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逝世:生命的意义就不在外面某处,而是在我们的脑海里

据英国BBC等外媒14日报道,世界知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

这位在轮椅上度过了大半生的人,一次又一次把人类的目光引向宇宙,拓宽我们的想象力边界,并用他独特的人生经历为我们讲解了人生的意义和思想的价值。

霍金的离开,只是他飞向了群星。

关于生命的意义,是他一生从未停止过探索的命题。不管在科学领域还是宗教领域,这一问题似乎都没有一个终极的答案。

关于生命的意义,霍金这样说:

▼▼▼

霍金逝世:生命的意义就不在外面某处,而是在我们的脑海里

你们好,我是史蒂芬·霍金,一个物理学家,宇宙学家,有时候还是个梦想家,虽然我行动不便,也必须通过电脑发声,但我的思绪却在自由驰骋,得以探索关于宇宙的大哉问。

例如生命有意义吗?在这脆弱珍贵的世界里,我们的存在有何来由吗?究竟活着的意义为何?思考的意义为何?作为人类的意义为何?甚至探讨现实本身的极限……

霍金逝世:生命的意义就不在外面某处,而是在我们的脑海里

科学让我们得知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人类的大脑远比你意想中更为错综复杂,但若并非如此,你也不可能意想任何事。它包含了许多脑细胞,数目和银河系的星星一样多,约有一千亿上下脑细胞连接在一起,彼此之间的连结比已知宇宙里的星系还要多。大脑研究似乎应该归类于神经科学,但因为大脑受控于基本作用力,例如电磁力。因此思考动作本身最终还是归结到物理学,这是快速复杂的物理现象。

霍金逝世:生命的意义就不在外面某处,而是在我们的脑海里

人类是高度复杂的生物机器,行为举止全根据自然法则。大脑得以创造并延续人的意识,有赖于奇妙的神经元互动网络,而人的意识创造了外在世界的三维模型,这种最适模型就是我们所谓的现实。

这种现实的范围,比日常生活中周遭所见还要广大。当我们探索宇宙时,我们认知中的现实世界拓展得愈来愈大。

我们回顾过去,一直到宇宙自身的起源,这一切,这整段137亿年的宇宙历史,都是存在于我们心中的模型。

霍金逝世:生命的意义就不在外面某处,而是在我们的脑海里

那我们该如何找出生命的意义呢?我认为答案非常清楚,意义本身不过就是:每个人在大脑里建构的现实模型其中的一部分。

大脑不只是掌握我们感知的现实情况还包括我们的情绪和意义。爱情与荣耀,对与错,都是我们心中建立宇宙的一部分,就像一张桌子,一颗星球,或者一个星系。

我们的大脑,基本上就是依据物理定律动作的众多粒子,竟拥有这种奇妙的能力,不仅能感知现实世界,更能赋予它意义。

那么生命的意义为何,全由你来选择。意义只能存在于人类心智的架构内,如此一来,生命的意义就不在外面某处,而是在我们的脑海里。

正如宇宙学家卡尔萨根所说,我们是宇宙对自己的省思。

霍金逝世:生命的意义就不在外面某处,而是在我们的脑海里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问——“我们生从哪里来,死又往哪里去?”

正是因为霍金独特的研究领域和方法,他被越来越多人当做人类的先知,也有无数人向他发出关于未来的疑问。

虽然有时,他的回答有些语出惊人,甚至无法被现在的我们理解,但这却并不妨碍我们对未来保持不灭的好奇和对自然永远的敬畏,也许这就是他带给人类最大的意义。

他也提醒了我们,在你的生命中感到迷茫无助的时刻,别忘了抬头看看那浩瀚而没有边界的星空。

霍金逝世:生命的意义就不在外面某处,而是在我们的脑海里

如今,霍金已离我们而去,但无论如何,这位在轮椅上度过了大半生的老人已经用他独特的人生经历为我们讲解了人生的意义和思想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