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酸,看似簡單的農業機械爲什麼發展不起來

經歷了落後捱打的時期後,在建國後,我國就著重發展了工業,進行國防建設,前期蘇聯的援助、後期美蘇兩國博弈使得我們擁有了絕佳發展時機,夾縫裡求生存,艱難中發展壯大,天佑中華不僅僅是說詞,更是事實的體現,國運隱隱庇佑著這片土地。想想現在不管是伊朗還是朝鮮,發展核武器受到重重阻力不得不放棄,就該慶幸我們在最佳的時機擁有了核武器,短短的時間內我們就將國防提升到了世界頂端,航空航天技術也是引領世界,工業製造也在世界前列,那麼農機為什麼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發展還是落後世界三四十年的水平呢?

辛酸,看似簡單的農業機械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 農機小課堂 | 錯綜複雜的原因

原因有很多方面:首先建國後,我們不僅僅工業學蘇聯,農業也學的是蘇聯,全國推行蘇聯農業體系,那麼我們講從實際出發,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蘇聯農業體系在北方確實適用,我們都知道蘇聯在我國北方,緯度較高,幅員遼闊,和我國北方、尤其是東三省的環境相似,所以在北方實行蘇聯農業體系使得農業能有迅速發展,但我國南北差異較大,南方與北方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等差異較大,大型的農業機械在南方並不適用。現在我們南方農業機械已經有意識地去學習日本農業機械了,雖然由於歷史原因,對於日本真的很難產生好感,但在事實面前還是要承認日本的農業機械的發展值得我們去學習。

辛酸,看似簡單的農業機械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其次,我們國家農業政策有較大的調整。農機發展方向也隨之變化。在三大改造完成後,我們有農業生產合作社,進行的是集中生產方式,大農場、大塊土地,當時我們主要生產大型農機。而在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成為一小塊一小塊地土地了,大型機械到此時已經不適用了,我們又開始轉而主要製造生產中小型農機。

上面屬於歷史原因了,具體的當然還有其他原因,就不一一陳述了。那麼現實原因是什麼呢?

首先,對於不同地區,農民都有不同的種植標準和方法。例如行距是多少、株距又是多少,沒有統一標準,就會造成一種收穫機械不能完全適用於一種作物,而非國外例如美國、國家統一標準、農戶種植。

除了本身地方的種植習慣外,還會有很多專家以他的試驗數據來得出結論,今天這個專家說40行距的水稻產量最高、明天那個說50的高,後天另一個又說其他的,但實際上呢,並沒有很大差別。在現在想要提高產量,哪怕是2%、3%,都是極其不容易的。但是我國每年由於收穫、儲存不得當,糧食損耗佔比極大。所以農業機械對於實際上的增產有極大的幫助作用。

辛酸,看似簡單的農業機械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其次,農業機械不像其他的,我照著別人走的路走就好,農業機械針對的是土地、土地上的作物,必須因地制宜,照搬別國家的可能在我國就無法工作。農機與轎車等交通工具不同,轎車是代步工具,我買回來只需要注意有問題時候維修就好了,平時使用與其他生活環節並無大礙,農機則不同,我們都知道農業生產不僅僅是種植、收穫,還包括儲藏、加工、後續處理等環節。這些環節環環相扣,彼此互有聯繫。所以一種農業機械的發展絕不僅僅是機械本身的發展,還包括與他相關的所有環節、行業的發展。

農業機械的發展並非機械上的進步就可以,還包括相關農藝、相關加工處理行業的共同進步,農業機械的進步也極大受它們的制約。農業機械化的進程是不可阻擋的,只希望我們的農業、農業機械能夠在未來發展的更好。

以上就是今天全部的分享啦,希望能為大家帶來幫助,歡迎小夥伴們留言評價並提出建議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