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時代的炎帝與蚩尤是同一個人嗎?

雲旗神高


對於這個問題,該怎麼說呢,其實炎帝和蚩尤,在遠古時期是兩股文明,或者說是兩個部落聯盟的首領,他們一個興起於我國西部,一個興起於我國東部,所以並不是一個人。



由於炎帝和蚩尤都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故事,史書中關於二人的記載也並不清晰全面,因此,對於二人的更多瞭解,還要依靠考古發掘來實現,這就是考古學的意義所在。

一般的觀點來說,炎帝部落是我國西部古羌人集團中的一個分支,這個分支在炎帝的領導下,離開古羌人一直以來生活的青海和甘肅東部一帶,向東遷徙,最終與黃帝部落聯盟融合而形成華夏族的前生。


從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在甘肅東部的天水一帶就發掘出著名的大地灣遺址,大地灣遺址距今七八千年的時間,從大地灣發掘中的種種跡象表明,大地灣的先民是自己離開大地灣而向東遷徙去了。

因為東部的黃土高原酥鬆的土壤,更適合大地灣先民使用骨質農具來進行耕作,而當一個地方的土地肥力下降後,人們就再次向東遷徙,這也跟傳說中炎帝部落遷徙的方向相同。時間上來說也比較匹配。

而在我國東部,良渚遺址的發掘,讓不少學著都推測,這個以玉器作為代表的文明,可能就是東夷的文明,而良渚,則是蚩尤的都城。

從良渚遺址發掘中所展現出來的高度發達的良渚文明,使得學者們驚呼,良渚文明是中華文明的前夜,良渚遺址也被譽為是中華第一城。

由此可見,炎帝和蚩尤,其實是兩個不同的部落聯盟的首領,一個來自西邊,一個來自東邊。
和黃帝一樣,他們最終都成為華夏民族的始祖。


蜀北一


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交流!

關於五帝時代的炎帝與蚩尤是否是同一人,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據《史記.五帝本紀》:“皇帝者,少典之子”下,《正義》按:“皇帝,有熊國君,乃少典國君之次子,號曰有熊氏,亦曰帝軒氏。母曰附寶,之祁野,見大電繞北斗樞星,感而懷孕,二十四月而生皇帝與壽丘。生日角龍顏,有景雲之瑞,以土德王,故曰皇帝,封泰山,禪亭亭。”這裡引述一下關於皇帝的典故,是因為兩人均與他有一定的關係。

《太平御覽》卷十五引《皇帝玄女戰法》雲:“皇帝與蚩尤九戰而不勝,皇帝歸於泰山。”《列子.皇帝篇》:“皇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以及苗族傳說中黃龍公在東方黃河入海口,則皇帝為東方遊牧民族部落聯盟的首領,蚩尤、炎帝為兩河之間冀州中南部從事農業生產的部落。

《蚩尤神話》中講黃龍公逆黃河而上進攻蚩尤,赤龍公由路上進攻蚩尤。。。

炎帝以姜水成,姜宇從羊,晉東南炎帝之遺蹟為羊頭山。苗族《蚩尤傳說》中沒有象《蚩尤神話》中稱赤龍公,而是稱老赤公。

皇帝是龍圖騰之部落,炎帝是羊圖騰之部落,蚩尤為牛圖騰之部落。蚩尤、炎帝同是已進入農業生產階段的部族,皇帝則“往來遷徙無定處”還處於遊牧的階段。直至擊敗炎帝、蚩尤之後,佔領其地,合併其民,逐漸轉化成為農業生產的部落。

以上簡述中可以看出,炎帝與蚩尤並非同一人,回答很淺薄,歡迎大家指正補充。


國學智慧書院


朋友們你們好。

【地丁老師講神話故事】開講啦。

本問題是一個錯誤提問,炎帝應該是下三皇時期的人物。而蚩尤則是五帝之首【黃帝】時期的人物。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大家聽我慢慢道來。

炎帝,神農氏。姓姜,名農 ,號炎帝。父親姜興,母親安登。女媧的外甥女。生在烈山,今天湖北隨縣一帶。


蚩尤,九世炎帝。姓榆,名蚩尤。生在三苗,今天的湘西黔東一帶。

炎帝神農與炎帝蚩尤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他們相隔四五百年。

蚩尤與軒轅黃帝是一個時代的人。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朋友們且聽我慢慢道來。

話說,炎帝神農氏駕崩以後,帝位代代相傳,傳到八世炎帝榆罔的時候,榆罔的弟弟榆苗,三苗國國君。為了和榆罔爭皇位,請天魔地匪刑天和夏耕用“縱魔投胎術”,使自己的八十個妃子都懷孕,生下來八十個龜兒子。十八個蚩尤。


事情趕巧了 ,怎麼個巧法呢?請聽下回分解。(開玩笑)

書接上回,在榆苗的妃了懷孕同時,榆苗也懷孕了。十月懷胎到期後。國王榆苗從肋下凸出一個大包,御醫用刀割開以後蹦出來了一個大赤瘤,赤瘤裡面裝的就是以後的牛頭人身的大蚩尤。

如此看來,炎帝神農氏, 根本沒有和黃帝爭過天下。他們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

後來,九世炎帝大蚩尤和黃帝爭天下,被應龍所獲,黃帝所斬。


真實的故事,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謝謝朋友們閱讀、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