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洋垃圾”禁令后续:日本塑料垃圾无处可去

中宏网(www.zhonghongwang.com国家发改委主管中央新闻网站)7月23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自从2017年年底中国发布“洋垃圾”禁令,导致世界范围内的垃圾回收系统陷入“混乱”,对“洋垃圾”出口各国带来的影响都在逐步扩大。

中国“洋垃圾”禁令后续:日本塑料垃圾无处可去

据日媒报道称,中国自2017年底停止进口废塑料,日本废塑料出口相关从业者陷入破产,佳能等企业被迫调整将废塑料作为有价物出售时的买家。废塑料如果妥善利用就能成为资源,但日本没有能力将此前由中国吸纳的部分进行再利用,如今只能填埋和焚烧。

报道称,中国2016年进口了约730万吨废塑料,占全球出口量的一半以上。来自日本的进口量(含经由香港进口的部分)达到约130万吨,超过日本废塑料出口的8成。

中国此前通过手工作业分拣各种塑料,高温熔化后制成杂货和日用品。但是,再利用过程中造成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成为问题,于是中国禁止了“洋垃圾”的进口。这导致全世界的废塑料失去了去处。

日媒报道称,首先,出口废塑料的日本企业陷入困境。荣盛株式会社3月在福冈地方法院申请了破产程序。信息部长原田三宽表示,“(日本)国内(废塑料)出口从业者倒闭和停业的情况或将不断出现”。

此外,此前将废塑料从日本运往中国,加工为颗粒后销售给当地企业,但目前已无法展开业务。该公司位于上海的加工工厂失去用武之地,将在2018年年内关闭。如果在日本加工为颗粒,则可以向中国出口,因此该公司将在茨城县笠间市工厂投入数亿日元,提高月产能。8月还将在千叶县新建废塑料粉碎处理工厂。

产生废塑料企业也被迫作出应对,佳能已无法将废塑料作为有价物出售给中国企业。因此,该公司将在日本国内进行焚烧处理。此外,佳能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要“寻找日本再利用企业,希望其全部接收”。

事实上,不仅日本,由于大部分西方国家过去都非常依赖中国市场,中国“洋垃圾”禁令导致世界范围内的垃圾回收系统陷入“混乱”。澳媒报道称,此前超过1/3的废弃塑料和相当大比重的纸张、金属都运往中国。据英媒报道,禁令生效后,欧美多国垃圾回收厂的垃圾堆积成山,一些地方不得不将无处堆放的塑料垃圾做填埋处理。

据新西兰环境部披露的数据,新国去年向中国出口的垃圾总价值达到2100万纽币(9000万人民币),总重量达到5万吨。这些垃圾如果无法进入中国国门,新西兰垃圾回收部门只得另想办法。可是对于国土狭小的新西兰来说,国内的土地难以利用,外界的接盘侠也很不好找。

烦恼的不止新西兰一家,英国环保部门也在为自己长期以来的懈怠付出代价。尽管他们早就得到预警,说中国迟早会禁止进口“洋垃圾”,可当地政府仍然没有为建立新的垃圾回收系统做出什么努力。英国对星巴克使用的纸杯每个徵收25便士(约为2.2元人民币)的“拿铁税”。

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会生产垃圾的国家,有三分之一的垃圾得不到回收利用。为了消灭这些多余的垃圾,有4万人从事着和垃圾出口中国相关的工作。

中国禁止进口垃圾,这4万人势必失业,而美国则要面对自行处理这些庞然巨物的困难。中国每年进口的700万公吨塑料和2900万公吨纸张,美国必须找到新的下家,或者在自己国土上的焚烧炉中处理。而这个处理过程中遗留的诸多环境问题,肯定会在美国民间到政坛留下无数的讨论空间。也许到最后,在谈判有所结果之前,美国的一些大城市就已经被垃圾淹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