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區志》|人口 民族 宗教——民族構成

清康熙年間,經過多次戰爭,北方局勢趨於穩定,商埠開闢範圍日漸擴大,山西、陝西、河北、新疆等地的回漢人民移居到今呼和浩特地區的日益增多。民國期間,回民區境內各民族的居留變化,失於考證。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幹部隊伍實行交流,軍隊轉業邊疆建設和接收高、中等院校畢業分配及蒙綏合併等原因,回民區民族構成發生變化。

一、回族

從唐朝開始,中國與阿拉伯、波斯等國的經濟往來密切,穆斯林商人定居中國(成“住唐”藩商)者日多。回族的先民已經在華夏大地上落腳。考古發現,在呼和浩特市壩口子村發現的波斯薩珊銀幣,以及土默特左旗畢克齊鎮發現的東羅馬列奧一世金幣,說明這些都是當年波斯和阿拉伯商人帶到中國來的通貨。由此也可推及呼和浩特地區在這時已有回族的先民涉足。

唐代安史之亂後,出現藩鎮割據局面,西突厥沙陀部定居雲中。五代十國時期,沙陀部與後梁爭奪中原,今呼和浩特遂為契丹佔有。契丹建遼後,今呼和浩特地區屬遼西京道豐州管轄,始稱“豐州灘”。當時的豐州城址,就在今呼和浩特東郊白塔村西。金收國元年(公元1115年),女真滅遼建金,此地仍稱豐州,當時居住在這裡的各族人民已有十萬左右,是人口密集、商業繁榮的州邑之一。各處商人特別是跟隨中亞大食王朝及蔥嶺西阿薩蘭回鶻使節的穆斯林商人,自然能到東遼的京都貿易。其中路過豐州的穆斯林商人,則可能長久寓居豐州。從今呼和浩特城東的“萬部華嚴經塔”(亦稱“白塔”)上發現的“歷代遊人題記”中與伊斯蘭有關的文字,更證明回族人已經在這裡經過或駐留。

金代末年,因連年戰爭,豐州城遭到破壞,變成敗礫荒墟。至忽必烈建立元朝,這裡的經濟文化才得到恢復發展。元初,沿用金制,今呼和浩特仍稱西京路、豐州,後改大同路所管。元時,回回民族作為一個新的民族已經正式形成。這時已有大批的回族徙居呼和浩特。元代頗有影響的回族政治家賽典赤·贍思丁在太宗窩闊臺汗即位後曾任豐、靖、雲內三州的都達魯花赤,主管三州民政;回族政治家贍思(字得之)的祖父魯坤也於13世紀初從中亞遷居豐州。表明這時豐州城已經有相當數量的回族到這裡或在此寓居。

16世紀初,蒙古族首領達延汗統一蒙古各部。16世紀中葉,達延汗之孫阿拉坦汗率土默特部駐牧豐州灘,並於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在今呼和浩特境內興建一座“大板升城”,與中原地區展開和平互市,接納大批內地遷居之民。

清代是回族大量遷到今呼和浩特的時期,《綏遠通志稿》記載,當乾隆平定準部及天山南路後,清高宗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清軍凱旋,…其出力之回軍一部,則駐歸化城外候命,總數不足千人。初居於城東南 38裡之草原,恣其駐牧,日久遂成村落,並建寺以崇其教,即今後所謂八拜村回回營也。清高宗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以回民既不便返西域,且解兵籍後,有妻孥而無恆產,……於是由駐防將軍、都統等奉命,飭其散居,俾得自由謀生,自此始遷入歸化城為民。同時於城北門外……創建清真寺1座,蓋因當日遷居歸化城之回眾,率聚族於北門外營坊道、十間房(今通道街)附近一帶,故建寺於此”。

據回族中的耆老口碑資料傳說,雍正年間有陝西長安、大荔等處回民,來此販賣馬、羊,有幾戶遷來呼和浩特市落戶,如拜、劉、馬三姓。1960年,在呼和浩特市回民老墳地挖掘墓碑一塊,立碑時間是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亡人系陝西人氏。清乾隆年間,新疆一帶有護送香妃娘娘(即容妃)進北京後返回,途經歸化城,在城南八拜村落戶,乾隆皇帝賜給他們一馬之地,讓他們在今八拜村定居,後陸續遷入歸綏城北門外,並擴建清真大寺。據在察哈爾右翼中旗蘇勒圖村考察印證,蘇勒圖村曾在清末有不少回民聚居,存有清真寺遺址和兩座回民墳地,墳地墓碑上記有“長安臨潼縣”字樣,據當地老人傳說,該村回民是清同治年間,西北馬化龍領導的回民起事被左宗棠鎮壓逃來此地謀生的,其後也陸續遷入今呼和浩特市,定居於北門外和馬蓮灘(今新民街)一帶。綜上所述,今呼和浩特地區回族的主要來源,也是呼和浩特市回民區回族的主要來源。

民國29年(1940年),歸綏市(今呼和浩特市)回族總戶數2 000戶,總人口4 994人。1953年,回民區回族有9 348人,佔總人口的28.3%。1964年,回民區回族有13 133人,佔總人口的14.7%。1982年,回民區回族有16 600人,佔總人口的11.2%。1990年,回民區回族有18 163人,佔總人口的10.6%。2000年,回民區回族有19 691人, 佔總人口的9.0%。2005年12月,回民區回族有19 825人,佔呼和浩特市回族總人口的55.90%,佔回民區總人口的9.0%。回民區回民主要聚居在通道街辦事處、環河街辦事處和光明路辦事處管區內。

(未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