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

「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

生命不息,求真不止

最近,电影《我不是药神》刷爆了朋友圈,承包了国内各大社交媒体的流量。

「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

电影中有几个情节很打动人:

01

跟着程勇一起倒药的白血病人“小黄毛”发现警察突然来检查,于是开上装满仿制药的货车,发了疯一样的躲避警察的追捕,最后却被一辆大货车撞上,不治身亡。

「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

他才二十岁

他只想活着

他犯了什么罪?

「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

02

从程勇那里买药的一群病友被带到警局,警察要求他们供出非法卖药的人到底是谁,可是,偌大的房间,满满当当几十个病人,

全部默不作声!

最后,一个老奶奶站出来跟警察说:

求你们,别再查印度药了好吗?

4万块一瓶的正版药,我吃了3年

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药

你们如果把他抓了

等于断了我们的活路

我不想死

我想活着...

「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
「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

影评几乎都是赞不绝口:

「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
「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
「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
「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
「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
「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

电影之所以如此打动人,在于它揭示了一个残酷又现实的问题--

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敢病,病不起!

「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

一场病,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花费,让普通的老百姓根本无力承担。

“因病返穷”的例子已经有过太多太多,“没钱治病只能等死”的例子也不是没有过。

谁能保证自己不会是下一个呢?

「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

电影中,假药贩子说了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这种病你没法治。”

「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

是啊,在天价的医药费面前,钱真的太重要了!

钱就是命

命就是钱

没有钱,就没有命

「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

天价药,谁之过?

天价药的问题让很多人在看完电影之后都痛批药企

“利欲熏心”

「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

但事实上,每一种抗癌药问世的背后,都是无数的研发人员几十年夜以继日的不懈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试验,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审查,最后还要经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

「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

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

据统计,抗癌药研发的成功率不到2%,耗费的资金少则几十亿、多则上百亿美金

「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

网上流传的药企研发费用

为了在有限的专利期之内收回成本,药企不得不定出“天价”。

如果赚不到钱,药企就没有动力进行研发,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因为,

“无药可医”和“买不起药”

一样可怕...

「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

如果药企有理由高价卖药,是不是锅就转到了政府头上?政府是否应该为这些可怜的绝症患者买单,提供高比例的医疗费用减免或经济援助?

政府拨款显然不能光靠“善心”。如何花费纳税人的钱做财政支出是一个结构性统筹的问题,作为个体,可以倾尽全力救助尽可能多的失学儿童或残疾人,但假若政府如此行事,就是渎职。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统计上的生命价值”(VSL)概念诞生,并广泛应用在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政策制定中。

统计生命价值,是指降低一个死亡人数所要付出的成本。政府机构在制定政策时,以统计生命价值为准绳,去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据统计,中国的统计生命价值约为181万元(人民币),美国的统计生命价值则在600万~1100万美元之间,中美差了50倍左右。

另一个数据则是,中国城镇与农村人口在生命价值上的差异高达4.3倍,2006年广东省农村人口因交通事故死亡而获取的赔偿金(死亡赔偿与统计生命价值高度正相关)是9.4万元,而同期深圳城镇人口的赔偿金为57.3万元。

医疗保险正是应用VSL相当多的一个领域。正如Victor Fuchs在《Who Shall Live?》(《谁将生存?》)中指出,由于社会资源有限,除医疗保险之外的其他社会目标,如正义、美好、知识也理应占有一部分社会资源。

假如我们竭尽所能去减少疾病、减免痛苦和延长生命的话,用于医疗保险的费用就会占去社会开支的大部分。那么剩下用于正义、食品、美好、国防以及其他我们认为珍贵的东西上面的开支就会少得可怜。

因此,世界各国都针对医疗保险实行了配给制度,来决定有限的医疗保险都花在什么地方。

一味发善心和逞血气之勇,也许救得了电影中的1000人,但无法救2000万人。

据统计,人类罕见病(患病人数只占世界人口0.65%~1%的疾病或病变)超过6000种,仅在中国,罕见病患者群体接近2000万人

换个视角来看,慢粒白血病分到医保费用,对其他的罕见病群体来说,是不是一种利空?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谈论“如何实现最大善”、“如何进行最优配给”,是空泛的。也许更加现实的是,如何使具备能力、具备权力的群体,真正关注到罕见病和小众群体的福祉?

“对生命明码标价”一般来说是形容劫匪、黑心商人、奴隶主的专属词汇,但实际上,如果简单粗暴地认为“生命无价”,在这个资源还很有限的星球上,只会滋生出更多的谎言与欺瞒,并且堵住讨论和解决问题的通道。但至少--

讨论比静默要好;

计算比算计要好;

科学计算和统筹,比“谁哭得声音大”我救谁要好;

明码标价比暗箱操作好;

不同群体间进行争夺与博弈,比让领导先走好;

生命有价,总比一些人生命无价,另一些人生命零价好。


「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
「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

在此致谢「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

「我不是药神」“天价药”的锅谁来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