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的成长经历,是对女排精神的另一种解读

对于如今的中国女排来说,完全可以用机遇和挑战并存,实力与不足同在来形容。中国队既有自己的特长,也有自己的软肋,不过,郎导虽然有时候自己也会批评球员,但她是一个坚持给球员信心,用正能量感染大家的人,正如最近几名队员在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当他们觉得自己特别辛苦,快要顶不住的时候,看看将近六十岁的郎导,比他们起得还早,睡得还晚,每天都能精神抖擞站在训练场边等待他们,一切的辛苦都不是问题了。

朱婷的成长经历,是对女排精神的另一种解读

而在中国女排的所有球员当中,最稳定的两名球员,或者说是最让郎导放心的两个位置,如果让大家投票的话,相信大多数球迷会把票投给朱婷和林莉。必须承认,这几年以来,两个来自农村贫苦之家的孩子,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对女排精神进行着属于自己的解读。

朱婷的成长经历,是对女排精神的另一种解读

朱婷,现在既是中国女排的队长,也是全队的进攻核心,在中国队每次遇到困难,或者和对方打得胶着,特别较劲儿的时刻,我们常常能听到她在郎导叫暂停的时候,坚定地说出那句——“给我!”是的,就是这两个字“给我!”虽然不是什么豪言壮语,但却给了自己的队友底气、力量和决心,这完全是一种有担当、有勇气的最恰当表现。即使她现在还不满24岁,而且已经坐拥世界第一主攻、国家队层面世界大赛的MVP和俱乐部层面的MVP于一身,也依然还是那个保持着朴实和勤奋,低调和大气于一身的邻家小女孩本色。但是,她的这种低调,反倒让大家更对她刮目相看,也把更多的热爱和关注给予她。可以说,在中国所有体育行业的所有现役球员中,朱婷是获得正面评价最多的一位,没有之一。

朱婷的成长经历,是对女排精神的另一种解读

当大家把最好的赞美之词都放在她身上时,当陈忠和指导和郎平指导这样最专业的排球人士,都分别把“百年不遇的天才”和“她比我更强”这样的真诚的赞美放在她身上时,她却依然没有一点翘尾巴的意思,而是把赞美还给她的教练郎导,还有和她一起摸爬滚打的女排姐妹,以及所有为中国女排的腾飞做出无私奉献的人们。她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的那一句话“郎导就是郎导,铁榔头的名号谁也替代不了”,反倒让人觉得,她的这种谦逊与懂得感恩的大将之风,果然配得上郎导的那一句“她比我更强”的评价。这也让人想起,郎平指导在自己休假期间,特意飞去土耳其看望朱婷,还特意为她做可口饭菜的情景,这样的一个“女儿”,又怎么会不让天下的母亲喜欢和疼爱?

朱婷的成长经历,是对女排精神的另一种解读

不过,如果你以为朱婷就此知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她从来没有放慢过前进的脚步,不仅在进攻上始终保持着高效率,而且无论在发球、一传,还是拦网和小球串联带动防守反击等方面,一直都是努力争取提升自己的能力。依然不知疲倦地前进在成为更强的自己的路上。如今,亚运会和世锦赛的号角已经吹响,朱婷依然在和自己的队友们一起挥汗如雨,张常宁、李盈莹、袁心玥还有曾春蕾,都说又看到了自己新的进步,相信中国女排,不只眼前这一点进步,因为他们还有更大更远的目标。让我们一起把祝福给朱婷,也给中国女排的整支队伍。因为我们始终相信,朱婷的成长经历,就是对女排精神的另一种解读。

朱婷的成长经历,是对女排精神的另一种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