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蕴章说卢中南硬笔楷书远超庞中华,你怎么看?

惊龙轩


这个问题首先让我想起了一首诗: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庞中华的水平和卢中南的硬笔书法水平原则上是很难能够放到一起去比较的,因为庞中华的硬笔书法,更具有硬笔书写意趣,而卢中南先生的硬笔书法却突出的是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毛笔意趣。虽然一个学颜真卿,一个学欧阳询,就硬笔书法方面,他们追求的方向,差别非常大。这有些象是将长跑运动员的成绩和跳水运动员的成绩拿出来比较一样。虽然你也可以说他们都是运动员,怎么不能放到一块比较。

庞中华的书法,钢笔书法的书写特性比其它硬笔书法家的书法更突出,甚至可以说庞中华的书法线条形质就是以强调硬笔书法工具的特性而形成的书法线条。我们从庞中华的毛笔书法或麦克笔书写的作品不能看出,其作品的线条仍然具有硬笔书法线条的特质。

卢中南的书法则不然,硬笔书法的特点毛笔和硬笔的特性各占一半,毛笔书法作品的点画意趣,毛笔书法的意趣远远对于硬笔书法的特点或元素。

从这个角度来说,卢中南的书法水平的确高于庞中华。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庞中华的书法的意义在于开创我国书法思潮方面具有前瞻性和硬笔书法的特征更突出,也还有具有领军人物的地位。

基于以上原因,才认为想前面那首诗。











翰墨书道


田蕴章的说法应该是很中肯的的,也是事实,并没有故意贬低谁或抬高谁的意思,卢中南的楷书确实远超庞中华,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庞中华对普及硬笔书法所做的贡献。


时代造就了庞中华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正直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对精神文化有所需求。这时中国书法的一种崭新的形式应运而生——硬笔书法。

庞中华正是在这种时间背景下开创了硬笔书法的先河,成为了第一位吃螃蟹的人。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那个时代背景,庞中华很难成功。时间早几年的话,人们没有条件,就没有需求;晚几年的话,出字帖的人会很多,庞体字不可能影响这么大。

可以说,时代造就了庞中华的硬笔书法影响如此之广。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庞中华对中国硬笔书法的普及做出的贡献,是他让普通百姓认识了什么是硬笔书法,让书法走进了普通百姓的生活。


庞中华非科班出身,卢中南更专业

庞中华的专业是地质,这与书法不搭边儿,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书法的追求。卢中南师从欧阳中石,科班出身。虽然写字的水平有时与是否科班出身关系不大,但毕竟一直做一件事,而且有好的老师指点,水平进步肯定会更快。

庞中华只擅长硬笔,卢中南的硬笔有欧楷的影子。这与他有毛笔基础有很大的关系,看他的字,显得更险俊、生动,笔锋更有力。而庞中华的字虽然工整,但没有毛笔的基础,看不出笔锋的灵动,所有的字没有多大变化,显得千篇一律。

庞中华的字比较容易上手,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卢中南的字要想写好不是那么容易,最好有毛笔字的基础。

现在我们已经没有必要讨论谁的水平更高、谁写的更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只要爱好书法,选择自己所爱的字帖临摹就是一件高兴的事。

我是听涛轩书法 ,谢谢阅读!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听涛轩书法


对于硬笔书法来说,我觉得三人的书法区别并不是很大,只是风格问题,没有办法去谈高低,都是用来实用的,相对来说我还是更喜欢庞中华的书法。

田蕴章、卢中南的楷书都学习欧体,板正有余而灵动不足,适合初学者练习,但是这种字体由于有太多的顿笔,书写起来速度很慢,很难达到真正实用的目的。

而庞中华的硬笔楷书就灵动了很多,他字字包容性很强,能够快写,在实用性上我觉得是强于二者的。

作为毛笔书法,水平最高的我认为是卢中南了,他的毛笔楷书格调上要比田蕴章和庞中华的高,取法上也更古。

卢中南的毛笔书法,不仅仅局限于欧体,他对于颜真卿书法、魏晋王羲之、钟繇的书法都有涉猎,这一点从他的毛笔书法作品了也能够看出来。

相对来说,田蕴章的毛笔书法不及卢中南,硬笔又未必赶的上庞中华,着实有一点尴尬。

配图如下:

庞中华硬笔书法

田蕴章书法

卢中南书法

你觉得呢?

码字辛苦,


不二斋


田蕴章老师在他的节目中谈到硬笔书法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谈到了硬笔书法的带头人庞中华。他说庞中华的书法是“通俗书法”可见他对庞中华的评价不高。


并且他与庞中华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庞中华问了他这个问题,他直言不讳地说庞中华的字没有毛笔字的基础。写出来的字只是工整罢了,庞中华也承认这一点。


田蕴章还提到庞中华是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凭借了时代的契机。在硬笔书法刚刚兴起的时候,做了带头人。

的确,庞中华并非书法科班出生,而是在大山里找矿时才练习书法,那时他已二十岁了,此前未接受过正规的书法训练,而后来又一直做的硬笔书法事业,我们看他写的字基本都是硬笔字变过来的。

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不是用毛笔来变为硬笔字,而是相反,所以导致他的字艺术性差了很多。

我们小时候都学过庞中华。但是后来都转为其他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比起田英章,卢中南,吴玉生这些书家来,庞中华显得不够专业,他们的硬笔字都有坚实的毛笔基础,写出来的字是要耐看一些。

以上是我个人体会,不足之处,请指出!


铁匠的头发


谢谢邀请!首先明确,笔者的书法水平不及庞中华、卢中南二位老师的百分之一,纯属一孔之见。

个人认为,"超过"是必然的,至于是否"远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究其原因乃根基问题,即对传统书法的学习和借鉴,传承与创新。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里说:"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虽言治国,书法亦然。"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根不深枝叶难茂,源不深流不远长。

首先,看看二人师承、简历。百度百科 介绍" 庞中华,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和诗人,四川达州市人,生于1945年10月21日,1965年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地质勘探专业。当代中国硬笔书法事业的主要开拓者。 现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名誉主席,庞中华硬笔书法学院院长,曾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庞中华练习硬笔书法几十年,遍临名帖,他认为对前辈的书法不能一味临摹,失去自我,而应该不断创新,用他的话说就是“读古帖写现代字”。同时,庞中华曾追随国学大师文怀沙学习,与范曾、王立平、空林子、周逢俊等名家同为关门弟子,于诗歌创作也具备一定功底。目前兼任燕堂诗社常务理事。""卢中南1985年至1987年在原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书法班学习,师从欧阳中石先生。1986年获“全国电视书法比赛”一等奖,同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硬笔书法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硬笔书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钢笔书法大赛评委,全国中小学生硬笔书写大赛评委,中华书画名家研究院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二人都是人中龙凤,才智过人,难分高下。都师承名家,但个人认为文怀沙老先生国学优于书法,书法欧阳中石先生更胜一筹。庞中华老师专业是地质,卢中南老师是教育学书法专业,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书法实践更为系统全面规范。

庞老师的书法作品硬笔居多(恕笔者孤陋寡闻),偶有"软笔"(不一定是"毛笔"庞老师自己落款证明)作品,几乎是隶书,落款却是杂糅"软硬笔书(写)"(见图),或许是″硬笔有专攻",也有可能"力有不逮"。所谓"落款一伸手,便知有没有"。而卢中南先生的作品众体皆差,有浓郁的书卷气,文化底蕴更浓,更具魅力。








其次,看其作品,庞老师的硬笔书法个性鲜明独树一帜。但由于在传统书法中吸取养料不如卢中南老师,无论是楷、行、魏、隶,给人众体一面之感。反观卢中南老师,无论楷、行,抑或对联、手札、邀请柬,各具风神,光彩照人。









客观地说,在上世纪汉字硬笔书法混沌的时代,缺少一统"书法江湖"的英雄。庞中华老师振臂一呼,身体力行自成一体,成为中国硬笔书法的探索者、奠基人之一,对硬笔书法发展的贡献功高至伟。但首创者未必就是技艺最好的,刘半农、胡适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文学成就未必超过老舍、巴金;中国宋朝就有足球,现在也不是世界(亚洲)强队。而卢中南老师所处时代,硬笔书法"群雄"并起,书法氛围、环境更好,加之站在巨人肩上所以看得更远。所以,就书法贡献而论,庞中华老师载入史册;就书法成就而言,庞中华老师的确不如卢中南老师。

再次申明,以上观点纯属一己之见,无贬低诋毁之意。不喜勿喷,原创不易,谢谢阅读!


渔山樵水


谢谢邀请!首先说明,庞中华、卢中南和田英章都是我书法路上的老师之一,受益良多。

庞老师的硬笔书法:


就艺术水准来说,卢中南超过庞中华,卢和田英章伯仲之间。因为庞中华只涉及硬笔,作为书法普及传承者,弟子百万,当年犹如皓月引路,庞老师功德无量!



庞中华老师九十年代创办中华硬笔书法函授中心,我是百名优秀学员之一。后来又学习了卢中南、田英章、顾仲安、林散之等老师的硬笔书法,对于他们的书法水平,有我自己的切身体会。

庞中华,适合入门基础学习,技法上吸收了黄自元的结构九十二法,端庄遒劲,富予美感!不足之处,就是没有传统毛笔功底,少了变化。


而卢中南老师,身为军人兼具儒雅,书法软笔硬笔都是行内翘楚。硬笔书法来自于传统毛笔书法,韵味足,一生倾心欧楷,笔法、结构和章法上,均在庞中华之上。是学习硬笔书法提高书写能力的更高台阶之一。



田蕴章老师什么时候说的? 我真不知道。至于这种观点,我是赞同的。卢中南和庞中华天壤之别,没法比。

卢中南的硬笔字是宗法传统的,或者说是毛笔书法的底子。




庞中华的硬笔字,一点儿传统元素没有,他自己宣称学过颜体什么的,但是,在字体当中却不见颜的影子。捺画、横折钩等,实质上有一点儿新魏体的痕迹,近似当年流行的“板报体”、“钢板体”,五零后人能懂我说的意思。

综合分析庞中华的硬笔字,其笔法、字法都不是正统的书写技法,没有准确的出处,属于现代化原生态写法。只能说是他创立的一种与众不同的个性化很强的庞体。



庞中华的字,根本谈不上有什么规范的书写技艺。说它是写字,书写动作不流畅,实用性极差。说它是书法,笔画生硬,字形风貌很丑,丝毫没有艺术美感。用这种字体写作业、抄文稿、写作品,写着难受,看着不舒服……



从八十年代起至今,在我的印象中,庞中华的字一直是这个感觉。

以上是我的观点,纯属学术研讨,实话实说。感兴趣的朋友请点赞,或关注我,翻阅之前发布的相关信息,会有惊喜。谢谢支持!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庞中华和卢中南两位先生,我都有过接触,他们都温文尔雅,说话和气,举止绅士。

庞中华先生对书法普及的贡献是非常大的,记得我们八、九十年代开始练字,基本上都是从他的字帖入门的。

但不可否认,庞先生并非书法科班,他的书法更多的是他自己摸索出来的,所以艺术性略差,但作为入门字帖是没问题的。

而在军事博物馆任职的卢中南先生,于书法理论与创作都是有极高水平的,他的字更规范,走的是专业书法之路,其艺术性更强。

要说明的是,两位先生都有一份文人情怀,而非现在市场上以营销为第一理念的司马彦、田英章等人,以追逐市场份额与经济利益为首要目的。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我是江上人感谢您的邀请!足下不光是喜欢毛笔书法同样喜欢硬笔书法。说句实话我就是从庞中华硬笔书法学起的。我在学校时当时庞中华硬笔书法非常流行。我爸给我买了一套。分为楷书,隶书,行书,魏碑,草书。是个硬纸板,可以用纸放在上面描。我还记得当时学的很是认真,我在学校晚上8点才放学,到家吃点饭我就开始练字了。每天要练两个小时,星期天我练的时间更长了。当时练书法还是比较认真的。当时对书法非常感兴趣。

田蕴章说卢中南硬笔楷书远超庞中华,我想这只是他个人观点。我想肯定有人不会赞同这个观点。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每个人的审美是不同的。没学书法的人与学书法的人审美肯定不同。

其实我把庞中华与卢中南硬笔书法对比一下。庞中华硬笔字笔画过于严谨,笔画过于保守,字形,大小几乎一个格式。我想庞中华做事也肯定是一丝不苟的,严谨认真态度。在书法中也会体现出来,看了庞中华硬笔书法秀气而工整。每个字的笔画,点画,字形按部就班。这可能与他做人做事态度有关。在书法当中多多少少能体现个人性情。



而卢中南硬笔书法,比较随和,字的大小,字形的变化,笔画与笔画不同,字形与字形不同。可能更好体现性情与审美。更能呼和艺术特征。可能两个人性情与审美不同形成不同的风格,这两个人我都喜欢,当然了你有你的看法。书法既能写出自己性情,又能呼和书法特征就很好了。不一定非要分个高低。每个人审美,性情是多样的,书法的风格跟着自己性格走,我认为这样才能有个性。书法也就形成多种多样的风格。你的书法好我不一定非要跟着你走。我刚开始拼命练庞中华硬笔楷书,我现在已经转到草体上了。我认为草体更能体现我性情。有庞中华影子吗?没有我只是以他为一个基础,等你有了基础你就可以学其它书体,你想要的书体,你想要的风格。这才是真正的学书法。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自己的面貌。我的硬笔书法风格是特有的和别人肯定不同,因为我按照我的审美来学书法的。我也学别人的书法,但我的风格绝对不像别人面貌。这才是真正的我。



这是我个人观点与看法我也只能代表自己。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传承文化继承传统


说实话,我刚上初中时学习硬笔书法也是从庞中华先生的字帖开始入门的。或者说,当时在我们那个地方似乎也没有更多的选择。我个人认为,庞中华先生的硬笔书法规范、美观,初学者很容易上手,一般临习几个月都能学得几分像。所以,就硬笔书法的教育和普及来说,庞中华先生的确功不可没。

庞中华先生硬笔楷书

大概是学习了一年左右庞中华先生的字帖后,我的硬笔书法已经在学校小有名气了。我们的美术老师看到在书法方面的兴趣和天赋,就借了几本他从城里买的字帖给我,并且建议我开始学习毛笔书法。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借了三本字帖,除了一本《九成宫醴泉铭》,另外两本是王正良和卢中南先生的硬笔书法字帖。我当时真的有种“天外有天”感觉,而且随着学习的深入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现在我也从事书法教育工作好多年了,说实话,我真的庆幸能那么早接触到欧楷的学习,并且能接触到王正良和卢中南先生的硬笔书法。相信具备了一定书法功底和书法审美能力的朋友来说,应该承认王正良和卢中南先生的硬笔书法水准明显是在庞中华先生之上的。


卢中南先生硬笔楷书

田蕴章先生评价卢中南先生的硬笔楷书远超庞中华,并非是他们同为欧楷名家而在审美上有偏见。事实上,田蕴章先生的欧楷和卢中南先生的欧楷虽然取法于一家,却各有取舍,各有发展,在书风上已经有了很大差别。田蕴章先生的评价应该是代表了大多数书法爱好者的观点的。

客观地说,庞中华先生的硬笔书法虽然规范、美观,且易于推广,但是传统底蕴明显不足,笔画结构都过于模式化,略有造作呆板之嫌;再看卢中南先生的硬笔楷书,虽然源于欧楷,却明显趋向于魏晋小楷,尤其是王献之《洛神赋》的书风。俊逸潇洒却不失严谨。对于硬笔书法初学者来说,可能庞中华先生的字更容易上手,卢中南先生的字相对来说接受要难一些。如果单单是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分析,高下立判。


卢中南小楷

总的来说,田蕴章先生说卢中南先生的硬笔楷书远超庞中华,评价还是相当客观的。当然,这也只是惊龙轩一家之言,欢迎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