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墨这种艺术需要提倡么?这种画作有收藏价值么?

一位留着浓密络腮胡子的男子,手持几根灌满墨汁的注射器,在一排靓丽姑娘手举的宣纸上动作夸张地射出一条条墨迹,美女羞涩的笑意,围观者的叫好声把这场闹剧推向高潮。”这是最近网上盛传的一段“射墨”视频,模仿者众,一篇微信公号文章上赫然写着:“射墨”让艺术变为全民狂欢,牛逼大了!

很多朋友建议区区写写这个火爆朋友圈的热点,在一个“教授满街走,大师多如狗”时代,对于这种低级的江湖表演作秀区区已揭露过很多,本来不值再成文。但关于“射墨”哥的争议甚嚣尘上,不仅仅是因为他自比王羲之,还因为他披着学术(现代书法)的外衣,并引得清华大学急于撇清关系,这就有点意思了。

射墨这种艺术需要提倡么?这种画作有收藏价值么?

射墨君实名邵岩,百度上邵岩的最新简历是这样的:

“邵岩,1962年生,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新文艺家群体工作部委员,文化部中国社会艺术协会中西方美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景德镇陶瓷中外艺术家协会艺术总监,文化部青联书法篆刻委员会副秘书长,荣宝斋画院外聘教授、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秘书长,中国现代书法代表,30年历届国展现代书法大奖获得者,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80余次,出版专着十几本。”

关于原来简历中出现的“清华大学当代艺术专业特聘专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已无迹可寻,究其原因,我们不得而知。

射墨君邵岩,宋庄“十墨”之一。区区虽没有亲见射墨君“惊世骇俗”之表演,却是早有耳闻目见过多次这位当代艺术圈的长须老炮之“大师”状。

所谓十墨,即:冰墨,炒墨,炁墨,烟墨,射墨,锈墨,隐墨,香墨,砸墨,涂墨,有兴趣了解这个艺术江湖大染缸的亲可以百度下。

十墨者,拿材料说事,取法低级,聚众山头,哗众取宠,颇能吸睛,然与艺术无关。

射墨这种艺术需要提倡么?这种画作有收藏价值么?

自古牛马成群,狮虎独行,十墨如何,可见一斑。

“射墨”横跨杂耍,行为,现代书法、装置等诸多领域,可谓雾里看花,莫衷一是。这与江湖上流行的“重笔书法”,“八管齐书”、“裸书”等大同小异,不同之处在于诸君所依赖的道具有别,且“射墨”更是摈弃了“文字”本身或者“书法”本身,它指向的是行为表演后的水墨画。“射墨”虽然利用了水墨的材料,富有中国性,但与“书法”委实已经扯不上关系。如果说王冬龄神经错乱的“乱书”、曾翔频频喊叫的“大字”用“现代书法”(见文章:《楚寻欢|现代书法全军覆没 ——从曾翔仿吼到王冬龄的伪乱》)来定义还勉强说的过去,那么邵岩的“射墨”以“现代书法”加冕授徒,完全是一种占着茅坑(现代书法)不拉屎的投机行为。这与他在《书法与射墨之辩》一文中所提到的“射墨不是书法”也是互相矛盾的。抛开创作形式,他们的共同点是表演手法低级,前者是没有语言上的创新,流于模仿的低级,后者是没有内涵、恶俗不堪的低级。

无独有偶,能与“射墨”媲美的大概就是四川美院张强教授。张强同志毫不避讳对“射墨”的敬仰之情,他们是绑在“现代书法”这根绳子上惺惺相惜的一对蚂蚱。张强很早就为邵岩写过吹捧文章。这次邵岩的“射墨”大火,他自然不甘落后,其“盲写书法”不过是掩耳盗铃,低级丑陋的装逼行为。他们与广大江湖地摊书画家(重笔书法、八管齐书等)的不同在于,他们的江湖表演占据了某些学院高地,就堂而皇之地“学术”神圣起来,也更富有欺骗性。诚然,他们大多受过传统文化熏陶,有一定的传统书法功底,强于很多江湖地摊书画家,但并不出彩,传统没有吃透,又急功近利标新立异飘飘然。他们的出现迎合了市场广泛的利益诉求,成为浮躁的时代产物。邵岩抬出了诸如朱青生、贾方舟、刘骁纯、陈孝信等职业批评家对他的粉饰文章,不过是在告诉我们这个利益集团产业链如何庞大而已。

在当今国际多元的艺术语境下,邵岩的“射墨”探索求新之精神可嘉,但其 流于表面的形式语言确实不敢恭维。究其原因,在于其艺术修养不够,缺乏对社会、人生的洞察。“射墨”作为一种不以汉字为创作素材,致力于延展线条张力的创作形式,本身无可厚非。问题是不管什么创作形式,第一要有为个人情感服务的求真,第二要有精神高度,这个高度与创作者的生命状态、艺术修养、文化底蕴密不可分。“射墨”在表达形式上或许有一定的求真与独立性,但其表达语境的尴尬在于精神内涵上的空洞与虚妄之叠加。

做个对比,同样是借用中国传统符号(火药)的艺术家蔡国强,无论是奥运会上的“大脚印”、塞纳河上的“一夜情”,还是泉州的“天梯”,蔡国强的火药爆破艺术,从形式到个人情感,很“中国”,兼“国际”,每一次创作都凸显了从形式到语言震撼灵魂的时代颠覆性。这与简单自我重复“跳大神”的射墨君有着天壤之别。

艺术是很个人的事情,区区以为,高手不是美协画院的得利者,高手向来崇尚隐逸,真正的高手在民间,曲高和寡却绝不乏同道知音。真正的高手都不屑“叫”,也不屑“争”,更不会自我标榜自我重复。也许再过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我们才有让高手登台的文化语境。区区所言的文化语境是我们的美术界认识肤浅的人越来越少,是国民审美普及的进步与幡然觉醒。

射墨这种艺术需要提倡么?这种画作有收藏价值么?

社会上目前很多街头艺术炒作到互联网视频上,这种艺术家是真正的艺术吗?欢迎评论区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