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爲祖國收回十萬平方公里疆土,而今墓地夷爲平地,僅存一墓碑

新疆自古以來都屬於中國,為此我們需要感謝兩位了不起的人物,一是左宗棠,他收復了新疆,二是新疆的衛士楊增新,但是歷史上楊增新似乎並不是很出名,此外他的人生也很悲涼,但是我們必須記住他的貢獻。

昔日為祖國收回十萬平方公里疆土,而今墓地夷為平地,僅存一墓碑

1864年生,家鄉是雲南蒙自,光緒十五年的時候,考中進士,隨後在甘肅地區任知縣,後來鎮壓起義,有功勞,於是被提拔為知州,再後來被派遣到甘肅任武備學堂總辦,光緒三十三年,又被派遣到新疆擔任陸軍學堂總辦一職,第二年被慈禧派遣到新疆阿克蘇地區任道臺的職位,最後他擔任新疆都督。

昔日為祖國收回十萬平方公里疆土,而今墓地夷為平地,僅存一墓碑

楊增新管理新疆時期,新疆處於內憂外患之中,局勢十分複雜,當時沙俄一直支持蒙古自己獨立,打算一步步吞噬新疆,新疆內部也是哥老會以及農民起義,地區局勢很動盪,楊增新覺得第一要務就是要“攘外”,那個時候沙俄侵佔了阿爾泰地區(今阿勒泰),但是今天這塊十萬平方公里的疆土依舊是我中華名族的土地,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楊增新。

昔日為祖國收回十萬平方公里疆土,而今墓地夷為平地,僅存一墓碑

楊增新聚集了一些哥老會成員和革命黨人士,團結他們的力量幫助阿爾泰地區,沙俄覺得楊增新的做法很強勢,於是聲稱要派兵來鬥爭,然而,出乎沙俄的意料,楊增新根本不吃這一套,在這種情況下沙俄派兵來到伊犁和阿爾泰地區,但是楊增新毫不畏懼,大義凌然。

昔日為祖國收回十萬平方公里疆土,而今墓地夷為平地,僅存一墓碑

當時沙俄覺得這樣耗下去也不是辦法,但是沙俄又不想通過戰爭來奪取該地區,在這種情況下,沙俄便找到袁世凱給他施加壓力,於是袁世凱派人和沙俄簽訂了《中俄聲明文件》,文件中規定把科布多地區劃給獨立的外蒙古,在那以後又簽訂《中蒙軍隊停戰協議》,文件中提到中國駐紮新疆的軍隊撤兵,然而楊增新拒絕這樣喪權辱國的要求,帶領中國軍隊毅然決然的守衛新疆的土地。

楊增新的這一舉動,不僅僅保衛了阿爾泰地區,而且保護了新疆的安全問題,“外”的問題解決之後,楊增新開始解決內患,他十分聰明,一方面嚴厲鎮壓,另一面開始安撫,很快就解決了問題。

楊增新晚年的時候奉行鐵腕政策,很多人對他不滿意,此外,他承認了南京國民政府的合法性,1928年7月7日,俄文法政學校舉行學生畢業典禮的時候,教務長張純熙擊倒楊增新,緊接著被人補了兩槍,就這樣死去了。

1929年,靈柩被運往北京,被葬在北京北郊昌平區沙河鎮,五十年代的時候,因為修水庫的原因,墓地被夷為平地,只剩下碑,結局十分淒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