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裡的守望者》看得不太懂?作者想說明什麼事情呢?

春日櫻花開


《麥田裡的守望者》是美國作家傑羅姆·大衛·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發表於1951年,引起好評。

小說創作於20世紀50年代,這時美國剛取得了二次大戰的勝利,成長為一個強國。在這樣的背景下,紐約成了美國“實利主義”社會的典型代表,人們的精神生活極度空虛,人與人之間是冷漠的的關係,沒有人在意別人的感受。

小說《麥田的守望者》講的是一個出身於富裕家庭的十六歲少年霍爾頓,在四次被學校開除後,不敢回家,在繁華的紐約遊蕩了一天兩夜。

他睡過小旅店,玩逛夜總會,濫交女朋友,大膽酗酒。在這其中,讓體會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醜惡現象,接觸了各種各樣的“假模假式的”偽君子。

面對這一切,霍爾頓厭惡了,他想逃離這個世界。但可想而知是不可能做到的,他痛苦,只能生活在這種內心極度矛盾中。就象他最痛恨電影,但又不得不在電影院裡消磨時間一樣。

儘管看不慣這個世界,他也沒辦法擺脫,苦悶、彷惶,他想盡各種不切實際的幻想來安慰自己。到了最後,他對現實社會也不得不妥協。

在《麥田裡的守望者》中,作者以一個青少年的視角展示了自己在紐約流浪的經歷和感受,同時也以一個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這個虛偽、醜惡的世界。

在創作《麥田裡的守望者》中,作者採用了意識流的寫作手法,同時,小說還使用第一人稱,將敘述者和主人公合為一個人,這樣以來,人們在讀的過程中就像是在聽一個人在講述自己的故事一樣親切,給人一種親臨現場、栩栩如生的體驗。


D東哥


《麥田裡的守望者》是美國作家J·D·塞林格的成名作品。創作於上個世紀50年代。

當時,美國剛剛取得了二戰的勝利,綜合國力迅速提高。與此同時,整個社會也開始逐漸扭曲、異化,日益發達的現代工業文明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大多數人“虛偽”地活著,變得冷漠且自私。他們崇尚金錢和慾望,精神世界卻十分貧瘠。

在這一時期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普遍出現了一種焦慮、空虛甚至反社會的心態

他們極其反感成年人的生活,同時也找不到自己生存的意義,因此時刻充滿憤怒和叛逆。

一批批後現代主義的作家,在這個潮流中應運而生。塞林格便是其中之一。他的《麥田裡的守望者》自從問世,便引起了廣大青年讀者強烈的共鳴,從而被追捧至今。

整個故事從一名十幾歲少年的出走開始

書的主人公霍爾頓,厭惡學校裡的墨守成規和虛偽,他性格孤僻,時常有些異於常人的想法。

他在一所名校讀書,卻因為多門考試不及格,而被學校開除。之後,他開始了三天的流浪之旅,同時也經歷了一個自我鬥爭和妥協的過程。

期間,他在酒吧喝酒、與異性朋友聊天,甚至在賓館招妓女。他試圖放縱自己,卻總是因為心中的一絲道德感而作罷。又或許,他是厭惡那些自甘墮落的人。

從這些表現中我們可以看出,霍爾頓是一個有獨立價值觀,且堅持原則的人。這也決定了他最終會回到現實世界,而不是徹底墮落。

老師給予霍爾頓的勸告

一個人不成熟的標誌,就是他願意為了某個理由轟轟烈烈地死去;

而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他願意為了某個理由卑賤地活著。

霍爾頓去拜訪了一位他比較尊敬的老師,在談話中,老師引用了一位精神分析學家的話,來勸告霍爾頓。

這句話足以概括整部書想要表達的思想:人不得不對現實妥協。

我想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面臨同樣的問題。什麼是成熟?成熟的定義,真的就像這段話說的一樣嗎?

時至今日,這段話已經成為了一則經常被引用的名言。可能很多朋友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從師長口中聽到這個教誨。

然而,作者塞林格對這句話卻是嗤之以鼻的。在書中,霍爾頓同樣對這位老師感到很不耐煩,這或多或少表明了塞林格的立場。而他本人在現實中,也過著離群索居,不問世事的生活。

可見,塞林格對於現實世界的厭惡,從未停止。

麥田裡的守望者:意味著遠離世俗,獲得內心的平靜。

霍爾頓在外遊蕩之後,偷偷回到了家中,打算見自己的妹妹菲比最後一面,之後便要遠走高飛。

菲比是一個聰明的孩子,霍爾頓也非常喜歡她。於是,他對著菲比,說出了自己理想的生活:

有那麼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塊麥田裡做遊戲。幾千幾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

我呢,就在那混帳的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

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幹這樣的事。我只想當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猶如一個稻草人,享受著孤獨,默默地守望著這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只有孩子,沒有大人,一切都是天真無邪的。這就是霍爾頓想要追求的內心寧靜,也是作者塞林格的夢想。

在現實中,塞林格的確實現了夢想,他過上了隱居的生活,並且活到了九十多歲才去世;然而在書中,霍爾頓放棄了自己的幻想,選擇了對現實妥協,他生了一場大病,在痊癒後極有可能再次回到他厭惡的學校裡去。

兩個鮮明的對比,殘酷地說明:大多數人都無法抗拒自己的命運。

塞林格之所以能離群索居,是因為他功成名就,有資本這麼做;而像霍爾頓這樣的普通人,只能為了生存而卑賤地活著。悲劇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結語

是努力抗爭,扼住命運的咽喉?還是放棄幻想,卑賤地活著?究竟哪種是成熟,其實沒有答案。

在我看來:真正的成熟,也許是一種自我解脫和自我認同。

轟轟烈烈也好,卑微平凡也好,找準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並且努力去爭取,活得不後悔,就足夠了。所謂的“成熟”,更多地只是外界的“定義”,並不適用於所有人。

每個人都必須自己去尋找成熟的答案。這就是我讀完《麥田裡的守望者》之後,最大的感受。


大家對這句話,有什麼樣的理解呢?歡迎討論。


造作的楚狂人


看不太懂說明聰明的你可能與主人公霍爾頓一樣亦處於叛逆、迷茫、充滿幻想的青青期!無法理解作者所處的那個時代的林林總總!

《麥田裡的守望者》是一封中學生青春期的自白書!是所有孩子可能都要經歷的一段成長!

從主人公的經歷裡可以清楚的看到孩子與家長的代溝。家長總希望他像哥哥一樣可以成為出人頭地的人,可是他的理想也只是做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站在懸崖上,捉住不斷奔跑的孩子。

大人總認為霍爾頓是一個敗家子,是一個不良少年。但他有自己的思想,在他那半成熟的心中還存留著點點夢想,即使它在那汙濁的世道變得那樣的細微渺小。

霍爾頓是明智的,是聰明的,他看透了社會的本質。他的樸素和善良,是他所在的年代很少的。雖然他的有些思想還比較幼稚,雖然他有許許多多的缺點,但他反抗現實、嚮往美好世界的純潔的一面是每個青春期孩子的夢想!

作者藉助筆下的霍爾頓,用一個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的口吻講述了一個關於那所謂“叛逆”的想法,講述了成熟與不成熟之間的過渡,大人與青春期少年之間的代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