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长存心间:江西师范大学学子安全课堂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安全长存心间:江西师范大学学子安全课堂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7月9日,江西师范大学“情暖金溪,助力精准扶贫”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在抚州市杨蒋村开展了安全知识课堂。这是义务支教的第一课,队员们希望安全教育能够从小抓起,为祖国的花朵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维护人身安全 勇敢说不

防性侵教育是安全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现如今性教育在农村地区极为匮乏,遇到此类问题,孩子们大多数时候往往羞于启齿。安全知识课堂上闪过一张张介绍人体器官的图片,孩子们抢答的声音不绝于耳。队员邹睿正为孩子们讲解人体构造,从头到脚,由内而外。孩子们瞪大的眼睛一眨不眨,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一个又一个知识点被孩子们牢记,为孩子们点亮了一盏又一盏“明灯”。通过趣味抢答人体器官的形式,孩子们循序渐进地接受“敏感知识”。

“游泳时泳衣遮盖住的部位,就是不能随便摸、随便看的地方。遇到不好的感受要说出来,即使是亲人,也可以说不。”紧接着,主讲的队员为孩子们播放了防性侵的小视频。起初,女孩子们害羞地用手捂着眼睛,而男孩子们在一旁尴尬地偷笑,但是随着队员一步步耐心细致的讲解,孩子们渐渐地了解了性的有关知识,认识到防性侵的重要性。“哦,原来这些地方都是别人不能碰的。”孩子们若有所思地说道。

“老师,如果我们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办呀?”在提问环节,一位小朋友小声地问道。很多时候,孩子们往往不敢开口,害怕同学们的嘲笑,生怕爸爸妈妈知道后不理解他们。倘若孩子们遭受这种情况却不被理解,将对孩子们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影响,对今后的学习生活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小朋友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要勇敢地拒绝。”宣讲队员说道。“在公共场所大声呼救,对坏人撒谎来保护自己。”下课后,队员们还向家长们分发了“防性侵”宣传单。“有些孩子在遭受了侵犯之后,不敢告诉家长,因为怕家长们不相信他们的话。所以,家长一定要做最信赖孩子们的人。”队员告诉家长们。

拉响安全警钟 从我做起

天气逐渐变热,很多孩子喜欢到河里游泳,溺水事故进入高发季,所以增强孩子们有关防溺水的安全意识十分必要。“遇溺水不盲目施救,游泳时须有大人陪护,游泳尽量到公共泳池,不要到偏僻的地方游泳。”课堂上孩子们跟着志愿者们念道。

除了防溺水,用火用电安全也是安全宣讲的重点内容。“不要用湿手触碰插座等有电的物品。”“火灾袭来时要迅速撤离。”队员们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孩子们可能遇到的危险,在课堂上向孩子们普及自救措施以及安全保障措施,为孩子们播下了安全的种子。

“第一次参加支教,一开始有点紧张,因为我讲的是安全知识课堂,怕孩子们会不愿意听,但是真正走上讲台的时候,才会发现孩子们对安全知识都了解很少,对新鲜知识很感兴趣。”谈及安全第一课的感想时,邹睿说道。“村里的孩子们大多是留守儿童,他们需要的是陪伴,陪着孩子们在上课的过程中与他们聊聊天,我和他们都很快乐。”安全知识课堂在增强孩子们安全意识的同时,给予了孩子们爱的陪伴。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孩子们收获了知识与爱。

安全知识课堂是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生活、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杨蒋村儿童缺乏应急自救能力,防溺水、防触电、消防安全、儿童人身安全等一系列安全知识教育,尤其是防性侵安全教育,将安全意识深深地植入孩子们的内心,,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 供稿)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江西共青团(gqtjxsw)”和微博“江西共青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