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銀幣收藏持續升溫及價值上漲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民族眾多、疆域廣大、政權林立。其貨幣發展歷程長、演變大、各時代遺留下的錢幣實物浩如瀚海。其種類之多、形制之煩、數量之大、分佈之廣,在世界貨幣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從商代的貝幣、戰國的刀、布幣,秦代的方孔圓錢,到清末的機制幣,數以萬計千姿百態的古錢幣構成了當今錢幣收藏領域中最為龐大的收藏門類,吸引了無數愛好、收藏和研究者。千百年來,古錢幣歷經滄桑,存世數量越來越少,投資價值日益升高,近十年來,古錢幣市場行情一路走高,特別是一些中高端古錢幣十分搶手,至2009年,已經出現十分驚人的漲幅。十年以前北宋錢幣和清代錢幣一枚一般只有幾百塊今已增值數倍以上,且仍在不斷上漲之中,這一現象值得廣大集幣愛好者關注。

大清銀幣收藏持續升溫及價值上漲

因清代以來經歷了多場戰爭,珍稀古錢幣損失嚴重,至今,數量已經極其有限。收藏古錢幣應對其品相有細節的瞭解,因為品相不同,價格也會相差較大,如鐵錢,品相很差的收藏價值就大打折扣了。不過,古錢幣經歷無窮歲月的洗禮,品相或許受到影響,所以收集到精品古錢幣難度就非常大。也許是因為此緣故,導致如今一些古錢幣價值連城,甚至僅僅一枚古錢幣,便能換到市區一套房子。

千百年來,古錢幣歷經滄桑,存世數量越來越少,投資價值日益升高,近十年來,古錢幣市場行情一路走高,特別是一些中高端古錢幣十分搶手,至2009年,已經出現十分驚人的漲幅。十年以前北宋錢幣和清代錢幣一枚一般只有幾角錢,如今已增值數倍以上,且仍在不斷上漲之中,這一現象值得廣大集幣愛好者關注。

古錢幣極具觀賞性與歷史價值,因此古錢幣如同其他古玩一樣被藏家們所青睞。中國早的機制洋式銀元為光緒年間的“光緒元寶”,俗稱“龍洋”,因銀元背面一般鑄有龍紋而得名。珍稀古錢幣是貨幣歷史的實物,由於早已不在流通領域,留存下來的亦少之極少,更是歷史的見證。

大清銀幣收藏持續升溫及價值上漲

近幾年廣東省造光緒元寶雙龍“壽”字幣一度成為收藏界追捧的寵兒,媒體上炒得沸沸揚揚,動輒上百萬的天價。據瞭解,香餑餑的廣東省造光緒元寶雙龍“壽”字幣收藏價值極高,但是廣東省造光緒元寶雙龍“壽”字幣存世量極為稀少,一般古玩市場上的多為偽造品。因為造假市場擁有無法言喻的暴利,導致如今偽造情況越演越烈。

因為古錢幣收藏市場產生的驚人利益和不斷湧現的財富神話,吸引了許多“土豪”蜂擁而入,當人們開始意識到廣東省造光緒元寶雙龍“壽”字幣的真正價值的時候,奈何市面上的廣東省造光緒元寶雙龍“壽”字幣早早被人搜刮而去,目前“廣東省造光緒金元寶”基本上都藏於博物館和個別大藏家手中。

大清銀幣收藏持續升溫及價值上漲

近年來,中國的收藏界風起雲湧,很多藏品大幅升值,而其中升值快的、升值幅度的品種之一便是錢幣,而古錢幣收藏大軍也不斷壯大。有業內人員認為,古錢幣市場已經紅火了十幾年,未來總的趨勢是不會發生變化的。特別是在互聯網商務發展之後,對古錢幣收藏、交易都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因清代以來經歷了多場戰爭,龍紋光緒元寶損失嚴重,至今,數量已經極其有限。龍紋光緒元寶,這種元寶非常獨特,它所代表的不僅僅是金錢,還有光緒年間的經濟情況。為此,眾多收藏家都紛湧而至,以期能夠找出造幣總廠龍紋光緒元寶,以滿足清代經濟研究所需。

自2008年以來,錢幣藏品在各大交易會上風頭鵲起,國內外對於清朝龍洋、龍郵的熱捧不斷升級,讓眾多的投資者感受到了中國龍藏品的收藏價值和潛力。

大清銀幣收藏持續升溫及價值上漲

2013年--2014年廣東省造光緒元寶系列在線拍賣統計,在1年的時間內,廣東省造光緒元寶一共有281枚拍品上拍,參與總人次達到4500人,出價次數1066次,其中價格的是廣東省造光緒元寶,藏家為關注的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如下: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其中競爭為激烈的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定價280萬元人民幣起拍,加價幅度20萬元,在經過11次出價後,後以480萬元的價格成交!”

在我國近代銀幣中,廣東省造銀幣是久享盛名的一種。銀幣設計精湛,鑄造精美,圖案中有“壽”字及二龍戲珠紋樣,故習稱廣東“壽字一兩”或“雙龍一兩”,其稀有程度及其神秘的身世一直為藏界津津樂道,被譽為“傳說中的銀幣”。

隨著錢幣市場投資熱潮的高漲,如今市場上又興起了收藏大清銀幣。據瞭解,古錢幣在收藏市場一直是比較熱門的收藏品,宣統三年大清銀幣有不同版式,其中大清銀幣長鬚龍、大清銀幣短鬚龍、大清銀幣大尾龍比較稀少,也是具收藏與投資價值的。

大清銀幣收藏持續升溫及價值上漲

宣統三年大清銀幣有不同版式,其中大清銀幣長鬚龍、大清銀幣短鬚龍、大清銀幣大尾龍比較稀少,也是具有收藏與投資價值的。宣統三年大清銀幣有不同版式,其中長鬚龍、短鬚龍、大尾龍比較稀少。現隨文介紹於後,以供同好鑑賞。

大清銀幣收藏持續升溫及價值上漲

大清銀幣長鬚龍

大清銀幣長鬚龍,直徑39毫米,厚2.1毫米,重26.7克,直齒邊。該幣正面珠圈內為漢文“大清銀幣”四字,珠圈外上下為滿、漢文“宣統三年”字樣,左右兩側分列長枝菊花紋飾。背面“壹圓”二字坐中,外圍是巨龍騰空,自上至左向右環繞一週,七根尾須向上,龍頭置上,兩根長鬚下垂,鼻樑突起,兩眼炯炯有神,龍紋精細,火球在下,下方邊緣是英文“壹圓”。 大清銀幣短鬚龍,直徑40毫米,厚2.1毫米,重26.9克。該幣正面珠圈內為“大清銀幣”四字,珠圈外緣上下分別為滿、漢文“宣統三年”字樣,兩邊分列長枝菊花紋飾。背面中心為“壹圓”計值,外圍蟠龍環繞,龍頭居上,高鼻突眼,兩根短鬚自然下垂,龍尾在右,下方為英文“壹圓”,直齒邊。

大清銀幣收藏持續升溫及價值上漲

大清銀幣短鬚龍

大清銀幣短鬚龍直徑40毫米,厚2.1毫米,重26.9克。該幣正面珠圈內為“大清銀幣”四字,珠圈外緣上下分別為滿、漢文“宣統三年”字樣,兩邊分列長枝菊花紋飾。背面中心為“壹圓”計值,外圍蟠龍環繞,龍頭居上,高鼻突眼,兩根短鬚自然下垂,龍尾在右,下方為英文“壹圓”,直齒邊。

大清銀幣收藏持續升溫及價值上漲

大清銀幣大尾龍

大清銀幣大尾龍,直徑40毫米,厚2.1毫米,重26.7克,直齒邊。該幣正面上下緣為滿、漢文“宣統三年”字樣,珠圈內漢字“大清銀幣”四字,兩邊分列長枝菊花紋飾。背面中間為漢字“壹圓”二字,下緣是英文“壹圓”,蟠龍沿邊緣自左向右騰雲而起,龍頭居上,大尾十二須向上,龍珠在“圓”字下方,龍眼凹突,鼻樑俏上。

大清銀幣收藏持續升溫及價值上漲

大清銀幣曲須龍

大清銀幣曲須龍大字版,直徑39.1毫米,厚2.1毫米,重26.9克,直齒邊。該幣正面珠圈內為“大清銀幣”四個漢字,字體粗大,珠圈外上下緣分別為滿、漢文“宣統三年”四字,銀字下方有“卐”字戳,兩旁分列長枝菊花紋飾。背面“壹圓”二字居中,外圍是一曲須龍自上至右向左再向右環繞一圈,龍尾在右,下端是英文“壹圓”。

大清銀幣收藏持續升溫及價值上漲

而古錢幣中的珍稀品種則升值幅度更為驚人,如在2009年11月中國秋季拍賣會錢幣專場中,一枚極其罕見的清代咸豐通寶寶福局背字“大清壹百”以196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尤其是在2010年5月中國春拍古錢專場中,存世孤品——戰國趙鑄大型“武陽”背“一兩”三孔布以100萬起拍,經過各位買家近40次激烈競價,最終以352.8萬元人民幣的天價成交,創出古錢拍賣新紀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