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三伏天走出供暖季的即視感

中宇資訊 深度觀察

天然氣:三伏天走出供暖季的即視感

國內LNG市場在七月中上旬表現強勢,幾乎呈現單邊推漲的態勢。從圖中不難看出,2018年7月中上旬LNG價格較2016年及2017年同期明顯增高,一改傳統消費淡季的低迷走勢,其價格的迅速走高,不禁讓人想起2017年供暖季LNG市場的瘋狂表現。

進入七月份後,西部部分廠家受限氣影響,供應量有下降,並且市場上出現“增量氣3元/立方米”的消息,變相的增加了部分液化工廠的成本,導致國產LNG價格迅速走高。除去國內供應量下降的因素支撐外,進口資源價格偏高亦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進口到岸成本近期受到國際原油整體價位偏高的牽引,價位基本維持在10美元/百萬英熱附近,導致國內進口商的成本價輕鬆站上4000元/噸,是提振國內LNG價格走高的重要因素。

7月19日江蘇LNG接收站接卸了中國首船亞馬爾天然氣,該船LNG是通過極東北航道運抵中國,為中國的清潔能源供應帶來了新氣源。來自北極圈的天然氣資源,多多少少對氛圍火熱的國內LNG市場起到一定的降溫作用。當然由於用氣成本的升高,下游接貨商的接單意願逐漸下降,是導致市場走勢由強轉弱的主要原因。

前期的利好因素被逐漸消耗,高價以及國際走勢轉弱等利空因素對市場的影響加強,國內LNG市場出現走跌跡象。建議商戶根據自身消化情況,理性入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