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購銷兩不旺,「迴光返照」又能走多久?(附第29周飼料原料周報)

自7月16日開始,豆粕期貨震盪走強,雖然國內豆粕市場需求難有起色,但豆粕現貨價格仍跟盤緩漲。國內油廠整體對豆粕挺價意願明顯增加,而很多人對豆粕走強卻難以理解,至於7月後市豆粕又能如何更是一臉茫然。就未來幾天美國主產區的天氣來看,對行情的影響力有限。可能本週初出臺的美豆優良率還可能下降一些,但是65-69%的大豆優良率仍算是不錯的。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儘管美豆出口競爭力優勢明顯,但是中國是全球第一需求大國,影響力是不言而喻的。所以美豆暫時難脫低位。而國內據瞭解,經銷商豆粕多單滾動,購銷兩不旺。

豆粕購銷兩不旺 市場矛盾中前行

國際大豆市場價格表現好些就會燃起市場的希望,價格表現悲觀一些,市場就會變得麻木。不管怎麼樣,國內豆粕市場受成本助推,行情更容易受到影響而上漲。

一、美國大豆主產區天氣

最近兩週中國的北方地區雨水偏多,連續兩週不見陽光。美國方面據稱中西部農業主產區天氣還有些炎熱乾燥,截至7月15日,美國大豆作物優良率有所下降至68%。未來6-10天美國大豆主產區的溫度與降水預期來看,中西部地區溫度偏低,降水方面總體良好,北部個別地區仍有些乾燥。從現在的天氣預報圖可見,未來幾天美國大豆主產區的天氣可能不足於支持行情繼續上行。

二、中美貿易戰的前前後後

上週五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準備對中國5000億美元商品徵收關稅,這意味著美國將向全部出口至美國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致使中美貿易戰進一步升級。本月7月6日特朗普對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25%的關稅,接下來160億美元的商品也涵蓋其中。特朗普政府還公佈了額外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10%徵稅清單,該清單最早可能於下月生效。作為針鋒相對的還擊,中國對同等數量的美國進口產品徵收關稅。

受7月6日起實施關稅影響,中國買家已經加大巴西大豆進口,避開美國供應。這推動巴西大豆價格大漲,而美國大豆價格下跌。自4月初中國宣佈計劃對美國大豆等產品加徵關稅後,迄今為止,美國大豆價格已經下跌15.8%。而同期巴西大豆上漲近25%。

總結:就未來幾天美國主產區的天氣來看,對行情的影響力有限。可能本週初出臺的美豆優良率還可能下降一些,但是65-69%的大豆優良率仍算是不錯的。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儘管美豆出口競爭力優勢明顯,但是中國是全球第一需求大國,影響力是不言而喻的。所以美豆暫時難脫低位。而國內據瞭解,經銷商豆粕多單滾動,購銷兩不旺。

豆粕“迴光返照”,又能走多久?

自7月16日開始,豆粕期貨震盪走強,雖然國內豆粕市場需求難有起色,但豆粕現貨價格仍跟盤緩漲。國內油廠整體對豆粕挺價意願明顯增加,而很多人對豆粕走強卻難以理解,至於7月後市豆粕又能如何更是一臉茫然。至此,筆者將在本次文章裡一一解答。

多重利好支撐豆粕價格

筆者就先跟大家分析7月16日以後豆粕價格上漲原因。筆者認為,豆粕現貨價格具有支撐有兩方面因素:第一,國外利多影響。第二,國內其他產品市場帶動。

第一方面,國外利多因素頻發。7月13日USDA報告反映,7月5日止當週,美國2017-18市場年度大豆出口銷售淨增15.86萬噸,市場預估為20-50萬噸,較之前一週減少72%,較前四周均值減少62%。致使美國大豆期貨價格則在過去六週裡累計下跌17美分,報每蒲式耳8.50美元,這也是近十年來的最低水平。但美國豆價下跌吸引墨西哥、巴基斯坦以及泰國等進口國競相採購美國大豆。截至6月份,美國新豆銷售總量達到800萬噸,同比增加127%,致使美豆期貨利空初盡逐漸回升。同時,7月17日美國農業部發布的作物進展報告顯示:截止到2018年7月15日,美國18個大豆主產州的大豆揚花率為65%,上週47%,去年同期49%,過去五年同期均值45%。大豆結莢率為26%,上週11%,去年同期15%,五年同期均值11%。大豆作物優良率為69%,低於一週前的71%,去年同期為61%。其中評級優的比例為16%,良53%,一般23%,差6%,劣2%,一週前為優16%,良55%,一般23%,差5%,劣1%。通過上述報告反映,美豆期貨因優良率和揚花率下降而提振,致使美豆自7月16日後走強,進而提振國內豆粕期貨上漲。

另外,由於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中國提高巴西大豆進口量,截止7月13日巴西大豆價格升水高達每蒲式耳1.50美元,之後巴西大豆價格升水仍在不斷上漲。在進口大豆價格不斷上漲和國內豆粕期貨走強的雙重刺激下,國內豆粕現貨價格呈現上漲趨勢。

第二方面,國內其他產品也推動豆粕價格上揚。隨著7月中旬開始,國內水產養殖業需求逐漸回升。據廣西沿海地區油廠反饋,國內菜粕提貨量從7月初的每日200噸上漲至每日600噸,而國內菜粕市場需求回升並逐漸穩定直接支撐菜粕現貨價格企穩,間接提振菜粕的替代品豆粕現貨價格走堅。當然,如下圖所示,國內油廠整體榨利不斷縮減,也令油廠也對豆粕挺價意願增加,進而導致豆粕現貨價格不斷走強。

豆粕购销两不旺,“回光返照”又能走多久?(附第29周饲料原料周报)

豆粕後市價格仍將窄幅震盪

筆者認為7月下旬豆粕現貨價格或將整體窄幅震盪。

豆粕购销两不旺,“回光返照”又能走多久?(附第29周饲料原料周报)

如上圖所示,國內豆粕庫存仍處於高位,雖然沿海地區油廠不斷催促下游提貨,且部分油廠於上週五剛剛恢復開機,但僅7月第二週國內豆粕庫存約為128.4萬噸,較前一週127.4萬噸仍上漲約1萬噸左右。加之國內油廠開機率依舊偏高,豆粕短期供應將依舊充足。

豆粕购销两不旺,“回光返照”又能走多久?(附第29周饲料原料周报)

另外,如上圖所示,國內豆粕與菜粕價差逐漸擴大,截止7月20日,豆菜價差擴大接近至800元/噸。由於豆粕現貨的價格高企將影響7月下旬國內水產養殖對豆粕市場的需求減少。

並且,雖然規模豬場適重豬源供給緊俏,屠宰企業為保證屠宰需求而回升採購價格,進而刺激國內肉豬與豬肉上漲,截止上週五,全國豬價平均已達到每公斤12.49元。其中華南地區帶頭上漲,華東、華北、東北等地區也已開始止跌回漲。但由於夏季高溫影響,終端市場對肉類需求或將持續頹勢,進而豆粕需求亦難有明顯改善。至此,7月下旬國內豆粕市場將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下,令其現貨價格上漲乏力。

綜上所述,7月下旬豆粕現貨價格或將因國內豆粕基本面欠佳而窄幅震盪。豆粕期貨價格或將與3100-3150之間震盪,油廠將根據自身豆粕庫存情況跟盤調整。由於現階段國內豆粕現貨價格較歷史同期價格偏高,筆者建議短期豆粕現貨不宜過分追漲。

附: 第29周飼料原料週報

一,主要飼料原料及添加劑市場行情概述:

2018年7月第3周(7月16日-7月22日,總第29周),本週國內飼料原料供應充足,行情漲跌互現,周度綜合加權均價環比滯漲轉跌。其中,大料中玉米、大麥、高粱、DDGS周度均價環比上漲,魚粉周度均價持平,其餘產品則下跌;小料中70%賴氨酸、蘇氨酸周度均價環比小漲,維生素E、C周度均價持平,其餘的則偏弱下調。

能量原料方面分析(包括玉米、小麥、麩皮和次粉)

蛋白原料方面分析(包括豆粕、雜粕、魚粉)

氨基酸市場上分析(包括賴氨酸方面、蛋氨酸方面)

維生素市場上分析(包括VA\VE\VC)

二,市場價格動態:

7月第3周(總第29周),本週國內飼料原料供應充足,行情漲跌互現,周度綜合加權均價環比滯漲轉跌。其中,大料中玉米、大麥、高粱、DDGS周度均價環比上漲,魚粉周度均價持平,其餘產品則下跌;小料中70%賴氨酸、蘇氨酸周度均價環比小漲,維生素E、C周度均價持平,其餘的則偏弱下調。

圖表一:2018年第7月第3週中國主要飼料原料/添加劑周度均價統計表(單位元/噸)

圖表二:2017-18年中國玉米周度均價走勢曲線圖(單位元/噸):

圖表三:2017-18年中國小麥周度均價走勢曲線圖(單位元/噸):

圖表四:2017-18年中國麩皮周度均價走勢曲線圖(單位元/噸):

圖表五:2017-18年中國次粉周度均價走勢曲線圖(單位元/噸):

圖表六:2017-18年中國大麥周度均價走勢曲線圖(單位元/噸):

圖表七:2017-18年中國高粱周度均價走勢曲線圖(單位元/噸):

圖表八:2017-18年中國豆粕周度均價走勢曲線圖(單位元/噸):

圖表九:2017-18年中國菜粕周度均價走勢曲線圖(單位元/噸):

圖表十:2017-18年中國42%/46%蛋白棉粕周度均價走勢曲線圖(單位元/噸):

圖表十一:2017-18年中國國產/進口DDGS周度綜合均價走勢曲線圖(單位元/噸):

圖表十二:2017-18年中國進口魚粉周度均價走勢曲線圖(單位元/噸):

圖表十三:2017-18年中國國產98.5%賴氨酸周度均價走勢曲線圖(單位元/噸):

圖表十四:2017-18年中國國產70%賴氨酸周度均價走勢曲線圖(單位元/噸):

圖表十五:2017-18年中國固體蛋氨酸周度均價走勢曲線圖(單位元/噸):

圖表十六:2017-18年中國液體蛋氨酸周度均價走勢曲線圖(單位元/噸):

圖表十七:2017-18年中國蘇氨酸周度均價走勢曲線圖(單位元/噸):

圖表十八:2017-18年中國飼用磷酸氫鈣周度均價走勢曲線圖(單位元/噸):

圖表十九:2017-18年中國維生素A/E/C周度均價走勢曲線圖(單位元/噸):

三,後期市場預測:

1)玉米方面,自4月12日臨儲拍賣到7月20日當週,臨儲玉米投放高達 11650萬噸,累計成交高達成交5586萬噸,而目前仍有大量玉米尚未出庫,未來一段時間已成交的玉米將陸續出庫,此外湖南、四川、廣西等地少量早熟玉米上市,飼料、養殖企業均保持謹慎採購心態,玉米市場供應壓力持續,不過2017年糧源供應的日益減少,優質糧更顯短缺,夏季瓜果蔬菜擠壓運輸,物流緊張成本抬升,區域性、階段性供應偏緊的局面顯現,繼續提振玉米行情,短期內國內玉米價格將進入調整期,漲跌幅度偏小。從中長期來看,新玉米種植成本明顯上漲,種植結構調整或將有限,玉米深加工產能釋放需求激增,進口量將減少對玉米價格構成有力支撐。在新季玉米產不足需的大前提下,本年度玉米現貨價格上行大趨勢暫時不改變。

2)小麥市場上,因目前小麥價格已漲至高位,麵粉廠的需求不佳,本週部分地區小麥價格回落。可農戶惜售,企業上量有限提供底部支撐。供需博弈,預計短期國內小麥價格或將繼續穩中調整為主。

3)麩皮及次粉市場上,因供應偏緊提振本週麩皮行情,但需求不佳利空行情,預計下週麩皮價格或將繼續窄幅弱勢震盪運行為主,部分偏低價位或將小幅反彈;次粉方面,因水產養殖受天氣影響發展不順利,預計其價格走勢短期內仍處於穩定為主。

4)豆粕市場上,受空頭回補及技術性買盤提振,本週美豆連續五日收漲。目前,美國部分大豆種植區受乾熱天氣侵襲,美豆天氣炒作或將展開,但目前整體上美大部分地區天氣有利大豆生長,美豆豐產前景依然良好,若市場無新的利好消息,我們預計美豆此輪反彈或將結束。國內方面,雖然人民幣持續貶值及美豆走強,提升國內豆粕成本,但因目前國內大豆、豆粕供應充足,且傳言8月份中美貿易戰將解除,國內豆粕上漲乏力,市場觀望心態明顯,預計近期行情將繼續窄幅偏弱震盪走勢。密切關注中美貿易爭端及美豆生長情況,將對未來美豆及國內豆粕現貨市場走勢起著關鍵的指引。

5)菜粕市場上,目前正值夏季高溫時期,水產養殖業進入旺季,但颱風肆掠水產養殖業也受到挑戰,菜粕市場消費喜憂參半,行情走勢預計堅挺為主。但短期看豆粕行情難有明顯漲勢,菜粕也將整體窄幅波動。後期密切關注豆粕走勢,在大豆成本走高引領下,豆粕恐將難逃漲勢,菜粕行情也勢必跟隨走高,除非貿易戰熄火。

6)棉粕市場上,目前正是棉粕供應最青黃不接時間,也是棉粕價格理論上最高的季節,但預計近期豆粕繼續震盪走勢為主,棉粕因而難以獨立明顯走高。後期隨著進口大豆成本上漲以及棉粕自身供應緊缺支持下,棉粕行情堅挺格局明顯。進一步關注中美貿易關係發展以及豆粕市場發展變化。

7)魚粉方面,目前受颱風影響國內水產養殖不旺,魚粉需求不佳,大部分飼料企業以隨買隨用為主,魚粉需求市場缺乏利好支撐,預計短期內魚粉市場依舊穩定為主,小幅調整。

8)氨基酸市場上,賴氨酸市場上,短期市場供需失衡延續,貿易市場多持看空情緒,但主流廠家夏季停產檢修,廠商仍有挺價意願,因此短期賴氨酸行情多震盪,後期有階段性短時走強機會;蛋氨酸方面,當前蛋氨酸市場供大於求局面持續,利空行情,但目前已是三伏天,廠家夏季檢修時段偏多,支撐市場價格,因此預計短線蛋氨酸價格窄幅波動。

9)維生素市場上,VA方面,歐洲市場VA1000市場報價75歐元/公斤左右,供應趨向好轉,近日部分廠家報價400-405元/公斤,國內VA市場價格回落,7月中旬起新和成VA工廠計劃停產檢修10周,對市場存有支撐,市場關注增加,經銷商報價窄幅震盪;VE方面,新和成計劃從2018年8月初到2018年9月維生素E車間停產檢修5周,因原料價格上漲,7月2日天新藥業提價至40元/公斤,VE市場低位運行,生產廠家停報或限量簽單,國內市場低價貨源減少。歐洲市場報價小幅反彈至4.3-4.5歐元/公斤。VC方面,VC市場成交偏淡,而出口量大存有支撐,此前帝斯曼公告稱江山製藥工廠升級改造,自2018年7月開始關閉4個月,近日VC市場購銷有所好轉,價格波動不大。

友情提示

從2018年1月開始,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慧通數據研究部過去每週一推出的《中國養殖市場綜合週報》及《中國主要飼料原料及添加劑周度分析報告》出版位置將轉移到新的網址統一出版: 同時,之前與文檔版週報一併推出的週報視頻版,也將同步推出直播視頻版於每週一晚20:30分實時播放,聯繫客服索取直播地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