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女卓文君的爱情保卫战

最近这些天,我一直在看天津卫视的电视节目《爱情保卫战》,每位专家独具慧眼,点评者的真挚灼见,给每对寻求帮助者最衷恳的建议。特别是常被爱情导师涂磊犀利的语言所惊叹,可谓妙语珠连!这不禁使我联想到才女卓文君的爱情保卫战,那是永恒的经典。


一代才女卓文君的爱情保卫战

卓文君,是汉代临邛大富豪卓王孙的掌上明珠。卓文君当时仅十七岁,书上形容文君的美貌:“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更兼她善琴,贯通棋、画,文采亦非凡。本来已许配给某一皇孙,不料那皇孙短命,未待成婚便匆匆辞世,所以当时文君算是在家守寡。 卓王孙与王吉多有往来。时值年少孤贫的汉代大才子、辞赋家司马相如,从成都前来拜访时任临邛县令的同窗好友王吉。王县令在宴请相如时,亦请了卓王孙座陪。

后来,卓王孙为附庸风雅,巴结县令,请司马相如来家做客。席间,免不了要作赋奏乐。司马相如得知卓王孙之女文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于是奏了一首《凤求凰》。卓文君也久慕司马相如之才,遂躲在帘后偷听,琴中之求偶之意如何听不出。两个人互相爱慕。但受到了卓王孙的强烈阻挠,没办法,两人只好私奔。后回到成都,生活窘迫,文君就把自已的头饰当了。开了一家酒铺,卓文君亲自当垆卖酒,消息传到其父耳中,卓王孙为顾忌情面,也只好将新婿、爱女接回临邛。但他们仍安于清贫,自谋生计,在街市上开了一个酒肆。

但卓王孙不忍女儿受苦遭难,慷慨地资助了很多财物和良田,于是两个人生活富足,不愁吃穿。

过了几年,司马相如的文章受到汉武帝的赏识,飞黄腾达,有势有权。在京城任上的日子里,逐渐冷落了对卓文君的情感,后来干脆写了一封信留给临邛的妻子,暗表自己“无意”的改变。

卓文君打开信件,发现上面写着一行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一到万全是数字,但是唯独缺少“亿”,即是“无意”的意愿。

卓文君伤心欲绝读完信件,于是回书一封,全文情真意切,文字凄婉缠绵:

“一别之后 , 二地悬念 ,只说是三四月 ,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 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 ,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 万言千语说不尽 ,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全诗上阙以“一”开头以“万”结束。下阙又以“万”开篇,以“一”写完。以惊天地泣鬼神的才华抒发了自己对司马相如的爱怜和思念。司马相如读后惭愧万分,于是他亲自前往临邛迎接卓文君,两人还是相敬如宾,心手相牵。

再后来,司马相如在长安又以一篇《上林赋》得宠,封郎官,一时春风得意,意欲纳茂陵女为妾,卓文君无法忍受,写下了后来流传于世的《白头吟》 ,“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蓰蓰!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司马相如看了大为感动,终于打消了纳妾的念头,并给文君回信:“诵之嘉吟,而回予故步。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

此后不久,相如回归故里,两人安居林泉。卓文君写《白头吟》使夫回心转意的故事遂传为千古佳话。 卓文君用自己的智慧打赢了这场爱情保卫战,挽回了丈夫的背弃她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终于苦尽甘来。他们之间最终没有背弃最初的爱恋和最后的坚守。这也使得他们的故事千转百回,成为世俗之上的爱情佳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