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新思想 福建教育在行动|实干进行时(12)

省教育厅(教育工委)新闻中心 王静丹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供稿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百人百村访百生”精准家访

打造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品牌

根据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深化开展高校资助育人“三行”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7月4日至16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全院师生依托6支暑期社会实践队伍,走访屏南县、德化县、漳浦县、古田县等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深入当地102名贫困学生家中开展“百人百村访百生”精准家访活动,通过“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地方”的方式,打造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品牌。

学习贯彻新思想 福建教育在行动|实干进行时(12)

文化产业系“百人百村访百生”活动现场

“很感谢老师们不辞辛苦来到家里为我们讲解国家资助政策,也让我们对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有了更多了解,更加放心和安心。”7月4日,在泉州市德化县,李女士向前来家访的学院院长张华荣和文化产业系社会实践队师生们连声致谢。

李女士的侄女叫李雅婷,目前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文化产业系2015级,是此次精准家访活动的受访学生之一。因父母劳动力有限,学习产品设计的李雅婷运用专业所学,与同学一起组建了以墙绘为主营业务的工作室——福州最绘文化墙绘工作室,不仅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减轻了家庭负担,还在创业中锻炼了专业技能。今年5月,她的团队还在学院第四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了银奖、创意组第一名,得到了不少专家的赏识。“我相信我可以靠自己的专业能力,努力让自己和家人变得更好!”李雅婷坚定地说道。

学习贯彻新思想 福建教育在行动|实干进行时(12)

精准家访活动来到文化产业系李雅婷家

7月16日下午,伴着蒙蒙细雨、踩着泥泞道路,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黄俊兴、党委副书记陈晓斌带着外语系师生来到闽侯县上街镇新洲村开展精准家访活动。金鸿霖是外语系2016级学生,大一学年就获得了学院专业学习二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谈及女儿,金鸿霖的母亲也夸赞道:“孩子会在寒暑假去做服装销售,周末做家教赚取生活费或者补贴家用。”

学习贯彻新思想 福建教育在行动|实干进行时(12)

精准家访活动来到外语系金鸿霖家

党委常务副书记黄俊兴对金鸿霖的勤奋刻苦表示赞赏,并鼓励她战胜困难、认真学习、再接再厉。“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家访期间,院党委副书记陈晓斌仔细地询问受助学生家中的生活情况、学习情况并送去慰问金。他鼓励大家,困难只是阶段性的,只要努力学习,生活就会被改变,希望同学们以积极的心态,迎难而上、自我提升,将来做一个回报社会的人。

学习贯彻新思想 福建教育在行动|实干进行时(12)学习贯彻新思想 福建教育在行动|实干进行时(12)
学习贯彻新思想 福建教育在行动|实干进行时(12)学习贯彻新思想 福建教育在行动|实干进行时(12)

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了解贫困学生家庭情况

相较于往年,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今年在学生资助工作上,更注重加强家校沟通,通过家访,调查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送去生活物资并给予每名贫困学生500元慰问金。

学习贯彻新思想 福建教育在行动|实干进行时(12)学习贯彻新思想 福建教育在行动|实干进行时(12)

学校负责人向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

除了重点走访贫困学生外,每到一地,社会实践队都会召开“百人百村访百生”主题座谈会,向受资助学生介绍国家资助政策以及助学APP的使用等相关情况,并邀请优秀校友分享自己的创业和就业经历,发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贫困地区学生积极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积极探索脱贫方法,教育引导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建设。

学习贯彻新思想 福建教育在行动|实干进行时(12)

“百人百村访百生”主题座谈会

学习贯彻新思想 福建教育在行动|实干进行时(12)

优秀毕业校友林兴镜分享个人创业经历

学习贯彻新思想 福建教育在行动|实干进行时(12)

暑期社会实践队学生和受助学生参观屏南电子商务园

为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受资助学生回馈社会,学院外语系还组建了由71名学生党员牵头,196名家庭困难学生共同参与的“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外语系励志圆梦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圆梦服务队”)。

学习贯彻新思想 福建教育在行动|实干进行时(12)

学校负责人为“圆梦服务队”授旗

“我们不能只是受助,更要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传递学院给我们的关怀。”圆梦服务队队长、外语系2016级英语专业学生林楠表示,志愿服务队希望通过完善载体,积极开展公益活动,让每一位接受过学院帮助的同学都能形成“自助”更“助他”的理念。

院党委常务副书记黄俊兴表示:“扶贫更要扶志,我很高兴看到我们的学生能够在困难中自立自强,常怀感恩之心,这也是我们资助育人工作的成效体现。”

作为此次“百人百村访百生” 精准家访活动带队领导之一,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院长张华荣表示,资助工作是种下“希望的种子”,传递永恒的温情。此次家访活动是资助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渠道拓展的方式,应久久为功,深入持续地开展,急学子之所急,把资助政策送到学生家里,把应急资助送达学生和家长的心坎上,把帮扶政策和资助项目送到学院师生和校友之中,增强家校联系和校地合作,整合优质校友资源,为学院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据了解,目前,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已经建立了“奖、助、勤、补、贷”五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并从2017年开始率先使用“福建助学”APP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指标测评体系,对院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准认定并予以资助。近三年,协和学院每年发放学生奖助经费均达1000万元以上,覆盖在校生人数的35%。今年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学院各类奖学金共计476人次,占困难学生总人数的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