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壺春:瓶中極品,蘇軾爲它賜名!

玉壺春瓶又稱玉壺賞瓶,是中國瓷器造型中的一種典型器形。流行地區廣,沿用時間長,宋以後歷代各地窯場均有燒製。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裡的淨水瓶演變而來。基本形制為撇口、細頸、垂腹、圈足。它是一種以變化柔和的弧線為輪廓線的瓶類。其造型上的獨特之處是:頸較細,頸部中央微微收束,頸部向下逐漸加寬過渡為杏圓狀下垂腹,曲線變化圓緩;圈足相對較大,或內斂或外撇。這種瓶的造型定型於宋代,歷經宋、元、明、清、民國直至現代。

玉壺春:瓶中極品,蘇軾為它賜名!

玉壺春:瓶中極品,蘇軾為它賜名!

玉壺春瓶的名字的來源,可以說是一段佳話。相傳有一次大文豪蘇東坡在景德鎮會見友人,路上遇到一個老人在製作瓷器,細頸,肚子渾圓,造型十分別致。大文豪詩性大起,便作詩一首,其中兩句:“玉壺先春,冰心可鑑”,便是玉壺春瓶的由來。但是後人翻遍這位大文豪的作品集,並沒有此詩的出處,由此可見,這只是古人撰寫的一個故事罷了。

其實,'玉壺'是詩歌中的誇張手法,或指白瓷胎薄如紙、釉質細膩、純潔如玉(唐代瓷器主要品種是青瓷、白瓷和彩瓷,唐五代五大窯中邢白早已譽滿天下,白瓷常以'類冰''類雪'作喻)。' 春'泛指酒窯釀酒名(唐《國史補》:酒有郢之'富水春',烏程之'若下春',滎陽之'上窟春',富平之'石東春',劍南之'燒春'。),而玉壺春瓶由唐代寺廟淨瓶衍生而來,置宋為酒器,因承製名。到了元代一度為裝飾陳設,元末明初時期瓶身風格重厚圓潤,不復延續宋代瘦纖體格。

玉壺春:瓶中極品,蘇軾為它賜名!

玉壺春瓶在遼、金時期,北方少數民族政權,陶瓷燒造學習漢地風範,也燒製不少精美的玉壺春瓶,釉彩品種包括了單色釉、三彩等不同種類,裝飾以素面為主,並有暗花、彩繪等手法。元代玉壺春瓶承襲了宋代的形制,從宋代的實用酒器轉變為陳設器。造型除圓形外,還有八方形。釉色、紋飾華麗豐富,圖案更具有欣賞意味。明代的玉壺春瓶是伴隨著明王朝的誕生而出現。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以永樂、宣德為代表,中期以成化為代表,晚期以嘉靖為代表。清代是玉壺春瓶由盛而衰的階段,玉壺春瓶發展至清代,工藝上較前代更為成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玉壺春瓶造型上區別並不大。 相傳古代,因為其造型別致,精美異常,每當大臣們立功後,皇帝賞賜之物經常包含玉壺春瓶,被臣子們擺放在家裡觀賞。

玉壺春:瓶中極品,蘇軾為它賜名!

玉壺春瓶與梅瓶、賞瓶並稱為“瓶中三寶”,它們的造型新穎別緻,頗具代表性。在這之後,很多經典的瓷器都是以這三款為參考進行創作出來的。這三款瓷器中,以玉壺春瓶的造型最為經典。玉壺春瓶尺寸不大,堪稱現代女性S形的身材,非常適合在手中把玩,它玲瓏的身姿在收藏界也習慣被稱為“女性瓶”,大家都對玉壺春瓶趨之若鶩。

玉壺春:瓶中極品,蘇軾為它賜名!

玉壺春:瓶中極品,蘇軾為它賜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