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插混划归纯电,增程式电动车能否由小众成大众?

目前,增程式电动车被包含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范围内。《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将插混车划到燃油车范畴,增程式则属于纯电动车。那么在电动车的里程焦虑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原来比较小众的增程式电动车是否会迎来市场转机?

目前也享受补贴和送车牌

由插混划归纯电,增程式电动车能否由小众成大众?

目前, 插电式混合动力与增程电动车都属于混合动力范畴,增程电动车又被包含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内;国家补贴政策中,对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给出补贴,换言之,增程式电动车也享受红利。因此,各路车企对增程式电动车的研发一直没有中断过。

国内第一款增程式纯电动汽车奇瑞S18D-REEV在2010年首度亮相,可实现300公里的长续航里程。

随后,吉利汽车以帝豪EC系列为基础,推出吉利GPECS-EC7,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和1.0升发动机,曾预计2-3年内实现量产,最终没了音讯。

2014年,广汽发布传祺GA5增程式电动车,纯电动模式下续航里程为80公里。这款车型配备的1.0L发动机,新车最大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

由插混划归纯电,增程式电动车能否由小众成大众?

造车新势力车和家透露,即将发布的中大型SUV将采用增程式电动系统,最大续航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

由插混划归纯电,增程式电动车能否由小众成大众?

由插混划归纯电,增程式电动车能否由小众成大众?

车企尝新势头火爆,但增程式电动车未能成为市场主流车型。虽有国外品牌宝马i3、别克VELITE5、雪佛兰Volt也试水这一领域,但相比于纯电动车型、插电混动车型,增程式电动车型的市场占有率相对较少。

通用可能是在增程式车型上布局较多的企业, 雪佛兰Volt(沃蓝达)可谓增程式电动车型的一大代表,该车通过独创的Voltec 电力驱动技术,纯电模式可行驶80公里,电量不足时1.4L发动机启动,最大续航里程超过490公里。雪佛兰Volt在美国销量不错,但以进口方式引入国内,在价格上明显不占优势,销量也注定无法起来。别克VELITE 5业内一片好评但同样因为价格太高销量上不来。

价格高主要是增程式电动车结构复杂,在纯电动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增压器。根据目前现状,通常采用1.0L以下的小排量发动机来作为发电动力来源,效率不高。由于没有高效率的增程器,所以在技术相对不完善的情况下,增程式电动车的优势很难体现。另一方面,在国家补贴政策下,增程式电动车的扶持力度相对较小,促使企业更倾向纯电动车型。

产业投资意见稿、“电电混合动力”双重利好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将“增程式电动汽车”划归纯电动车投资项目,而插电混车型属于燃油车投资范围。

由插混划归纯电,增程式电动车能否由小众成大众?

文中指出,“燃油汽车投资项目是指以发动机提供驱动动力的汽车投资项目,包括传统燃油汽车(含替代燃料汽车)、普通混合动力汽车,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投资项目;纯电动汽车投资项目是指以电动机提供驱动动力的汽车投资项目,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投资项目。”

虽然仅是征求意见稿,具体执行尚有待调整。但意见稿的发布使增程式电动汽车重新受到重视,这就意味着增程式将来享受的红利与纯电相同,比插混多。业内人士认为,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大趋势下,此举更有利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百家争鸣。

由插混划归纯电,增程式电动车能否由小众成大众?

6月2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在氢能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提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燃料电池汽车”,他认为“电电混合动力”最适合中国国情。依据ppt看,这个电电混合动力是指动力电池与燃料电池混合动力。

业内把“电电混合动力汽车”解读为采用燃料电池的增程式电动车。目前是燃油发动机的增程器,将来也可以是天然气、醇燃料、氢燃料发动机。如此,就减少了石油能源的使用。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此表示,如果采用清洁能源作为驱动源,将有利于增程式电动车的发展。清洁能源将是增程式电动车的发展突破口。

由插混划归纯电,增程式电动车能否由小众成大众?

正道集团可以说对增程式电动车情有独钟。在今年北京车展上,正道发布了三款增程式电驱动汽车——豪华轿车H500和豪华SUV K350,以及正道超跑HK GT。2017年,正道集团首次发布"新一代增程式电驱动汽车",并强调增程式电驱动技术路线是未来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清洁能源汽车发展之路。消费者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所在地区的能源供应特点,选择搭配三种增程器:新型高效内燃机发电机增程器、微型涡轮发电机增程器和氢燃料电池系统增程器。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是一个政策驱动的市场,在这样的政策下,消费者的需求被放在了政策后面,现在《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将插混车划到燃油车范畴,增程式则属于纯电,那么在电动车的里程焦虑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增程式电动车是否会迎来市场转机?作为消费者,在同样的价格下,你会选择插混车还是增程式车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