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師範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落下帷幕

7月7日,江西師範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情暖廣昌,心繫蓮鄉”社會實踐服務隊隊員們一行33人,扛著行李、懷著新奇與憧憬,迎著晨曦從圖文信息中心出發,前往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驛前鎮貫橋村開始為期七天的社會實踐。7月13日,是國教學院服務隊社會實踐的最後一天,貫橋村仍是青山綠水、嫋嫋花香,服務隊卻拖著行李箱,帶著不捨和回憶,踏上了歸程。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落下帷幕

大千世界,相遇即是緣

7月7日下午12時,實踐團隊抵達貫橋村,村民們得知有大學生來到村裡,恨不得“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鄉親們的熱情好客令服務隊初入“異鄉”多了分安心。稍作休息後,服務隊便開始挨家挨戶地進行義務支教招生,隊員們一直耐心解答孩子們和家長們的疑問,手上原本厚厚一摞的宣傳單變得越來越少,實踐團隊想讓孩子們從支教中學到知識、得到成長的決心益發堅定。

對實踐團隊來說,孩子們的天真和村民們的淳樸是大家在貫橋村收穫的第一縷陽光。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落下帷幕

寓教於樂,其樂無窮

在義務支教過程中,為給貫橋村孩子們帶來一個“七彩假期”,實踐團隊展開設了多種素質課。手工課上,孩子們握著橡皮泥、摺紙燈,用雙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古怪”玩意;美術課上,孩子們手持彩色鉛筆,探尋藝術世界;體育課上,孩子們學習了熱身操、軍姿、敬少先隊隊禮等;語文課上,孩子們記住了很多紅色故事;英語課上,孩子們學會了英文歌;文史課上,孩子們懂得了愛國主義的內涵。

對實踐團隊來說,孩子們的每一份收穫,都是大家的驕傲,和孩子們相處的每一個瞬間,都是所有人珍藏的回憶。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落下帷幕

走近貧困人家,聚焦扶貧調研

為了解當地村民對“精準扶貧”的看法及滿意程度,服務隊頂著夏天的熱浪,帶著紙筆,前往貫橋村的貧困戶家進行“精準扶貧”政策調研。在尋訪過程中,有一位孤寡盲人給服務隊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對隊員們說:“政府很關心我,每個星期村幹部、幫扶領導都會來看望我,節假日他們也會給我發放生活用品與慰問金,街坊鄰里也非常照顧我。”

對實踐團隊來說,儘管大爺的眼睛看不見,但他面對生活積極向上的態度令所有人為之動容。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落下帷幕

電視臺來了,採訪進行中

經過實踐團隊的不懈努力,7月11日,廣昌縣電視臺來到貫橋村,進行跟蹤報道。電視臺記者跟隨服務隊的腳步前往驛前古鎮展開古村落文化遺產調研,以促進傳承古村落文化遺產的進程,並前往曾是第五次反“圍剿”的主戰場——高虎腦,為中國革命事業作出了特殊貢獻。服務隊希望通過合唱紅歌、朗誦愛國詩歌等活動將紅色文化植根於孩子們的心中。

對實踐團隊來說,該報道不僅僅激勵服務隊更專注地投身到社會實踐中,更有利於居住在紅色革命遺址的孩子們銘記歷史,傳承並宣揚紅色精神。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落下帷幕

青春驛前夢,我們不散場

在“三下鄉”快要接近尾聲的時刻,孩子們和服務隊一起,以愛為名,呈現了一場精彩的文藝匯演。文藝匯演的節目形式多樣,從舞蹈、歌唱、朗誦等角度展示孩子們和老師高度的默契與認真。最後,隊員們前往孩子的家進行家訪,和家長們談論這段時間裡孩子們的成長與課堂表現,家長們也向服務隊表示感謝,感謝服務隊對孩子們的教誨與陪伴。

對實踐團隊來說,當地村民的包容與照顧是大家實踐活動這些天以來最長情的陪伴,與孩子們相處的每一個瞬間都是最真情的回憶。

儘管依依不捨,但是為期七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還是落下了帷幕。返校途中,隊員們紛紛表示,儘管社會實踐很短暫,但每個人都是收穫滿滿。他們祝願貫橋村的孩子們在日後不負美好時光、健康成長,祝願貫橋村的經濟持續加速發展。

(江西師範大學團委 供稿)

更多相關新聞及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江西共青團(gqtjxsw)”和微博“江西共青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