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春:“6·18”平台助力黑龙江大米开拓市场

秦大春:“6·18”平台助力黑龙江大米开拓市场

中国网海峡频道6月20日讯 6月19日,第十六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期间,黑龙江顺德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大春做客中国网海峡频道高端访谈间,接受专访。

中国网海峡频道:公司今年为什么会来参加“6·18”?您觉得“6·18”这个平台为宣传推广黑龙江大米有什么促进作用?对公司它的效果如何?

秦大春:我们黑龙江顺德米业有限公司是2016年投资开始动工建设。2018年年初投产的新企业。因为我们是刚刚组建的企业,刚刚起步,销售对我们来讲还是空白。现在刚开始研究大批量的对外销售,省政府、省粮食厅、县粮食局组织我们共同来参与这次活动。这对我们新起步的企业来讲意义重大。经过这两天的参展,已经是略有成效。我们接触了福建当地的三十多家粮食加工企业,以及二十几家粮食贸易企业,这次机会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难得的。

中国网海峡频道:在经过14年的培育,福建粮恰会已经成为全国粮食产销协作的知名品牌,福建粮恰会对推动我们黑龙江大米走出去有什么推广作用?

秦大春:以前企业的信息不是太畅通,很多信息我们掌握不到,像“6·18”这样的平台,黑龙江省政府牵头,和福建省政府联合举办这个活动。对我们黑龙江省民营企业来讲作用太大了。黑龙江的原粮品质非常好,产量非常大,加工能力也非常强,我们这种企业将来的发展方向必须走出去,以前都是与云南、贵州、四川为主。这次通过到“6·18”这个平台,对于我们黑龙江大米将来开拓福建市场,是个很好的机会。

中国网海峡频道:那贵公司今后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推销产品?

秦大春:我们线上线下都在做营销。线上现在通过大众公共平台为主。再根据会员制推广;线下我们考虑自己设计一种直营店模式,到全国去推广。另外就是通过对接会,我们直接对接国内大的需求,这是大方向。

中国网海峡频道:公司今后对福建市场是如何布局的呢?

秦大春:福建市场我们以前没有做过考察,通过这几天来的接触,我感觉这个市场非常好。福州人口有600多万,整个福建省的量更大,但土地有效种植面积不大,和黑龙江省正好相反。黑龙江是粮食大省,黑龙江省的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五分之一左右。怎么有效的把供求关系协调好,是需要考虑的。福建市场我们非常感兴趣,刚才我讲到我们线下模式,其中有一种就是直营店模式,这两天我们一直在研究。未来将在福建,以福州为主建立几个直营店,尽量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对消费者来讲是最受益的,也能尽快让福建的同胞吃到我们黑龙江大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