建立新朝:9-23年,計14年;

公元690年,武則天改國號"唐"為"周",公元705年復大唐國號,武周朝時間計15年,與14相差1年;

隋朝:581-618,計37年,與7的五倍差不多;

清朝太平天國從1851—1864年,存在14年,是7的兩倍;

我們再看一時間比較長的朝代:

西漢:前202-公元前8年,計194年,約為8的24倍或7的28倍;

東漢: 25-220年,計195年;西漢與東漢存在的時間跨度基本相等,與B組199數字差不多;

西晉:265-316,計51年;東晉:317-420,計103年,約為8的13倍或7的16倍;東晉存在的時間約為西晉的兩倍;

唐朝:618-907,計289年,約為7的41倍或為8的36倍;

北宋:960-1127,計167年,為8的21倍,12的42倍;


南宋:1127-1279,計152年,為8的19倍,且與北宋相差15年,為7的兩部。

元朝:1206-1368, 以成吉思汗1206年建立蒙古汗國開始,計162年,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計98年,1279年統一全國,計89年;

明朝:1368-1644,計276年,為12的23倍或為8的34倍或7的39倍;

清朝:1616-1912,計296年,為8的37倍;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 皇太極改國號為清,與1616年相差20年,給為7的3倍;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統一全國,與1636年改國號時間相差8年。1912年清帝退位,計268年;約為12的22倍;

民國:1912-1949年,計37年,約為12的3倍,其中北洋時間為1912——1928年,計16年,為8的兩倍;

現在分析時間與對中國較有影響的戰爭之間的關係,是否在時間上也有一定的規律性?

先看近現代。第一次鴉片戰爭是1840年至1842年,持續時間為兩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是1856年至1860年,持續時間是四年,為第一次的兩倍。這兩次戰爭時間間隔為16年,為8的兩倍,這兩次戰爭從1840年開始到1860年結束,為20年,約為7的3倍;

中國王朝存在時間長短,用數學公式看其中有什麼規律!

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與1931年侵佔東三省,間隔37年,約為7的5倍或12的3倍;那日本是否會有第三次侵華?有可能,時間可能為37的整數倍,從1931年計算37的整數倍,可能在2042年(1931-2042)左右,而且這個時間離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間隔186年,約為8的21倍或7的26倍;離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間隔142年,約為7的20倍。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39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間間隔為25年(1914-1939),約為8的3倍,。

再***古代戰爭史。漢武帝公元前133年馬邑之戰起開始對匈奴正式宣戰,離公元前202成立的漢朝相距69年,約為7的10倍;到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戰,漢匈之間大規模戰爭結束,持續時間為14年,是7的兩倍。

唐朝反擊突厥入侵之戰,這場戰爭從高祖武德七年(624年)唐朝集議攻打突厥開始,離唐朝618年成立時間間隔6年,約為7。公元650年戰爭結束,前後經過了26年戰爭,約為8的3倍或7的4倍;唐朝安史之亂自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結束,時間達八年;離唐朝618年建國,間隔137年(618--755),約為8的17倍或7的20倍;

明成祖五次親征漠北,從1410到1424年,持續時間為14年;第一次出征離1368年建立的明朝,間隔42年(1368-1410年),為7的6倍;明朝1449年發生土木堡之變,離明成祖1424年去世相隔25年,約為8的3倍,離明朝成立間隔81年,約為8的10倍,同時1449年49為7的7倍;


對於國外的歷史,由於時間和資料關係,沒有分析,相信肯定有一定的規律。我們只看美國,如果把美國與中國歷史上的王朝相比,應該不會超過280年,從1776年通過《獨立宣言》宣告美國誕生時起,美國可能在2056之前消亡。 

三國時代:曹魏:220-265年,計45年,與7的六倍差不多或接近B組數字47

蜀漢:221-263年,計42年,是7的六倍;

孫吳:222-280年,計58年,與7的八倍或8的七倍;

遼國:907-1125,計218年,約為7的31倍;

大理:937-1254,計317年,約為8的40倍;

西夏:1032-1227,計195年,約為7的28倍;

金:1115-1234,計119年,約為7的17倍或12的10倍;

中國王朝存在時間長短,用數學公式看其中有什麼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