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國學大師呂思勉「貶低」岳飛?

一德格天1


首先說一下呂思勉先生,他與錢穆大師等人被評價為“現代四大史學大家”,他從1905年開始教授歷史,他的《白話本國史》曾經作為民國時期的大學歷史教材。

在歷史學領域,呂思勉的歷史學底蘊,至今能與他相提並論的不超過一巴掌的數。所以說,對於呂先生的學識,我們可以不用質疑。你的歷史老師的師傅估計都得膜拜人家。

接下來說說呂思勉對岳飛評價的事。不知道有多少人讀過《白話本國史》,很多人拾人牙慧、道聽途說、聽說呂思勉“貶低”岳飛,直接上來就一頓撕咬,卻根本沒弄明白老呂是怎麼評價岳飛的。下面截取一部分《白話本國史》中關於岳飛、秦檜的看看。其實人家呂思勉能看過的史料比99%的人都多,人家更注重史料事實,而不是演義和評書。






《文獻通考》常用方法,就是“根據清晰明瞭的事實,去推論不清晰的事實的真相”。大凡亂世,都有軍閥橫行,為什麼單單南宋可以例外?

爾朱少帥


站在歷史唯物中立主義的立場上,呂老的話,是沒有問題的。

因為岳飛確實手握重兵,有作為一路軍閥或者一方諸侯的實力。受到高宗趙構甚至整個南宋朝廷的猜忌,欲殺之以絕後患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南宋跟金國談判,縱使割地賠款,至少國家還在,很多人的飯碗也都在。而放手讓岳飛去北伐的話,成不成功是一回事,成功了以後,天下還姓不姓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畢竟趙匡胤當年在陳橋乾的那搶了人家孤兒寡母的天下的事兒,別人也一樣可以做。

因此,有宋一朝,皇帝們最不怕,最高興的就是“可以談”,即使最後都是割地賠款,最怕的就是有人再覆盤一次“陳橋兵變”。宋朝出現重文輕武,文人帶兵,軟弱外交之類的不是沒有原因的。

至於秦檜,這個比較抱歉。我只能說,站在歷史中立的角度上,他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

然而,然而,然而。

中國古代,一直都是唯心主義思想佔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無論儒,釋,道,墨,法等等無一不是唯心主義思想。其中,儒家作為華夏文明的主框架,其唯心主義思想對華夏文明的影響力不言而喻。

因此,站在這個角度上去看的話,呂老說的話就有失偏頗了。畢竟中國歷史是一部“道德”聖人崇拜史,一個人的能力可以不高,影響可以不大,作為可以不多,但他在“道德”上一定不能出問題。

岳飛是不是兵痞,不妨礙他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因為“英雄不問出處”。孔子有汙點嗎?有,《史記》裡記載孔子是“野合而生”。孟子呢?孟母三遷的故事家喻戶曉。。。聖人不一定是人生完人,但一定是“道德”完人。有大作為,大貢獻的人,即使成不了“聖人”,也能成為受人敬仰的“英雄”。對於當時我們的民族有大貢獻的人,“民族英雄”當之無愧。

這也是我們民族信仰的巧妙之處。“聖人”就在你身邊,“英雄”就在你眼前,只要你努力,你也可以成為他們中的一員。這種信仰是可以潛移默化,代代相承的。

就岳飛而言,從任何一個方面,都看不出他在“道德”上存在問題。終其一生,即沒有表現出對南宋的覬覦,也沒有要割據一方的苗頭。他所表現出來的,就是一個“國士”的那種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

只是他的“收復中原,迎回二帝”的志向,既背離了高宗趙構的意願,也背離了整個南宋朝廷的意願。因為,一旦南宋穩定下來,高宗就是開國之君,他們都是開國功臣。而岳飛北伐,則變數很多。如果失敗了,南宋可能不保,如果成功了,岳飛自立的話,怎麼辦?他真迎回了二帝,南宋朝廷和高宗又該何去何從?

所以,南宋朝廷殺岳飛要比金國更迫切。

至於秦檜,他確實是個政治家,他將政治家的那種媚上壓下,吃裡扒外,色厲內荏,笑裡藏刀,口蜜腹劍的嘴臉發揮的淋漓盡致。至於他的南宋朝廷的貢獻,這個很抱歉,跟金國和談是高宗趙構的意思。

最後,不能用現在的眼光去看歷史。


遊子天涯君莫問


呂思勉先生是史學前輩,他與錢穆、陳寅恪、陳垣,並稱“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家”。他治學嚴謹,學問精深,文筆暢達,所著《白話中國史》打通古今,史識卓絕,是很難超越的通俗講史經典鉅作。

呂思勉“貶低”岳飛,即出自《白話中國史》一書(該書在民國十二年推出第一版),他根據自己對宋代文獻的長期研究,對岳飛做出如下評價:

岳飛只在郾城打了一個勝戰,郾城以外的抗金戰績,都是莫須有的。最可笑的,宗弼渡江的時候,岳飛始終躲在江蘇,眼看著高宗受金人的追逐。

也就是說,對於歷史教科書和民間故事都一再頌揚的“岳家軍朱仙鎮大捷”,呂思勉認為是虛構出來的傳說。事實上,另一位史學家鄧廣銘先生也持同樣的觀點,認為岳飛在朱仙鎮以五百騎兵敗金軍十萬、十二道金牌等等,都不是史實,都是岳飛的孫子岳珂杜撰出來的。岳飛的故事在流傳的過程中,實際上夾雜進了我們廣大人民因為憤懣而未能滿足的願望。換句話說,我們希望有岳飛這樣一位超級英雄,於是就有意無意地把岳飛塑造成了超級英雄。


開周說宋


呂思勉這兩句話並沒有貶低岳飛啊,岳飛即便是個軍閥,跟岳飛同樣是抗金的民族英雄不矛盾,秦檜就算是個政治家,跟秦檜是個漢奸賣國賊也不矛盾。

他們都可以同時擁有兩個身份。

那些貶低岳飛的,給秦檜洗白的,可以看看跟岳飛同時代的陸游的幾首詩。

陸游1125-1210, 浙江紹興人,

岳飛1103-1142 ,河北人,

岳飛死的時候,陸游十七歲。

書憤

陸游(宋)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羶實未聞。

劇盜曾從宗父命,遺民猶望岳家軍。

上天悔禍終平虜,公道何人肯散群?

白首自知疏報國,尚憑精意祝爐燻。

(陸游《劍南詩稿》卷二十五)

感事

陸游(宋)

堂堂韓嶽兩驍將,駕馭可使復中原。

廟謀尚出王導下,顧用金陵為北門!

(陸游《劍南詩稿》卷三十四)

絕句

陸游(宋)

夜讀範至能《攬轡錄》,言中原父老見使者多揮涕,感其事,作絕句

公卿有黨排宗澤,帷幄無人用岳飛。

遺老不應知此恨,亦逢漢節解沾衣。

(陸游《劍南詩稿》卷二十七)

在當時南宋的遺民遺老眼裡,管他岳飛是不是軍閥,但是他就是抗金的英雄,岳家軍是恢復中原大地的希望,可惜因為奸佞,因為公卿裡面有賊黨,有賣國賊,所以不得重用,或遭到排擠迫害,讓恢復長江以北成為泡影。

誰是賊黨,秦檜之流。賊,賣國賊也。


西堤君


呂大師生活的民國是怎樣的時代?軍閥的時代,地方是軍閥割據,中央也是武人當政,袁世凱,段其瑞,蔣介石,無一不是軍人出身。用兵連年,內鬥不止。聽聞呂大師還批過漢之衛霍,所以,在下很難不懷疑大師的治學。以身處之社會現實而去歪曲地解讀史料,不是已經丟失了學者應有之客觀理性了?

再說趙宋,兵變起家,因而限制武將與軍隊,結果養了百萬兵,不僅不能復故土,而且還向蕃邦稱臣納幣,最後還是為蕃兵所破,王室遭奇恥大辱是小,關鍵全天下受其拖累。為這樣的宋來批“軍閥”岳飛,這見識簡直連販夫走卒老弱婦孺都不如了



見微45


看歷史人物請站在歷史用唯物主義觀點看。加入個人的喜好和主觀情緒不是什麼大家,也不配稱某家,而是我這種業餘愛好者。

岳飛用現在來看是個軍閥,但站在南宋那內憂外患的情況下,他組織自己的軍隊是為了南宋。忠心可照日月。

而秦檜是個政治人物,難道就不能是漢奸?若這樣評價,那麼所謂曲線救國的汪精衛之流,是否也能叫政治家,乾脆也稱民族英雄的了。

看一個人,最好從他的敵人那瞭解最真實。

那我們看看金人的評價和記錄吧!當金人貴族得知岳飛死訊,個個歡天喜地,酌酒相慶。被扣押在金國的宋使洪皓,目擊此情此景,心如刀割,只能吞聲抽泣,在密信中言道"金人所畏服者惟飛,至以父呼之,諸酋聞其死,酌酒相賀。"

宋高宗生母韋太后和金國使臣劉祹一行到達臨安。 不料金國使者劉祹竟向南宋官員發問"岳飛以何罪而死

接伴的南宋官員無言以對,含含糊糊地回答"意欲謀叛,為部將所告,以此抵誅。"

劉祹嘲諷道"江南忠臣善用兵者,止有岳飛,所至紀律甚嚴,秋毫無所犯。所謂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為我擒。如(岳飛)飛者,無亦江南之范增乎?"

上述記載見於《說郛》》卷18葉寘《坦齋筆衡》,以及趙葵《行營雜錄》。

岳飛身後二十年,金主完顏亮再次發起攻宋戰爭時,金軍中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岳飛不死,大金滅矣!"《浪語集》中《與汪參政明遠論嶽侯恩數》

金章宗在招誘南宋大將吳曦叛變的詔書中寫到"且卿自視翼贊之功孰與岳飛?飛之威名戰功,暴於南北,一旦見忌,遂被參夷之誅,可不畏哉!" 相關記載可見於《金史》的《完顏傳》。

《吊岳飛》,匹馬吳江誰著鞭,惟公攘臂獨爭先。張皇貔貅三千士,搘拄乾坤十六年。堪憫臨淄功未就,不知鍾室事何緣。石頭城下聽輿論,萬姓顰眉亦可憐。作者胡銓,歷任撫州軍事判官、樞密院編修官。和岳飛同代,比嶽略長!由此可見,公道自在人心。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岳飛是人不是神,從他身上也能找出各種非議,但歷史上各朝代和民間的尊重,絕不是空穴來風。

請尊重自己的民族英雄,他們的精神是這個民族的脊樑。


蓉兒不姓馬


扯不清楚的歷史,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喜好,歷史任何人都可以解讀,只要衍生出來的歷史觀是積極向上、有助於民族警醒和民族復興的就可以,至於說老百姓的眼光是雪亮的話我是不信的,老百姓只會跟著輿論導向,就算在芸芸眾生中有極個別不同看法,也是無濟於事的。無數歷史事件證明了這一點,例如因被汙衊成通敵被凌遲處死的忠臣袁崇煥,整個京城的老百姓都要用錢買袁崇煥的肉來吃,若不是清政府統治者幫袁崇煥平反,袁崇煥就永遠都是叛國者。所以啊,歷史,無論怎麼解讀都可以,哪一個人又敢說他解讀的歷史是對的,又如何證明他是對的?輿論可以被引導,記錄可以被篡改,真真假假,誰對誰錯,哪個分的清?


天行健fj


呂先生這些言論完全漢奸言論,宋朝是官家和士大夫共天下,文貴武賤,以文馭武,斷絕唐代五代十國的藩鎮割據這沒錯,但是打仗文官瞎指揮就是體制問題。文臣治國這方針沒錯,世界上最強黴國就是文官治國,以文治武,國防部長都是文官,可打起仗來文官瞎指揮麼?

我天朝也是以文治武,沒有中央軍委的命令誰也調不動部隊,也沒人敢調部隊!但打仗有人瞎指揮麼?

岳飛想當藩鎮?笑話!想當藩鎮就不可能洗淨了脖子讓昏君奸臣去砍!

宋朝就是體制偏執,思想偏執。

有人說趙構讓金兵追的狼奔豸突時岳飛一直看熱鬧,MMP!有點歷史知識好不好!那時候岳飛歸杜充指揮,頂多就是個小營長,他能幹什麼?杜充先是棄守長江,後來投降,岳飛自保還來不及,有什麼實力去就擋金兵?!

岳飛脫離杜充後也是歷盡辛苦,直到宜興縣令請岳飛到宜興才穩定下來,宜興存糧多,岳飛在此舔舐傷口後才有了點資本,這時候是1130年初,岳飛的實力也就是個加強團或者一個缺編旅,等他能出兵時金兵已經回兵,但他仍然是出兵截擊。

岳飛真正有點實力是1133年平定叛亂後收了不少降兵,然後才在1134年出兵收復襄陽六郡,這時候岳飛的部隊才算一個軍,1136年岳飛擊敗偽齊繳獲一萬多戰馬後才有了平原對剛金兵的實力,這時才能算是一個集團軍。


二欣哥


呂思勉先生的《自修適用白話本國史》成書於1923年,關於這一段歷史的書寫,以我這歷史小學生的水平來看,呂思勉先生似乎是抱定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思路去看待的。如圖。

說岳飛等是軍閥,呂先生原書中是引用了兩個文臣的奏章來說明。

主要論點是,1、朝廷的稅收都讓這些領兵的將領們就地坐支了,我皇上拿不到稅收了。

2、這些領兵的將領的怯敵畏戰是造成高宗皇帝南渡的主要原因。

唉!不由讓人想起含冤而死的明代抗倭名將胡宗憲,

明朝的文官們用的理由,和宋朝的文官們用的理由那是一樣一樣的啊。

我真的覺得,以文臣為高宗遮羞的奏章不足以說明岳飛等愛國將領是割據的“軍閥”,當然,呂先生的原文中也沒有明說他們是軍閥,只不過說他們有可能是“古人濫得美名”,意思是岳飛等愛國將領沒認清大形勢,也沒像元人修的《宋史》裡評價的那麼高的帶兵打仗的能力。

說秦檜是“政治家”呂先生書中也沒有明文指出,主要是讚賞秦檜從金兵那裡南渡歸宋,和認同與金國和談才是適合南宋的最佳方案。

@好玩有用的歷史更是不贊同至極。

這種把希望寄託在對方身上的和談和收復,是不可能取得什麼好結果。

果然,金國上層一換人,人家就不認了。

須知,戰場上解決不了的,談判桌上一定也解決不了!


好玩有用的歷史


古人云:盡信書不如無書!呂思勉是歷史學家,不是政治家。他偏信史書,他不知道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秦檜集團害死岳飛,他能不給他定個罪名?編幾條罪狀?至於岳飛的功勞,刪掉就是。可是老百姓有口碑在!人民的英雄老百姓會口口相傳的!老百姓敬仰的英雄不是哪個有心的黑客,無心的書呆子能輕易抹殺的!千古之下,秦檜集團尚在西湖岸邊跪著,任人唾棄!呂思勉也罷,頂著秦檜曾孫帽子的王八羔子也罷!誰能把他扶起來?誰敢把他扶起來?!嶽武穆輩的英雄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樑!是不容抹黑的,無論是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