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挪车被判醉驾 你支持为醉驾“松绑”吗?

李先生驾车出门参加朋友聚会,期间喝了不少酒。饭后本来准备打车回家的他,又怕车停在路边不安全,于是想将车停到地下停车场,正在挪车的过程中被巡查的交警发现。经过呼吸式酒精检测,李先生的结果为

139mg/100ml,属于醉酒驾车。

酒后挪车被判醉驾 你支持为醉驾“松绑”吗?

动动车都算酒驾?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刑法》相关规定,李先生可能面临的是6个月以下拘役、5000元以下罚金、吊销驾驶证且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

但许多和李先生有着类似经历的驾驶员都感到极其委屈:自己仅仅是挪了一下车,可能车子行驶连5米都不到,既未伤人也未伤己,却要受到刑法制裁,这样的量刑标准是否过重了?

不服!到底什么是“道路”?

也有驾驶员对判决不满上诉,称仅仅是在饭店门口或者小区停车库内倒车,不符合《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的“在道路上驾驶”,不应构成危险驾驶罪。

事实上,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对“道路”已有明确规定:道路就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内的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公共停车场、广场等用于公共通行的场所

可见,许多人抱有对酒后挪车不会发生交通事故的侥幸心理。然而,几米之遥就真的安全吗?

近日,在深圳一酒店停车场内,一名男子醉驾撞到了两辆车。据了解,林某当晚和女友喝酒后叫了代驾,但因目的地错误,林某想自己把车再开出停车场时造成事故。

严查严管 成效显著

酒后挪车被判醉驾 你支持为醉驾“松绑”吗?

2018年5月,醉酒驾驶机动车正式被纳入刑事犯罪已经7年了。7年间,全国公安机关重拳整治、从严打击,从源头上减少了酒驾的发生。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1年-2017年在机动车、驾驶人数量分别增长49.6%、80.6%的情况下,全国因酒驾醉驾导致的一般、较大以上交通事故起数均下降,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明显减少。

酒后挪车被判醉驾 你支持为醉驾“松绑”吗?

酒后挪车被判醉驾 你支持为醉驾“松绑”吗?

一般交通事故方面,与醉驾入刑前五年相比,醉驾入刑后六年(2011年5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全国年均因酒驾醉驾导致交通事故5962起,造成2378人死亡、5827人受伤,分别下降8.9%、13.7%、17.8%。

较大以上交通事故方面,醉驾入刑后六年(2011年5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全国年均因酒驾醉驾导致较大以上交通事故51起,造成191人死亡、61人受伤,较醉驾入刑前五年分别

下降15.3%、12.1%、33.3%

严惩醉驾真的“松绑”了?

酒后挪车被判醉驾 你支持为醉驾“松绑”吗?

就在酒驾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对“醉驾”区分不同情况设置刑罚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醉驾入刑这一统一标准的“重典”该不该“松动”,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酒后挪车被判醉驾 你支持为醉驾“松绑”吗?

2008年12月14日,四川成都“疯狂别克车”案,以130公里/小时的时速冲过闹事,造成4死1重伤。驾驶员孙伟铭成为首个因醉驾被判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死刑的肇事人。

酒后挪车被判醉驾 你支持为醉驾“松绑”吗?

2010年5月9日,震惊全国的长安街英菲尼迪车祸案,造成2死1重伤的悲剧。直接推动了醉驾入刑的步伐。

据报道,2017年5月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陆续在全国法院试点。其中要求,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予定罪处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随着部分地区试点的开始,各地的实施细则也在陆续出台。其关键在于该如何判定“情节显著轻微”和“危害不大”。

酒后挪车被判醉驾 你支持为醉驾“松绑”吗?

2018年4月24日内蒙古@鄂尔多斯检查 官方微博发布了内蒙对醉驾入刑的最新标准,就“情节显著轻微”做出了详细解释。

不可忽视的一点是,虽然7年来,酒驾事故较之前大幅下降,但酒驾人数、事故数量仍然庞大。知法犯法、暴力抗法的事件时时发生,一旦为醉驾量刑标准“松动”,会不会更加助长人们逃避酒驾惩罚的态势呢?您又是怎样看的呢?

酒后挪车被判醉驾 你支持为醉驾“松绑”吗?

2018年3月6日,山东省临朐县男子赵某醉酒驾驶三轮摩托车,途遇交警巡逻检查。不但他本人拒不配合,随后赶来的周某一家人也对交警大打出手,干涉执法。后经检测,赵某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212mg/100ml。

酒后挪车被判醉驾 你支持为醉驾“松绑”吗?

2017年4月17日,浙江义务一酒驾男子为躲避交警检查,奋不顾身冲向车后方路边的小山坡,在逃跑无望的情况下,拔下身边的草就塞进嘴里嚼。方圆半米范围内的草,几乎都被拔了,仍不愿意接受酒精检测。最终经血液检测,该男子体内酒精含量高达156mg/100ml,属醉酒驾车。

酒后挪车被判醉驾 你支持为醉驾“松绑”吗?

2018年3月29日晚,浙江武义交警正准备对一位驾驶员检查酒驾。却万万没想到.....驾驶员竟然赤裸着身体,在公厕内冲起了冷水澡。后经检测,邹某酒精呼气含量为76mg/100ml,系酒后驾驶。

我国的酒驾标准过于严苛吗?

处罚标准高

酒后挪车被判醉驾 你支持为醉驾“松绑”吗?

国外醉驾的血液酒精含量标准通常在50mg/100ml毫升上下,而我国是80mg/100ml。

美国、英国、日本、巴西以及中国香港对醉驾的刑罚为1至3年有期徒刑,累犯最高刑期可达7年,远高于我国6个月拘役的法定最高刑。

同时国外醉驾违法行为与个人信用记录挂钩,直接影响就业、保险、银行贷款等事项。

酒驾检查人次多

酒后挪车被判醉驾 你支持为醉驾“松绑”吗?

国外治理醉驾的经验表明,平均每年每个驾驶人被检查一次酒驾醉驾,法律的震慑效果才能够有效彰显。而我国年均实施酒精检测约1亿人次,不足驾驶人总量的三分之一。

坚持了数十年

酒后挪车被判醉驾 你支持为醉驾“松绑”吗?

西方国家经历了酒驾醉驾由多发到逐步控制的变化,由醉驾数量、追刑数量双增长步入双稳定,这是执法部门数十年坚持不懈治理的效果。如:美国纽约州于1910年第一个颁布法律禁止酒后驾驶,开了治理酒驾的先河。

在长期不懈整治醉驾的情况下,近年美国醉驾人数维持在110万至120万之间,进入稳定期。我国醉驾案件仍处于高发期,治理醉驾仍处于攻坚期,整治醉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