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能看懂现代诗的老百姓少了?

逆天改命的诗说人生


谢谢“逆天改命的诗说人生”文友的邀请。鄙人一直热爱诗歌,年轻的时候也写过,后来因职业占据了心境和时间就没有再继续了。谈这个问题,也只能从个人的观察感受上说几句,不限于您所问问题的范围了。希望不要干扰到您的创作,不对的地方更请指正。我们是朋友,坦诚交流就好。

1、生存实况,生活感受,始终是诗歌创作最大最基础的来源。你最有底气的表达,那些能够摇曳全篇的生动意象,如天风甘露,大地清流的词句,只能来自你真实的生活,不可能是“二手”。“二手”如假货破帽,行家一眼识破,即时面目可憎了。率真的、有深度的活着,悲喜七情,甘苦六欲,生生灭灭,都来回承受,纳于胸次而反刍不已。让自己的生命成为诗性的神奇土地,是好诗产生的绝大前提。你要读者读懂你的诗,必须要先让读者读到你生活的真相。这是懂的大前提,感动的大前提。

2、不应把读者懂不懂作为写作的先行条件来设置,这样产生不了好诗的。诗首先要排除“非诗性”的干扰,向着你内在的“诗心”负责。你是为诗歌写作,真正的读者也是为诗歌而阅读。我这个说法,很“形而上学”,很抽象,但是绝对不是虚无之说,凡真诗人当明白我在说什么。

3、也因之,诗,追求的是诗味诗意,诗的本体呈现,不是为了反应生活,书写时代之声,那是流行歌、民歌的任务,不是诗的任务。我不反对认为最好的诗是易懂的,但是我反对诗的“易懂”是最大尺度。最易懂的好诗,都比最易懂的流行歌“多出”很多东西来,这“多出”的部分是超越于字面直白含义之外的余响,空谷悠长,回荡余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里头有多少东西,小时候理解一个样,年轻时理解一个样,老年时理解又是一个样?画面组合的元素是一致的吗?不,不一致的。

所以,通俗易懂于对于诗来说,是因心情心境、主题、题材而水到渠成的事情。自然中有许多可能的余味在里头,有许多层面的情绪在里头,有深刻的主题在里头。这是诗比流行歌更多“剩余物质”的地方,有这些才叫“诗”!

4、克服一些常见毛病。我们常见的诗,有意象,有感情,有生活,但是毛病多出现在:①诗的结构性不强,散乱分沉。中国人写现代诗为什么感觉差,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作者往往只注重单个意象的吸引力,而把不同意象串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让其首尾一贯的逻辑能力,普遍很差。包括了现在很多公开发表的诗歌亦有此毛病。②主题俗套。语言多么华丽,感情表达多么丰沛都好,一旦让读者明白他们写的是什么,立马觉得主题普通,文胜于质,小题大做,无病呻吟。我们的诗人写诗,跳不出前人已经表达过的、写过的场景、语气、修辞方式,而且要命的是,往往写得比前人还差。原因在于在相似的生活里,他们没有活出不同于众人的自我出来,你的自我本相就是个“大众脸”,硬要做出新奇效果,那就别扭加讨厌了。这是时下诗歌不受欢迎的一个内因,很致命!

5、卓越的诗歌,一定有独特的象征序列。这个象征序列是诗人自已总结出来的独特修辞,用来承载、修饰他认为的现象,体现诗性的说服力、穿透力和震撼力。例如荷马的奥德修斯、特洛伊、海伦,例如但丁的“地狱”、贝雅特丽齐,例如托•斯•艾略特的“荒原”“黄昏”,例如曼什杰坦姆的“太阳”,阿赫玛托娃的“安魂曲”。象征序列的意义如同一套哲学词语,是诗人身份、位置、眼光、心境、态度的一个外化物,不是生活自然给你,而是你主动思考感受,总结揣摩出来的语言。我们时下的诗人在此有意识去做的很少,做得成功的几乎还没有。这是当代诗歌软弱涣散的一个重要体现,产生不了大诗人的深层原因之一。

6、诗人应该有学问根底。诗人应该多读书,古今一流的哲学思想,文学作品,宗教思想精品,广为涉猎,精读一批伟大名篇,提升自己认知和表达的能力,塑造非同凡响的诗心灵魂。作家不会读书,这非常要命的,我们现在的作家不是不读书而是普遍不太会读书,对古今中外伟大同行的创作关注相当不够。在我看来,一个诗人起码要有他极为喜爱、深受影响的三位以上的大诗人,对他们的作品能如数家珍,达到专家级程度,他方明白杰出的诗歌由什么元素构成,伟大的创作由什么元素推动。然后,诗人还应该熟悉文学史,中国的,世界的,特别是西方的文学史。之外,哲学,宗教中一流的伟大著作,起码要读几部,认真深入地读几部。这些工作,是让自己成为卓越诗人的基础工程。

7、这些伟大的同行,应当关注。我对中国现当代诗歌的确总体不甚满意,它们既脱离了中国传统,也衔接不了世界主流,是两头不到岸。究其原因,我们整整几代人对诗的理解即使不说错误,至少是非常偏面的。如果仁兄您的写作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知名度,获得进入中国作协或地方作协资格的,我建议您,大可撇开当下中国诗坛一段时间,把目光集中到中国古代和西方诗歌当中去寻找真正的诗性珍宝。

中国:诗经、屈原、古诗十九首、阮籍、陶渊明、李白、杜甫、李商隐、韩愈、苏轼、周邦彥、辛弃疾、姜夔、吴文英、高启、钱谦益、吴伟业、王士祯、黄景仁、厉鹗、郑珍、陈三立、沈曾植、文廷式。可选几位深度去读。例如,我个人就深读屈、陶、杜、周、辛、吴、钱诸家,从他们身上我知道了中国诗歌的灵魂何在,范式和力量何在。

西方:荷马、维吉尔、但丁、荷尔德林、布莱克、华兹华斯、波特莱尔、狄金森、惠特曼、瓦雷里、里尔克、托•斯•艾略特、弗罗斯特、策兰、帕斯、希尼、普希金、曼什杰坦姆、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布罗茨基。

然后,文学史、诗歌史,要读。

从以上这些精品中,我着重推荐您以下几本:

一、茨维塔耶娃抒情诗选、阿赫玛托娃诗选。如果问我,最伟大的女性诗人有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先推举俄罗斯的这两位女诗人。她们是美丽的女性,年轻时都貌美,她们是天生的诗人,儿童时期即开始写作,她们的生命非常苦难,家破人亡,遭遇到难于想象的疯狂迫害。她们的诗,既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写照,又是完全超越了生活经验层面,与人类最普遍的有关苦难与崇高、坚韧与欢笑、死亡与永生紧紧相连。她们的诗写得很易懂,但并非人人可以理解,因为她们的心灵远比普通人伟大得多。

我以为,凡有心写诗的年轻人,先在她们这里接受一下诗性的洗礼,会很有得着!



二、托•斯•艾略特诗选。艾略特是二十世纪英美诗坛的盟主式人物,霸占英美诗坛三十年之久。他的诗曾经公认的难懂,但借助翻译和注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同样是现代大工业社会中的人,为什么他就能独特地总结勾画出时代的症结特质,读之如在其中?晦涩就不是好诗了吗?晦涩是一种不得已的修辞。借鉴前人(用典)与自己当下感受的融合,艾略特诗歌另一个特点是在他的作品,你会见到许多前辈的面孔,尤其是但丁、玄学派诗人、圣经故事,你也会见到更多的同龄人的面孔,无聊的妇人刻意模仿贵族生活而灵魂堕落非常,偷情,泛交,失序,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西方社会,在他的笔下形成立体的形象。伟大诗人的功力把过去的文化用活在诗的意象设计、张力营造、效果对比之上,相当神奇高妙。

愿您能写出无愧于诗人称号的诗作!


唔好嘈


文学创作,就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该题材所呈现的意义,这可能是所谓的主题思想吧。当然好的作品的产生,除了取决于作者的敏锐的洞察力外,还要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等。写诗,无论是古诗或现代诗,都要体现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音乐美,离开了这些特点,所有的作品,只能说是贻笑大方的。 要使老百姓看懂现代诗,除了做到上述的要求外,还需要在语言上下功夫,语言力求做到准确,简练,通俗易懂,作者要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创作精神,与老百姓接触,交流,对语言反复推敲,让老百姓接受你的看法,这自然能看懂你所写的现代诗了浅陋之见,惭愧!惭愧!


正信31


现代诗老百姓看不懂了的根本原因,就是诗歌的作者,背离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背离了最广大的读者,把诗歌当作纯粹个人情绪的宣泄工具,当作所谓纯艺术的炫耀。诗如其人,写出老百姓看不懂的诗却还自以为高明的所谓“诗人”,他的世界观总是有扭曲的地方。现代诗的出路必须是回归它的初衷,它的最原始功能,必须从诗歌的源头发现现代诗的流向和道路。诗歌是语言艺术,语言的最大功能就是方便交流。脱离了这个最基本的功能作用,任何诗歌都将是短命的和毫无价值的。现代的高度工业化时代,快速的生活节奏,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被自我无限放大了的自我存在,自我价值……都不应该是现代诗特立独行的理由,却反而是现代诗在荒谬的个人主义大于一切的死胡同里执迷不悟的伪哲学,伪生命。现代诗应该是呼唤人民心声的代言人,呼唤时代的歌者。凡是打着我就是我,诗就是我的旗号的所谓诗人,所谓的现代诗,让它见鬼去吧!


王雨艽诗词


谢邀!为什么能看懂现代诗的老百姓少了?这恐怕有几种情况!第一种目标不同,老百姓以养家糊口怎样能过上好日子为目标,部分爱好文学的也是闲暇之余玩玩而已!况且现代诗也不一定对他(她)们的口味!自然就少了!第二种是写现代诗的部分作者写的诗!朦胧得实在看不懂!犹如天书一般,当然也许我水平不够欣赏不了如此精品,兴趣大减,自然也就与它无缘了!高雅的人会讥笑俗人不会欣赏!可偏偏俗人居多,不要小看俗,据说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诗先让老百姓欣赏一下,能否懂其之意!所以通俗易懂的诗才受欢迎!


一绺春风79682225


受好友幸福诗歌相邀,前来作答。我是学古典诗词的,现代诗大贤的名篇巨著从未拜读过,不知老百姓看不懂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但是,无论是什么作品,都应当让读者读,以引起共呜,这才是写作的目的,如果写些自许高深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云里雾里的东西,自已倒是满足了虚荣,读者如果总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还会继续在苦读中找罪受吗?

我在想,为什么上百年、上千年的作品我们能够读懂并尽情欣赏,而目前的许多现代诗(包括其他诗)却比前人的作品更难懂?这些作者的学识真的超越前人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只不过这些作者是以不让人懂为目的,以怪异奇诡取胜,别人自然不知所云了。

要想让人看让人懂,就必从别人的角度去想去写,如果真的写那些奇诗怪文上了瘾,那就不用发表,留给自己满足陶醉好了。


兴梦夕飞


首先本人对诗不是很了解,尤其是现代诗,总觉得现代诗的格律很朦胧,很模糊,时常带点歌的意味,或者说就是用歌曲来格律诗。其次现代诗词语偏僻化,越是随性,越是出格就越是被推崇备至,甚至有些诗人大脑严重缺钙,思路不畅,构思不新颖,而且意象混乱,最主要的是诗人不为百姓的疾苦而呐喊,我想这才是老百姓看不懂现代诗的真正原因吧😄


我是yue


现代诗是什么样的呢?这么说吧:你随意找一本书,菜谱都可以,从第一页往后翻,挑每一页第一行开头的几个字,然后把它们排列组合起来,再分行,就OK啦!诺贝尔奖不敢说,国内的茅盾奖什么的应该是有富余。


坐看云起153589638


现代诗走到现在,已经走向孤芳自赏,脱离了大众,发展空间受到极大限制。诗歌最根本的还是应该来自生活,然后经过艺术加工,变成人民大众喜欢的东西,为他们服务。也就是,诗歌来源于人民群众,也应服务于人民群众,这样的诗歌生命力才会旺盛。它不能脱离生活,成为空中楼阁,玄妙而不能广为流传。


黄河风


谢邀!个人观点!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语言,奢求灵感,能够表达出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具有一定的韵律,是抒情言志的一种文学体裁,属于高雅的艺术!而老百姓呢?是生活在社会底层,为了温饱,日夜拼搏辛苦劳作的人群,在不敢生病的当下,哪还有精力静下心来去了解什么现代诗!!愁人!回答个问题少搬了几趟砖,明天早餐的鸡蛋又没了!!


梵寂


“越是看不懂的,越是好诗”,这就是现实中现代诗的真实写照。越是晦涩难懂,越是不着边际,越是叽歪呻吟的诗越被某些人推崇,后边还跟着一大帮摇旗呐喊“好诗”的起哄者。其实他们也不懂,只是“附庸风雅”而已!当这些人嘲笑“啊! 蓝天,你为什么这么蓝?”时,他们之间又能相隔多远的距离呢?李白、苏东坡离我们很远,但李白的诗,苏东坡的词我们大多数人都能懂,也丝毫未影响他们的伟大。离我们近的,写现代诗的徐志摩,他的诗很多人也看得懂!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既“物”,言之无物的东西不是艺术,其实就是无病之“呻吟”。是在那里干“跺脚”,形态更像那下不出蛋的老母鸡,憋的满脸通红,最后硬挤出几个不臭的屁!虽然不薰人,却也把人吓了一跳。现代诗是新时代下诗歌的新形态,虽然不需规范,但也不能撇断传统诗歌的内涵,不能天马行空,不能言之无物,最起码要让大众能看得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