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彬涛:由家长导致的孩子叛逆,必须精准施教!

黄彬涛:由家长导致的孩子叛逆,必须精准施教!

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主要原因。

传统思想影响着一些家长。中国长期的家长专制思想在一些家长中仍然存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识,总认为孩子还不成熟,要绝对服从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则就是“忤逆” “对着干”,因此,孩子不会或很少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倾诉对象,怕自己做错事后,受到家长责备。许多中学生认为自己做错事后,最反感家长的指责,而对他们反感的原因是因为家长们盛气凌人,态度生硬。

家长认识上的错误,造成教育方式不当。一些家长缺乏普通的心理学常识,对子女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简单粗暴,经常无视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孩子们有了过失时,不是与孩子们一起分析错误,商量补救办法,而是责骂甚至殴打孩子,使孩子在犯错误时感到孤立无援,产生叛逆心理。

父母与子女缺乏双向交流,产生思想矛盾

。随着高中生的成长,独立意识渐强,要求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不希望受到过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长出于对子女的保护,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这样子女的渴望独立与家长不恰当的好意关心,就会产生思想上的冲突、矛盾。或许有些家长因工作繁忙,很少与子女谈心,进行思想交流,只是定下一些严格的规定来约束限制子女的行为。因此,作为子女的高中生没有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与父母缺乏交流,就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为。

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之一。有些老师不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居高临下,指示学生必须怎样想,必须怎样做,根本不与学生交流思想,共同探究,这容易激起学生叛逆心理。

叛逆心理对孩子人生观的形成和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病态性格,使之精神萎靡、学习被动、意志衰退、信念动摇、理想泯灭等。叛逆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转化。

学生乐乐,父亲在外工作,母亲在家。他的母亲只看重他的考试分数,只要看到孩子的成绩不好,就是一顿打骂。上初中时,乐乐周六、周日基本在补习班度过。这还不算,3年换了3个学校,把他折腾得够呛。他感受不到温暖,曾多次离家出走,学习也变得一塌糊涂。因高一下学期的期中考试成绩下滑得很厉害,开完家长会,母亲大骂了他几句,乐乐又离家出走了。儿子甩门而去,母亲束手无策……

想想以前多么乖巧的孩子,因家长的行为却导致孩子变得叛逆,玩游戏、抽烟喝酒、撒谎逃课、动不动就离家出走……

家长存在很偏激的教育方式,说什么“自己孩子只缺成绩,只要能提高孩子的成绩,怎么有效怎么来”。家长必须转变这种偏激的教育理念,改变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

1.尊重、信任能减少孩子的抗拒心理

家长可以让乐乐当自己的小助手和小参谋,比如家里添置一些孩子喜欢的家具,有意识地让孩子做参考,主动与孩子商量家里的事情,孩子做得好要给予表扬,做得不好也不要过多批评。

对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他们能够做而且愿意做,家长就不要过于干涉或包办代替。这样才能使孩子从爸妈的信任中,提高责任感和自信心。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2.盲目批评是一剂毒药

当孩子不小心做错事时,家长不要只想着进行指责,因为有时他们的想法是好的,但能力有限出了差错,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大碍。比如孩子要帮你洗碗,却把碗给打碎了,家长首先不能进行指责,要先弄清楚孩子想干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然后再告诉他这样的事情以后怎么做。这样,孩子就会很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3.借助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来转移注意力

在日常生活中要仔细观察孩子,发现孩子喜欢什么。比如孩子喜欢拉二胡、喜欢唱歌,当他有抗拒心理时,家长借助其感兴趣的东西来转移注意力。

4.切勿从学习入题

可以说大多数孩子是不爱学习的,同孩子交流时,不要总是从学习成绩入题,这样只会让孩子内心产生抗拒的想法,怀疑家长交流的动机,甚至增加学习压力。交流时,我们可以从生活小事入手,等孩子愿意谈论此话题时,再谈学习。

5.稳定情绪再交流

如果家长教育孩子时带着情绪的话,肯定是不理智的,情绪具有传染性,如果带着坏情绪,会导致孩子愈加反抗。所以,家长在烦躁的时候,不要教育孩子。

同时,家长是孩子心中最好的存在,家长的良好言行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孩子着想,家长们一定要耐下心来,用爱心陪伴孩子度过叛逆期。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家长采用我这些建议后,积极配合了我的班级工作,乐乐也慢慢变得勤学好问,最后被厦门大学录取。

叛逆是学生青春期出现的普遍现象,作为家长,我们要积极地去寻找突破点,对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教育,让他们的青春少走弯路。


尚领国际教育专为学生/教师/学校,提供全方位“教育资源服务”“跟培教”三位一体解决方案。引领教育10余载,全国分公司10余家,服务客户200余万,成为新环境、新形势下教育资源的有力补充,被誉为“新型教育先锋”。更多详情,请关注“尚领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ishiningor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