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伍佑:毁田造湖一事被央媒曝光

城南伍佑:毁田造湖一事被央媒曝光

(伍佑“人工湖”施工现场)

一个占用良田近300亩的人工湖——挖了又填,填了又挖,是何原因?江苏盐城市城南新区伍佑街道的“人工湖”建造为何引发非议?

法制日报《法人》记者王磊磊 汪定强

“毁坏良田近300亩,只为建造人工湖。”日前,法制日报社《法人》杂志接到江苏省盐城市城南新区的村民反映,当地政府为建设伍佑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园,强行流转村民农田10000多亩,其中新建“人工景观湖”占地近300亩,大搞面子工程、政绩工作的建设。

为此,《法人》杂志记者专程赶赴当地进行调查。

开挖人工湖遭举报

“这纯属是瞎胡闹,瞎折腾!”说起盐城市城南新区伍佑街道搞的“人工湖”建设,该街道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这个人工湖就是建成了,普通老百姓也基本上享受不到这湖光山色,因为它根本就是为了某一高档度假酒店而建的。

据公开资料显示,作为盐城市八大类重点工程之一,盐城市城南新区伍佑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园规划面积约10500亩,其主要分为六大功能区,分别是核心景观区、康居示范村、经济果林栽培区、现代高科技农业示范区、优质苗木栽植区和景观防护林带,堪称大市区的“绿肺”。而村民所投诉的这个人工湖,就占用了良田300亩。

六月的盐城,阳光灿烂,草木葳蕤,《法人》记者来到伍佑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园。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找到了备受外界“质疑”的人工湖。记者在现场看到,该人工湖已初具雏形,湖内蓄有少量雨水,周边到处堆放着挖出来的泥土。湖面之大,记者的相机也无法拍到全貌。

城南伍佑:毁田造湖一事被央媒曝光

(村民所称人工湖配套的酒店)

而在人工湖不远处,记者看到两栋二层的建筑物已基本完工,外观看起来十分豪华气派。记者还注意到,现场多名工人正在种植花木,一台挖土机正在平整土地,尽管天气很热,但工人们顾不上休息,仍在汗流浃背地工作。

一名工人告诉记者,这个人工湖规划面积约300亩,现在只挖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后期要栽种各种植物进行绿化,而在人工湖旁边的在建项目为某高档度假酒店。“这里以后说白了就是个富人区,里面搞得再好,也跟我们普通老百姓无关,甚至可能还被限制进入。”陪同的村民告诉记者。他认为,这个项目完全就是在“移花接木”,“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哪是什么民生工程,纯粹就是个政绩工程!”

“这里原本是种庄稼的农田,但现在已经被挖的面目全非,完全毁掉了。”指着眼前的人工湖和建筑物,一位年逾五旬的村民无比惋惜地对《法人》记者介绍说。他告诉记者,当初政府跟他们谈征用这些水田的时候,很多农民并不很愿意,但为了配合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工作,他们最终选择了支持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说没就没了,难受是肯定的。但既然党和政府有这样的规划,我们肯定还是会选择理解和支持。但是我们真的不能接受街道这样瞎搞,瞎折腾。你要搞就把手续搞齐了,别这样反复乱整!这不纯粹就是不把国家和纳税人的钱当回事儿嘛。”

该村民介绍称,自2012年以来,当地政府以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为由,通过以租代征的方式,以每亩每年1000元的租金从农民手中收地,涉及流转耕地规模逾万亩。“在土地流转之后,项目实施方直接将农田毁坏,开挖了大型人工景观湖。”该村民无奈地说,“毁坏300亩良田,只为建造一个人工景观湖,不但劳民伤财,而且让我们农民失地失业。”

据记者调查,这个人工湖于2016年开挖,后因群众信访举报,被国土部门要求恢复土地原貌,随后,当地开始回填。但让村民没想到的是,2018年3月份,这个人工湖建设项目又悄然动工了!这种折腾,让原本就心里有不满情绪的当地老百姓更加不满了,由此抱怨四起。

而更让当地村民不满的,还是这个人工湖的最终用途。对此,很多村民都认为,政府之所以建设人工湖,其目的是为配合高档度假酒店而建造的。“它既然是‘核心景观区’,那应该是一个让周围群众闲暇休闲的一个地方,说白了就应该是一个公园性质的地方。所以,你即便是要搞个人工湖出来,也不是不可以,但你在里面塞进去一个高档度假酒店,就完全性质变了嘛!”

政府承认有“监管不力”瑕疵

面对有关人工湖的诸多质疑,盐城市城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唐高明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称,2012年,为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盐城市委、市政府在城南新区伍佑街道辖区内成立了伍佑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园。2013年,园区通过了市区两级发改部门的立项审批,2015年获得了市规划局对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

“根据审批后的总体规划方案,其核心景观区将规划建设一个面积为260亩的景观湖和一座占地147亩的度假酒店。2016年3月,园区通过盐城市公共交易资源网进行公开招标,最终江苏润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中标,成为了项目的投资方。 ”唐高明如是说。

面对记者“景观湖为何挖了又填、填了又挖”的疑问,唐高明回应称实确有其事,目前国土部门已对润汉公司两次不同的违法占地行为,分别做出了相应的行政处罚。

据唐高明介绍,2016年,因未取得供地指标,且审批手续不完备,润汉公司擅自开挖景观湖,当地国土部门对其下达了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要求恢复土地原状,并做出了罚款处理。

城南伍佑:毁田造湖一事被央媒曝光

((采访当日,尽管天气炎热,但工人们仍忙着种植各种花木))

“接到通知后,润汉公司便对景观湖又进行填埋,但没想到的是,后来又违法占地了。”唐高明告诉记者,2018年4月,由于该公司在江苏省国土厅批复的82亩土地指标之外,越界开挖景观湖,再次被国土部门立案调查,盐南(伍)国土停[2018]2号规定,要求立即停止违法违规行为,并进行整改。”据知情人透露,在这个所谓的“核心景观区”,这个酒店的建设才是最终目的,“他们其实就是想在这里圈一块地来建酒店,这个人工湖,只是为了这个酒店服务。”

“在景观湖附近,在建项目为度假酒店,其审批手续齐全,建设过程中并未发现违规问题。”唐高明表示,“在这件事情上,政府确实存有监管不力的瑕疵,目前就有关干部发现企业违法行为却未能及时阻止的情况,纪委部门已经介入调查。”但唐高明的说法在老百姓那里却未能得到理解和认同,有接受记者采访的当地村民就认为,“投资方几次挖田造湖,不可能只是‘有关干部’发现了而没制止。”他们同时认为,街道办在第一次开挖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制止,怎么还能让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开挖!而大家最不能理解的是,“毁田建酒店”的这个规划是如何通过的?

“毁田”背后或涉嫌违法

对于村民反映所称的该项目用地“以租代征”问题,记者从伍佑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园得到证实。该园区一位刘姓工作人员称,“我们通过租赁的方式,确实向村民租用了6000—7000亩土地,主要是由村民与合作社签订协议的。”

城南伍佑:毁田造湖一事被央媒曝光

(合作社与村民签署的入户协议)

而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早在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出,禁止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

随后,刘姓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供了一份盐城市伍佑街道永兴土地股份合作社与永兴村四组某村民签署的《入股协议》。该协议显示:为维护股民利益,调动股民参加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积极性,本社实行保底分配办法,按每年每股(每亩)1000元保底分配,在每年年末结算后兑现,股民凭《股权证》领取。协议期限从2012年6月1日起至2028年5月31日止。鉴证单位为盐城市城南新区伍佑街道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服务中心。

对此,唐高明则回应称:“根据村民自愿的原则,园区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在征得大部分村民同意的情况下,与当地合作社签署了入股协议,每年按照股份分红。而流转后的土地则集中用于规模化农业种植,如果需要建设用地的,我们将会依法办理土地征用手续。”

然而,记者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苏)查询发现,这家名为“盐城市伍佑街道永兴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机构并不存在。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此类似的合作社,当地存在多家,先是从村民手中取得土地,再与盐城市伍佑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签署《土地租赁合同》,而土地最后被用于上述各项目的建设。

“因为土地补偿太少,村民并不同意入股合作社,但政府做出强制性要求,没办法只能加入。”武林村一位失地村民质疑说,所谓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很可能是一个“空壳”,并无经济实体存在。

政府通过合法的土地流转形式,振兴发展农村经济,这是当前政策上允许的一种方式,但是否真如这位农民所说,为了逃避征地补偿款,而采取“入股”的“挂羊头卖狗肉”方式替代实际必须支付的土地征用补偿呢?

对此事的进展,《法人》将继续关注。

编后语:

“土地流转”是当前农村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意是集合土地的整体优势,大力发展与农业相关的农业产业。为此,国家也明令禁止流转后的土地做其它非农业产业发展用途,而盐城伍佑的“人工湖规划”规划显然与这种精神并不完全一致。重新审视这一规划是否合理、科学,如何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正考验着伍佑街道办的履职能力,也考验着伍佑街道办的“公心”。盐城伍佑街道办能否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

原标题:盐城伍佑:毁田造湖,挖了又填,填了又挖惹非议

盐阜网发布的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盐阜网无关,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与盐阜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