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工資VS買社保,怎麼選才最有利?

小王畢業之後在一家企業實習,簽訂了勞動合同並且確認了公司安排的崗位是和自己對口的。入職第一天,HR找到了小王,在辦公室給小王講如果公司不給你買保險,但是會給你加薪500左右;如果公司買了保險這500就拿不到了。

小王聽完之後覺得不買保險似乎更加划算一些,畢竟自己剛畢業很年輕,不會生什麼病,自己拿到這份錢還可以補貼自己的日常支出,而且自己是實習,如果後面發現不喜歡這個公司,應該用不了多少時間就離開企業。

"聰明"的小王拿到了這筆加薪,簽下了一份"加薪協議",心中竊喜。

補貼工資VS買社保,怎麼選才最有利?

加薪協議

入職後的第二週,因為公司電梯出了問題,導致剛好乘坐了那次電梯的小王受了重傷。

事後小王向單位討要保險賠償,但是由於小王簽了"加薪協議",公司並沒有給小王買保險,不承擔小王的賠償,就此引發了矛盾。

在日常工作中,特別是換過好多家公司上班的上班族,也許會遇到類似這種情況:人力資源相關工作人員詢問你,如果不給你買社保但是通過加工資的形式補償你,你願意嗎?

如果你願意的話,會要你籤一份承諾書。

補貼工資VS買社保,怎麼選才最有利?

員工放棄社保的承諾書示範

有些人點頭說這種形式很好,因為在這類人看來公司為員工購買了保險實際上並不是那麼的重要,反正在公司上班發生意外事故的概率很小,而公司為員工買社保是一種無形的福利待遇,如果能把這種無形的待遇通過有形的工資來補償,每個月可以拿到更多的現金,豈不是非常的划算嗎?

也有一部分人持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如果公司不給員工買保險,通過工資的形式予以彌補,雖然能夠在短期給員工帶來更高的工資待遇,但是這種做法卻好像並不合理,至於為什麼不合理,可能自己也說不明白。

今天我們把這個問題講講明白。

公司給員工購買社保,不僅僅是我們平時比較常見的醫保、公積金這些,一個完整的社會保險主要包括"五險一金",即養老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補貼工資VS買社保,怎麼選才最有利?

五險一金

依據《社會保險法》規定,有責任和義務為員工參加,這是國家法律規定。

  • 醫療保險是社保的重中之重,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保險費,各地繳納標準有所不同,但單位繳納比例遠高於個人。參保的職工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男性繳滿25年,女性繳滿20年),不用再繳納保費,可以享受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 養老保險是為老年生活未雨綢繆,參保的個人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已經累計繳滿15年的,退休後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同樣,養老保險也是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單位繳納比例遠高於個人。
  • 工傷保險保障員工在工作期間、上下班途中以及因工外出期間受到事故傷害並給予賠償。工傷保險是由單位單獨繳納的。
  • 生育保險也是由單位單獨繳納的,職工可以享受國家生育保險待遇。不過目前有啟動試點,計劃將生育保險和醫療保險合併。
  • 失業保險是由單位單獨繳納的,保障的是非本人意願中斷就業,並有求職要求的人群。只要失業前繳納了保費,失業者就可以申請失業保險補償了。

各地繳費標準有所不同,下圖是上海市職工社保的繳費標準,可以作為參考。

補貼工資VS買社保,怎麼選才最有利?

上海市職工社保繳費標準

因此,放棄單位給自己買社保,意味著放棄了醫療、養老、工傷、生育、失業等五項權利,特別是生育和工傷保險,完全是由單位給我們繳納的,放棄了的話沒有渠道可以個人繳納

風險的發生以及造成的損失程度具有不確定性,因此我們才需要保險來轉移風險給保險公司,避免自己造成可能的財務損失。而社保作為我們轉移風險的第一道屏障,一旦喪失,後果不堪設想

能賺錢不代表錢是你的,能保住錢才表示錢是你的。

就拿我們使用頻率最高的醫保來說,根據我國目前的醫保報銷體系,可以報銷部分是在起付線和封頂線之間。在可報銷範圍內具體能報銷多少,還需根據醫院等級(一級、二級、三級)進行劃分,報銷比例會有所不同(在50%-70%之間),醫院級別越高,報銷比例越低。

除此之外,大約15%的乙類藥、丙類藥、特效藥、進口藥和一些先進設備及醫療服務是不報銷的

補貼工資VS買社保,怎麼選才最有利?

我國醫保報銷體系

因此,如果想要報銷醫保報銷範圍之外的部分,就需要購買商業保險才能實現全覆蓋。即交由商業醫療險報銷起付線之下的自付部分、封頂線之上的自付部分、醫保報銷50%-70%之外的剩餘部分,有的保險還是可以報銷自費藥。

但是我國的商業保險普及率並不高,如果再沒有社保,一旦發生風險事故,所有損失就都要由自己承擔了。

為什麼企業願意與員工協商不買保險加工資的事情呢?

這是因為和給員工加1000元工資相比,不買社保可以減輕企業的負擔

我們以在上海工作1萬元工資為例,個人需繳納社保費用1050元,單位需繳納社保費用為3120-3290元,是個人繳納費用的3倍。

如果你自願放棄社保,單位補貼給你1000元的工資,對單位來說,反而還節約了2000多元。

補貼工資VS買社保,怎麼選才最有利?

單位和個人社保繳納費用(以1萬工資為例)

看到“保險觀察”講到這裡,我們知道作為一名在職職工,無論如何不能放棄單位給我們買社保。

但是,如果已經有小夥伴放棄了社保,並且和公司簽訂了自願放棄的承諾書怎麼辦?

不用擔心,有多起真實案例證明,即使職工作出過放棄企業買社保的書面聲明,但根據法律規定,參加社會保險既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權利,也是雙方的義務,是國家的強制性規定,職工的書面聲明違反了法律強制性規定,不具有法律效力

用人單位為職工購買社保是強制義務,這在《保險法》第58條及《勞動法》第38條中都有明確規定。

用人單位如果為了逃避社會保險義務,即使職工作出了書面承諾,表示自願放棄辦理社保,也是屬於無效行為。職工如果訴諸法律,依然可以獲得法律的支持!

因此,如果之前由於不懂,和用人單位簽署了類似的放棄社保承諾書,完全可以要求用人單位重新為自己繳納社保,如果用人單位推脫的話,可以採取法律手段維護自己權益。

準備入職、以及已經入職的小夥伴們,萬一以後面對公司加薪和買保險的詢問時,我們該選擇什麼應該毫不猶豫了吧!

我是保險觀察,一個客觀、專業、有溫度、有態度的保險自媒體。請關注我,讓我把專業帶給你!也歡迎點擊“瞭解更多”,關注本人公眾號哦!如果有任何保險問題,歡迎諮詢!

補貼工資VS買社保,怎麼選才最有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