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赵县黄市村神牡丹的传说

河北石家庄赵县城西有一个村子叫黄市村。早年间村西有一座黄龙观,村名取黄龙下世之意,定为黄世村。清代演变为黄市村,沿用至今。

河北石家庄赵县黄市村神牡丹的传说

黄市村村东有一座寺院,叫兴龙寺,寺院的大殿、二殿都是起脊瓦房,大殿里供奉着一丈多高大佛,寺院里种着好多柏树,立有石碑。寺里有五、六个和尚,老和尚叫龙来,头上有香疤,是受过足戒的。老和尚除念经外还会治病,村里人有个大病小灾只要找上门来,他有求必应。寺里种着50来亩地,喂着一头大黑牛、一头驴,还有水车磨房,寺院的规模就其所处的乡村僻壤而言可谓大矣。

河北石家庄赵县黄市村神牡丹的传说

大殿西侧是牡丹池,那牡丹有一人多高,碗口粗,分十几股,丛围三丈有余,青枝绿叶长势旺盛。谷雨时节,粉红色的牡丹满株齐放,花朵小不盈寸,大如莲蓬,多时达几百朵。花有双瓣单瓣之分,色有深红粉白之异,溢香满园。三里五乡的乡亲到寺里赏花就象赶庙一样热闹,成了当时一景。

河北石家庄赵县黄市村神牡丹的传说

关于这棵牡丹,当地还流传着一段神话传说:相传,在很早以前一个黄昏,从西边走来两位身穿红衣的女子,这女子衣着鲜亮,论模样称得上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似貂蝉、赛嫦娥。两位女子风摆杨柳般地走在大道上,正行间,路上过来一挂马车,车把式停下车,问她们往哪里走,二人言说去黄市村。车把式见顺路就请她们上了车。一路之上三人说说笑笑就进了村。在兴龙寺门前,二女子跳下车,连蹦带跳进了寺院,车把式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只好去询问老和尚,老和尚一听心中暗喜,她们到底回来了!连忙吩咐小和尚取来五块大洋,打发赶车人的脚钱。车把式接过洋钱,长鞭一甩走了。

河北石家庄赵县黄市村神牡丹的传说

小和尚十分纳闷,庙里并未见到什么美貌的女子,问师傅为什么平白无故化这冤枉钱。老和尚乐呵呵地说,寺里的牡丹不是三年没开花吗?那是她们走了,如今她们这是回来了。果然,第二天一早,寺院里的牡丹花齐刷刷开放了,那花的颜色和两个女子的衣服一模一样。人们传说,那两个女子是牡丹仙子的化身。这件事一直传到北京城,一个大富豪愿出八十块大洋吧牡丹花买走,庙里的老和尚说什么也不肯卖。打这起,牡丹花开得更精神了。

河北石家庄赵县黄市村神牡丹的传说

原来,黄市村牡丹与柏乡的汉牡丹是姊妹花。她们通灵性,有气节,就地生存,异地不活。1943年初春,黄市村伪保长为讨好赵县皇协军警备队长、大汉奸郭炭块和侵华日军,带领皇协军荷枪实弹冲入寺内,不顾和尚们的苦苦哀求和村民们的唾骂,把牡丹连根带土挖出,装上一辆双套骡子车,劫运进城。乡亲们纷纷赶到村外,泪眼汪汪地看着牡丹枝叶乱颤渐渐远去。

河北石家庄赵县黄市村神牡丹的传说

到了县城郭炭块的‘公馆’后,他的手下连忙挖了个大坑,栽下牡丹。施肥、浇水、遮阴地一通忙乎,但牡丹仿佛有知,毫不领情,最后枯萎而死。就像柏乡汉牡丹的传奇经历,那是1937年,侵华日军一个头目妄图霸占牡丹花,曾两次挖根运走移栽,均未成活。汉牡丹遭此劫难后,数年不发。解放后,枯木逢春,根枝复生,鲜花怒放,牡丹的民族气节令国人击掌赞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